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由台灣自發的公民科學計畫,以生態相關的主題最為蓬勃。
● 二○○三年,國立東華大學楊懿如副教授著手推動「台灣兩棲資源調查」,從東台灣各級中小學出發,目前已擴展到全國各地,成為台灣最早的自發性公民科學計畫。
● 二○○九年,由政府機關、大專院校及民間組織共同發起的「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正式啟動,成為亞洲第一個執行繁殖鳥類調查的國家。在多元夥伴關係的合作之下,順勢進一步推動了「台灣鳥類生產力與存活率監測」、「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與「eBird Taiwan」等三項公民科學計畫,讓所有會出現在台灣的鳥類,幾乎都成為公民科學計畫的研究對象。
● 二○一一年,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德恩助理研究員於臉書設立「四處爬爬走:路殺社」,收集野生動物被車輛撞死的案件。然而,在參與人數逐漸增加、社群媒體、無線網路與智慧行動裝置的普及等無心插柳的種種原因之下,路殺社的成員與資料量快速增加。
路殺社的成功,以臉書社團為資料及平台的公民科學計畫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增生,包括蝸牛、蜘蛛、蛾類及鳥類食性。讓「拍照打卡」不只是享用美食之前的小儀式,也成為公民科學家累積大量生物時空分布資料的舉手之勞,促成了這些機會型公民科學計畫。
除了生態相關的公民科學,天文學和氣象學也有許多大型公民科學計畫,不過大多是由國外機關發起,台灣的公民科學家直接參與計畫。例如「星系動物園」、「瓦普空間」和「氣旋中心」。
近年,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林博雄教授推動「都市微氣象網」,透過微型感測器與智慧型手機的結合,收集更細微的氣象資料。至今,公民科學已經不再是新穎陌生的運作模式,雖然改善了資料收集效率的問題,但是,面對龐大多源的資料,還需要相關研究人員分析,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
台灣公民科學社團名錄
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reeding Bird Survey, Taiwan)
於二○○九年由特有 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及台灣大學生態與演化研究所共同發起,目的在於長期監測台灣繁殖鳥類的數量變化趨勢。目前全國大約有二百五十位志工,分別在三百個樣區執行調查,包括玉山主峰,每年出版年度成果報告。
台灣鳥類生產力與存活率監測(Monitoring Avian Productivity and Survivorship program, Taiwan)
目標是瞭解台灣繁殖鳥類的「人口金字塔」,也就是某一種鳥各個年齡和性別的數量,在生態學稱為「族群結構(population structure)」。有些鳥類的年齡和性別,必須抓在手上檢視才有辦法判斷。因此,徒手檢視鳥類外觀的「繫放技術」便成為這項計畫的重要能力,也讓此計畫的參與門檻相當高。目前共有七個繫放站。
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Taiwan New Year Bird Count)
目標是長期監測台灣冬候鳥的族群變化趨勢,尤其是度冬水鳥,包括雁鴨、鷸鴴和鷗等等。這是一個老少咸宜的公民科學,只要在活動指定的冬季期間和半徑三公里的樣區圓範圍內,與帶隊的「鳥老大」一起賞鳥,記錄觀察到的鳥類種類與數量,就能成為有效的記錄。目前約有一千二百名志工在台澎金馬各地的一七五個樣區進行數鳥活動。
台灣兩棲資源調查(Taiwan Amphibian Database)
台灣最早的生態類公民科學計畫,由國立東華大學楊懿如副教授發起,起初於各地校園展開兩棲類調查,逐年拓展為遍及全國各地的公民科學計畫,已經建立許多蛙類的分布模式。
土豆鳥大集合──雲林小辮鴴普查(Lapwing Count)
雲林縣元長鄉一帶是小辮鴴在台灣的主要度冬地,數量曾經達九千多隻,甚至很有可能是東亞地區最大的度冬族群。二○○九年起,雲林縣野鳥學會開始推動「雲林縣小辮鴴普查」,廣邀全國各地鳥友前來。二○一四年起將調查區擴及全國,希望能對小辮鴴在台灣的度冬族群有更精確的掌握。
黑面琵鷺同步調查
黑面琵鷺是東亞地區的特有鳥類,由於族群瀕臨滅絕,東亞各國為有效掌握黑面琵鷺的數量,每年冬天選定一天,由各國共同調查黑面琵鷺的數量。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族群就在台灣,每年調查的這一天,全國各地鳥會與黑面琵鷺保護學會同時在各地展開調查,準確掌握黑面琵鷺的數量。
台灣珊瑚礁體檢
由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與海洋研究學者發起,作為響應全球珊瑚礁體檢監測的行動。二○○八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廣邀潛水愛好者加入調查行動,希望透過這些資料與行動推廣珊瑚礁環境的知識與重要性。
eBird Taiwan
eBird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賞鳥記錄資料庫及共享平台,由康乃爾鳥類研究室及奧杜邦學會共同營運,隨時收集來自世界各地三十萬用戶的賞鳥記錄。自二○○二年起,已經累積四億筆的鳥類分布資料。eBird緊緊抓住狂熱賞鳥人的心,提供賞鳥人方便輸入、管理、查閱、下載及展示賞鳥成果的服務。
eBird Taiwan則是eBird的台灣入口網站,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共同管理,負責台灣賞鳥人提交的記錄,並舉辦各種活動與工作坊,目前已超過一千五百人。
路殺社──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Taiwan Roadkill Observation Network)
路殺社是二○一一年八月於臉書平台所創建的虛擬社團,路殺社的宗旨在於建構生態友善道路以改善野生動物路死現象,並藉由公民科學方式,讓參與者關心環境議題、參與環境教育並加入科學研究。目前已累積十萬筆以上的資料。
慕光之城──台灣飛蛾資訊分享站
以蛾類為調查對象的公民科學計畫,目的在於收集蛾類的時空分布資料與典藏標本。主辦團隊運用社群網路平台號召蛾友分享資料,籌組蛾調志工,有系統地協助台灣蛾類的調查。截至目前為止,已獲得蛾類標本二萬份以上,資料建檔四萬五千筆。
蛛式會社──台灣蜘蛛研究
以蜘蛛為對象的公民科學計畫,透過臉書社團讓志工上傳野生蜘蛛出現的時間與地點,並由研究人員鑑定物種。屬於參與門檻低,只要願意觀察、拍照、上傳,都能夠成為有效的觀察記錄。
蝸蝸園─台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
運用社群媒體收集蝸牛類生物時空分布資料的公民科學計畫,參與者只要上傳照片,並且留下確切的時間與地點資訊,就能成為有效的分布資料。
夜鷹首鳴回報
每年春夏為台灣夜鷹(Caprimulgusaffnis)求偶期,入夜後常可聽到響亮的「追伊~追伊~」的鳴唱聲,雄鳥藉此鳴聲來鞏固領域、吸引雌性並驅逐入侵的雄鳥。中南部地區多於一月聽到夜鷹首鳴,許多鳥友都會競相告知這項訊息,但卻一直沒有集中收集首鳴資訊的系統。如果我們能將夜鷹首鳴地點,像日本櫻花盛開區域般加以整理呈現,將會是新年初春期間一項熱鬧的活動。
農地毒鳥回報
透過臉書收集鳥類中毒死亡資訊的平台,每一例的毒鳥回報,都會成為科學家累積的數據,更成為農地毒物濫用改善勸說的起點。改善鳥類的中毒危機,也能釐清環境遭遇的問題,作為生活在這環境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能透過公民科學,採取行動改善台灣的生態環境。
鳥類食性
這個社團的目的是透過照片確切瞭解鳥類的食性。首先,想要確切知道鳥類吃什麼。二來,是瞭解鳥類對食物的偏好,對擬態、天澤與演化、種子傳播的研究能有所幫助。第三,想要透過吃與被吃的關係,建立生物之間的交互作用。
做這件事,需要生物辨識與攝影的各路江湖好漢與舊雨新知,只要是「鳥類」、「正在吃」、「的食物」都具備的照片皆非常歡迎。也希望透過這個計畫,更加認識我們的大自然,並且把牠們的關係資料化及網絡化。
都市微氣象網
由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林博雄教授發起,以往,氣象局只能依靠定點且數量有限的氣象站,收集局部地區的天氣資料。但是,若要獲得更細微天氣資料,仍有所限制。都市為氣象網將微型感測器Skywatch Windoo與智慧型手機結合,能瞭解更確切位置的天氣狀況,提供更詳細的天氣資訊。
本文摘自《意外的守護者:公民科學的反思》,左岸文化 。
The post 想加入公民科學家的行列嗎?「台灣公民科學社團名錄」佇家啦──《意外的守護者》附錄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