Quantcast
Channel: 動物世界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臺灣獼猴降級,人猴衝突留在原地?──〈科學月刊〉

$
0
0
  • 郭璿/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2018 年 6 月 25 日,林務局公告,將原本8種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降級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其中又以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最受矚目。

圖/科學月刊

臺灣獼猴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森林地區,而在部分鄉村環境中與人類生活區域相鄰,導致資源利用重疊,人猴衝突油然而生。覓食本是動物天性,會在攝食及攝食風險之間作出權衡(trade-off),若風險小於攝食,那麼動物會選擇攝食;若風險大於攝食,動物則會選擇迴避。

在果園周圍的獼猴亦是如此,當人類在果園內活動時,獼猴會選擇迴避風險,並且在果園外圍的樹叢或制高點觀察。當人類一離開,獼猴便會想盡辦法進入果園大快朵頤,畢竟在果園取得的食物熱量比在野外覓食快多了,這也造成許多農民不得不使用各種驅猴工具,一邊照顧水果一邊跟獼猴鬥志,靈長類的戰爭就此展開。

是誰決定了臺灣獼猴的去留?

無論是網路或新聞媒體,不乏充斥著臺灣獼猴到果園偷吃的各類負面報導,獼猴無知、農民無奈。受到負面觀感的影響,人類對於獼猴的仇恨被渲染開,變成了過街「獼猴」,人人喊打,使要求獼猴降級及控制族群數量的民怨聲浪更是不曾間斷。

在尚未公告臺灣獼猴是否降級之前,新聞媒體便以「今年 6 月有望降級」等字眼下標題,似乎預告臺灣獼猴降級已成定局。且在臺灣獼猴被降級的當下,各種對臺灣獼猴大開殺戒的社群貼文更是紛紛湧出。

圖/pxhere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類跟獼猴之間有如此深仇大恨?靈長類學習能力強,比起其他野生動物,在危害防治方面需要注意到更多細節。靈長類被認為是有智力的野生動物,因此,在農作物掠奪部分常被視為是故意或帶有惡意的。

農民花費了許多金錢及心力在防治上,但當仍有危害產生時,便會尋找更激進的手段來解決猴害。猴害問題一直是管理單位──林務局的燙手山芋,中央主管機關以及地方政府均有對於危害防治的設備(例如:電圍網)進行補助,但當獼猴成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後,主管機關則成了地方政府,因此也不免讓人聯想,獼猴降級是否為中央主管機關卸責的表現?雖林務局聲明表示,降級與獼猴造成的農損無關,但若沒有落實輔導農民進行有效的危害防治,農民與獼猴最終都是環境衝突之下的受害者。

臺灣獼猴降級,造福了誰?

適逢同學從事農民對於臺灣獼猴態度的研究調查,因此筆者時常跟著同學一同拜訪作物受到獼猴危害的農民,許多農民都會抱怨:

「猴子太多了啦!幹嘛保育呢?」

但獼猴從保育類名錄中除名之後,受害的農民又得到了什麼好處?沒有。獼猴依舊光顧結實累累的果園。在野保法第 21 條就已載明:

即使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在緊急的情況下,危害到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得以使用人道的方式予以獵捕或宰殺。

人猴衝突往往源自於,農民時不時需要停下手邊的工作,處理獼猴問題。圖/pixabay

等同於在還沒降級以前,農民即可自行處理猴害問題,乃至降級之後,依舊可以因受到危害等事由,進行人道處理。再者,獵捕或宰殺並非最好的選擇,除了社會輿論觀感不佳,也顧及道德問題,致使成效可能不如預期。因此農民想要的不是能不能正大光明處置獼猴,而是有沒有良好的防治措施,保障他們的果園不再受到危害,或者能在受到危害之後獲得補償。

臺灣獼猴降級仍是大多野保人士及動保人士不欲樂見的結果。先不論野保法的法條如何,以目前一般類野生動物的處境來看,許多受到不當對待致死或是將野生動物帶回家飼養者,也鮮少有受到管束或懲處;就算臺灣獼猴還在保育類名錄時,仍傳出有獼猴被毒殺、虐待或綁架幼猴的事件。這是除了野保法執行力未能落實外,民眾對於野生動物生命價值觀的落差。

臺灣獼猴的未來

許多野生動物之所以被列為保育類,自始至終乃是希望維持或增加此物種族群數量。當物種數量穩定,不再受到生存上的威脅,經調查評估後,原本列為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即可列入一般類。將野生動物從保育類轉移到一般類,依據以上原則,原是一件歡天喜地的事,且臺灣獼猴經專家在族群量估算上,發現其確實有增加的趨勢,但生存上就不再受到威脅了嗎?

臺灣獼猴與人類之間的衝突隨著自然環境被開發而增多,人類處理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往往是依照個人道德標準衡量,例如還是有人一看到蛇就要打死的觀念,認為是為民除害。但每個物種都有牠生存的權利,若沒有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安全,就不應剝奪牠的生命。目前臺灣民眾保育觀念普遍提升,對於臺灣野生動物有基本的認知,且能以同理心對待野生動物,並譴責虐待動物的行為。

圖/pixabay

因此,現階段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人類與其他野生動物之間取得共存的平衡,而不是農委會主委所提議的將獼猴安置到離島,或是將人類與其他野生動物隔絕,各過各的,不相往來。

人類開發了自然環境,而野生動物也利用人類所營造出來的人為環境覓食、棲息,例如鳩鴿科的鳥類利用人類的公園樹林、行道樹作為棲所;許多的猛禽、甚至是瀕臨絕種的石虎會利用農田捕捉老鼠。在這一場場野生動物的食物鏈中,我們不是旁觀者,而是輔助者。

對於臺灣而言,任何一種野生動物都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期盼藉由這次臺灣獼猴的降級,能夠重新審視野保法的執行能力以及民眾在保育觀念上的正確性。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8年8月號〉

一個在數位時代中堅持紙本印刷的科普雜誌,

讓你在接收新知之餘,也能感受蘊藏在紙張間的科學能量。

The post 臺灣獼猴降級,人猴衝突留在原地?──〈科學月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