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動物世界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59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男人比生殖器大小 果蠅比誰的精子更巨大

$
0
0

有頭有尾巴,長得像蝌蚪,大概是大家對精子的印象,不過某些精子的形象或許有點驚人。比方說有些果蠅(Drosophila)的精子尾巴非常長,有種學名叫作 Drosophila bifurca 的果蠅,擁有記錄上最長的精子,尺寸大到要以公分計算,一隻精子從頭到尾可以長達「5.8 公分」[1],屌打所有動物!

。圖/取自

如果人類的精子也是體長的 20 倍,精子長度將有火箭那麼大。圖/取自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果蠅,為什麼你的精子這麼大?

儘管一般會在垃圾桶附近飛行的那個果蠅,跟 D. bifurca 是不同品種,不過兩者體型上相去不遠,5.8 公分的精子,是它們身長的 20 多倍。這長度是什麼概念呢?以人類來說,假如一位人類男生也能製造這款大小的精子,那麼一隻精子將有十幾層樓那麼高,相當於送人上太空的火箭那麼長,簡直天空才是極限。

製造精子需要耗費男生寶貴的能量,D. bifurca 小小的身軀要製造這麼驚人的精子,花費的代價高昂無比。最常見的果蠅是黃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精子長度是 0.187 公分(其實也不短,足足有人類 300 倍以上),一隻果蠅男生平均一天可以製造 1745 隻精子,相比之下,D. bifurca 的精子長度遠遠超過黃果蠅,一天卻只能生產 221 隻[2]。

男生製造精子,目標是要跟卵結合,把 DNA 傳遞下去。某些果蠅男生為什麼不採取精子海戰術,用相對低廉的成本生產一大堆精子,增加受精的機會,卻要採取這種耗費高昂成本,只能製造少量巨型精子的策略?演化學家將這個疑問稱為「大精子悖論(big sperm paradox)」,是什麼奇妙的理由使果蠅演化出這麼誇張的雄性特徵?

。圖/取自ref 2

這不是毛線團、也不是綠豆糕,而是 2 隻 D. bifurca 捲成一團的巨無霸精子。圖/取自Nature

交配後,看不見的生死格鬥才剛開始

男果蠅為了與女生交配,在性擇(sexual selection)中勝出,有套繁複的求偶過程,讀者可以從〈調控多巴胺神經元,讓老齡雄果蠅找回愛愛的動力〈公果蠅追女友竟被她狠心阻止! 朱麗安的雷射追蹤系統中稍加體會。然而這兩篇文章提到的都是果蠅生殖行為的前半,也就是「生殖前」的部分。事實上,交配結束後,也就是「生殖後」的競爭(post-copulatory sexual selection),重要性完全不遜於前者。

上半場結束,男女果蠅交配完,男生讓精子進入女體以後,漫長的下半場比賽才剛開始。果蠅的精子並不會直接抵達卵細胞,而是先儲存在附近的器官「儲精囊(seminal receptacle)」等候與卵結合[3]。假如女生後來又跟別的男生交配,不同男生的精子,會在女生的體內搏命競爭,爭取成功受精的機會[4]。這個狀況下,精子的「高品質」有助於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幸運的精子」。

對生物來說,把遺傳血脈傳承下去是重要的任務。包括果蠅在內,很多動物的男生為了獲得與女生生寶寶的機會,不惜血本使出像是孔雀開屏、藍寶堅尼、鹿角決鬥等各式花招,無所不用其極,然而以上都是在生殖前的階段,表面上的明爭。許多種動物在交配以後,不同男生精子在女生體內搏出位,如 NBA 勇士隊的 Draymond Green 與雷霆隊的 Steven Adams 般的激烈對抗更是暗潮洶湧。

藍綠對決

看似抽象藝術,其實是藍綠對決……不對!是在果蠅女生體內,來自兩位不同爸爸的精子。圖/取自 ref3

這檯面下看不見的暗鬥就是「精子競爭(sperm competition)」及「隱性雌選擇(cryptic female choice)」,常常是場慘烈的死鬥,各種鬥爭方式的創意與戲劇性絲毫不輸莎士比亞。例如多種果蠅,先交配的男生雖然可以讓自己的精子先進入女生體內,有望搶得先機,隨後其他男生送入的精子卻又會取代比較早的,這下反而是晚到的有利;還有些動物的男性生殖器配備特殊構造,在交配時可以把之前的精子刮掉;甚至還有的精子主打化學戰,能分泌毒素消滅對手。

愈大愈好!

大尺碼精子有什麼優勢,才能在演化戰爭中勝出?由於隱性雌選擇是檯面下的暗鬥,要闡明其中奧妙並不容易。最近有個研究採用果蠅界最常用的對象黃果蠅,遺傳上小有差異的多個品系,進行同種間的交配實驗,比較精子長度、儲精囊長度、女生再度交配的天數、精子取代率(早到的精子被後來的替換)等因素間的關係[5]。

結果發現,儲精囊的長度與精子長度、精子取代率正相關,卻與再度交配的天數負相關。簡單來講,女生的儲精囊愈長,交配次數愈多,精子長度也愈長,被替換的機率愈大。

這層關係不難解釋,因為精子的長度與數目無法兩全,男生要製造較長的精子,往往沒辦法兼顧數量,女生也就要與不同男生交配更多次,才能獲得足夠的精子儲藏量。也許狀況是,女生演化出愈長的儲精囊,驅使男生的精子也演化得更大,引發一連串互相適應,才造成我們見到的驚人尺寸。

。圖/取自 ref 3

矮油,人家才不懂它們在幹嘛,好害羞。圖/取自 ref7

性擇偏好大精子,讓女生間接受益

然而那些果蠅品種中,男生被苦苦相逼製造特大精子,女生真的能從中獲取遺傳利益嗎?果蠅能製造的精子長度不受外界狀況影響,不管環境好壞,精子長度沒有什麼差別,但能生產的精子數目仍受到生長狀況影響,好環境下的男生頭好壯壯,精子不會比較大隻,卻能產出比較多。

偏好大精子對女生有何好處?經過一系列同種內與跨種間的比較與分析後,論文指出,一種果蠅的精子長度較短(例如黃果蠅),意謂製造時耗費資源較少,即使是資質普通的男生也能大量生產,女生難以分辨優劣;若是一種果蠅的精子是大尺寸,品質欠佳的男生負擔不起太多,唯有天賦異稟者才能大批生產,搭配更高的交配次數與精子汰換率,女生便能藉此增加生下優秀男生的寶寶的機率[6] [7]。

既然驅使男生製造大尺寸精子,對女生有這等利益,為什麼我們沒有觀察到全部種類果蠅的精子都愈大愈好?或許是策略不同所致。畢竟演化要付出代價,儲精囊較長與交配次數更多,都會帶給女生負面影響,甚至折損壽命。我們不難想像各種影響因素,最終導致不同果蠅演化出各有巧妙的多變策略,然而一大困難在於,從結果看來可知確有隱性雌選擇發生,然而過程細節究竟如何很難釐清,所以仍有很多地方有待研究。

不論如何,這個新研究非常漂亮地解釋,演化出現特大精子的理由。

圖

講到第二性徵,孔雀羽毛是最常被提到的例子。圖/取自wiki

看不見的第二性徵—精子

可能有人會認為,頭部的遺傳物質才是精子真正重要的部分,尾巴那麼長根本不實用,是無意義的浪費,然而這正是性擇運作的模式。看看自然界中,眾多誇張的第二性徵,華麗炫耀的羽毛、繁複至極的舞蹈、求婚的 101 朵玫瑰……(好吧,最後一個不太算),這就是性擇的代價,男生用華而不實、過度浪費的炫富,向女生表達「我負擔得起」,換取傳宗接代的機會。

對果蠅精子的研究,拓展了我們對性擇的視野,性擇的方式不只跳舞打架,第二性徵未必是體外的華麗裝飾;性擇也可以是發生在女生體內的精子搏鬥,精子尾巴亦可作為炫耀的指標。男生在生殖後競爭的致勝之道,可能不單純是生產「最多」、或是打造「最好」的精子,而是在「女生體內的特定條件下,能夠最大化存活與競爭力」的精子。

參考文獻

  1. Pitnick, S., Spicer, G. S., & Markow, T. A. (1995). How long is a giant sperm. Nature, 375(6527), 109-109.
  2. Bjork, A., & Pitnick, S. (2006). Intensity of sexual selection along the anisogamy–isogamy continuum. Nature, 441(7094), 742-745.
  3. Price, C. S., Dyer, K. A., & Coyne, J. A. (1999). Sperm competition between Drosophila males involves both displacement and incapacitation. Nature, 400(6743), 449-452.
  4. Drosophila Sperm within the Seminal Receptacle viewed under DIC(影片)
  5. Lüpold, S., Manier, M. K., Puniamoorthy, N., Schoff, C., Starmer, W. T., Luepold, S. H. B., … & Pitnick, S. (2016). How sexual selection can drive the evolution of costly sperm ornamentation. Nature, 533(7604), 535-538.
  6. Forget peacock tails, fruit fly sperm tails are the most extreme ornaments
  7. Why fruit fly sperm are giant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The post 男人比生殖器大小 果蠅比誰的精子更巨大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表觀遺傳學,先天與後天的橋梁——《BBC知識》

$
0
0

 

表觀遺傳學_Page_7_Image_0003

作者/奈莎‧ 凱利(Nessa Carey)
譯者/賴毓貞

基因密碼打造你我樣貌的藍圖,但飲食、生活方式和環境可能會在DNA上略加修飾,影響我們、甚至後代的基因表現。科學家如何認知這項機制?這是達爾文演化論所面臨最嚴峻的挑戰嗎?

克里克和華生因為在1953年發現DNA結構而變得家喻戶曉,我們現在對於個體特徵如何代代相傳的認識也是以這項發現為基礎。然而這不是DNA(或基因體)在唱獨角戲。自1970年代起,越來越多人關注「表觀基因體」所扮演的角色。表觀基因體是指環境、飲食等因子對DNA與DNA纏繞的蛋白質所做的微小化學修飾,這些化學修飾的相關研究有些驚人的結果。你的眼睛顏色和膚色取決於你遺傳到的DNA,但是你的體型可能與你外婆懷著你母親時的生活方式有關。

人類的發育過程很驚奇,由潛力無限的單一細胞開始,最後形成幾兆個分化的細胞。幾十年前,沒有人知道細胞分化之後,DNA發生了什麼事。當時有項假說是細胞會捨棄它們不再需要的DNA,例如腦細胞會「失去」帶有血紅素(血中攜帶氧的色素)密碼的基因,肝臟細胞則會丟掉帶有角蛋白密碼的DNA。

原本任職於英國牛津大學隨後到劍橋大學的約翰‧ 戈登教授(John Gurdon)在1970 年代推翻了這項理論。他移除了蛙卵的細胞核,並用成年蛙細胞的細胞核取代,接下來這些蛙卵發育成為蝌蚪,最後長成青蛙。這個實驗證實同一個體的不同細胞皆擁有相同的DNA。1996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的伊恩‧魏爾邁(Ian Wilmut)、凱斯‧坎貝爾(Keith Campbell)以及他們的同事利用成年綿羊乳腺細胞的細胞核複製出桃莉羊,證明哺乳動物也是如此。

02

1996年成功複製出桃莉羊,證明哺乳動物的幹細胞和已分化的成年細胞具有相同的DNA資訊。

2012年, 戈登因為這些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從他的重大發現至今幾十年,表觀遺傳學有大幅進展,跨國的表觀基因體路徑圖計畫(Roadmap Epigenomics Project)等研究發現表觀遺傳現象背後的機制。這些機制仰賴DNA與組蛋白(DNA纏繞的「線軸」,參見〈作用機制〉一欄)上的微小化學修飾,稱為「表觀遺傳修飾」。

有幾百種酵素能夠在基因體的不同位置添加或移除表觀遺傳修飾,另外有幾百種蛋白質能夠與不同的「修飾組合」結合,改變基因體的運作方式。這些表觀遺傳修飾會因應環境刺激做出改變,讓我們的細胞能夠調整特定基因的表現。因此表觀遺傳學搭起先天(基因體)與後天(環境)之間的橋梁。

後天改變先天基因

有些因環境而產生的表觀遺傳反應在生命早期(比如人類懷孕的頭三個月)就已經建立。舉例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荷蘭部分地區嚴重短缺糧食,有好幾個月當地人所攝取的熱量低於正常的40%,稱為「飢餓嚴冬」(Hongerwinter)。這段時期的寶寶在出生時正常,不過成年後有比較高的肥胖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這是因為在發育早期,他們的基因經過表觀遺傳修飾,使身體能夠充分運用當時得來不易的珍貴養分。如果饑荒持續下去,這樣的表觀遺傳修飾會是項優勢,然而現今社會飲食無虞,這反倒成了問題。

表觀遺傳學_Page_5_Image_0002

經歷1944至1945年「飢餓嚴冬」的荷蘭兒童。荷蘭戰時饑荒所造成的表觀遺傳效應至今仍持續著。

表觀遺傳學讓研究人員能用新的方式探討胎兒期埋下病因的成人疾病,雅方親子長期研究計畫(ALSPAC,自1990 年代起持續追蹤將近1.5萬個家庭)等流行病學長期研究也積極探究這項議題。在生命早期經歷創傷的鼠類會建立神經元的表觀遺傳型態,影響牠們成年時的壓力程度。兒時受虐對於成人時期的精神健康有負面影響,可能也是基於類似的機制。

表觀遺傳資訊會傳給下一代嗎?

我們知道遺傳資訊會從父母傳給子女,那表觀遺傳資訊呢? 1980 年代,劍橋大學亞辛‧蘇倫尼教授(Azim Surani)證明表觀遺傳資訊也會傳給下一代。事實上,胎盤哺乳動物若要成功繁衍後代,甚至「需要」適當地將雙親的表觀遺傳資訊傳下去。蘇倫尼在小鼠身上施用體外受精技術,證明只有當卵和精子的細胞核在卵中融合,才能誕生新生命。如果他使用兩個卵的細胞核或兩個精子的細胞核,即使這兩種組合的基因層次和前述精卵結合的情況一模一樣,但就不會誕生新生命。

研究人員在Avy(Agouti viable yellow)品系的小鼠身上,發現更多表觀遺傳資訊會由父母傳給子女的證據。這些小鼠可能是黃色體胖、褐色體瘦,或是兩者的中間型。牠們的基因完全相同,體型及毛色差異是因為基因體特定區域的表觀遺傳修飾所造成。這些小鼠的後代看起來大多與父母相似,表示牠們繼承了這些表觀遺傳資訊。不過這項機制並非滴水不漏:有些小鼠和父母長得不一樣,表示表觀遺傳資訊在傳給下一代時仍有模糊空間。外觀不同的後代比例取決於環境刺激,例如給小鼠母親酒精。

所以根據小鼠的研究結果,表觀遺傳資訊會從父母傳給子女,也會受到環境影響。這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因應環境而產生的表觀遺傳反應也會傳給下一代嗎?

傳統的達爾文演化模型將回答「不會」,因為這概念比較像是19 世紀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達爾文主要的競爭對手)提出的理論,認為後天得到的特性能夠傳給後代。不過演化論視為必然的事日漸受到威脅,例如荷蘭「飢餓嚴冬」的相關研究發現,兒時遭遇饑荒而出現的代謝缺陷會傳給未來的子女。

表觀遺傳學_Page_8_Image_0003

女王蜂的身體與其他工蜂相當不同,壽命也是工蜂的20倍,不過女王蜂的基因沒有特別之處,只不過是幼蟲時期餵養方式不同,使牠們的表觀遺傳修飾狀態能夠維持女王蜂般的基因表現型態。

達爾文演化論即將終結?

不幸的是,我們實在很難分辨遺傳、表觀遺傳和環境這三者對人類族群的影響。因此為了區分更明確,研究人員又將腦筋動到鼠類身上。

有些實驗證實如果公鼠營養不良,牠們的子代會代謝異常。不過真正震撼學界的是恐懼制約實驗。研究人員訓練公鼠將特定氣味與電擊聯想在一起,經過重複訓練之後,公鼠即使只有聞到該氣味也會產生恐懼反應。研究人員接著測試受訓公鼠的子代,發現雖然這些小鼠未曾遭受電擊,但牠們也會害怕這種氣味。這些小鼠腦中關鍵基因的表觀遺傳修飾狀態與牠們曾受電擊的父親一樣。

這是否表示達爾文演化論的時代就此結束?當然不是。雖然現在有些表觀遺傳學家自稱為新拉馬克論者,但大多時候卵和精子會受到保護,不會因環境而改變表觀遺傳狀態,而且新建立的表觀遺傳修飾相對只有少數會傳給下一代。就算傳給下一代,這些修飾以及它們造成的作用大多在幾個世代內就消失無蹤。這正如我們所料, 因為表觀遺傳變化的本質並不穩定

表觀遺傳學_Page_7_Image_0002

表觀遺傳資訊仍然不穩定,不一定能完整地傳給下一代。

不過將表觀遺傳資訊傳給後代,也許在面對暫時的環境變遷時可以提供短期優勢,而不需要改變歷經幾千年演化的基因密碼。某些情況下表觀遺傳修飾會傳承,但在長期的天擇過程中不太可能扮演主要角色。

儘管如此,大家越來越常將現代疾病輕易歸咎於表觀遺傳的傳承,尤其是討論到現代人普遍的肥胖問題。這項領域雖然有趣,但不能以此作為逃避的藉口。影響我們當下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你我此刻的作為:沒有人今年變胖單純是因為祖父在1960 年代喜歡甜甜圈

 

【完整內容請見《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58期(2016年6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The post 表觀遺傳學,先天與後天的橋梁——《BBC知識》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狗狗也有親社會行為

$
0
0

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禽獸,是人類能夠在沒有直接關係到個人利益的情況下,幫助、關懷他人。人類能夠進行大型協作,這是因為人類有親社會行為,人們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親社會行為,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同情、關心、謙讓、互助等等,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係的關鍵基礎。

狗狗在和人類相處的上萬年時間時,似乎也演化出了親社會行為,只是科學家仍不清楚,狗狗是真的有親社會行為,抑或是只是單純聽從人的命令。奧地利維也納獸醫大學的動物行為學家 Friederike Range 等人,設計了一個實驗,用了 16 隻狗來測試他們如何做出有益熟悉狗或陌生狗的行為。

640px-American_Foxhound_and_Labrador_Retriever_playing

狗狗之間的社會互動,也是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點。圖/wikipedia

在實驗中,狗狗覺會拉桿子來決定另一隻狗是否會獲得食物。牠們用嘴巴把盤子拉到另一個籠子裡的另一隻狗面前,牠們可以選擇送過去的是有食物的或沒有食物的盤子。在實驗過程中,自己不會吃到食物,只有另一隻狗會吃到,這能夠測試狗狗有沒有親社會行為。他們發現,狗狗能夠瞭解其中的差異,牠們更常把有食物的盤子送給熟悉的狗,對陌生的狗就較少送食物過去

他們排除了狗狗是因為害怕陌生的狗而不送食物過去,因為實驗完成後,他們會讓狗狗能夠把有食物的盤子送到自己面前,所有狗都會這麼做,這意味著狗狗也不是為了好玩,而是想要和認識的狗有互動才把有食物的盤子送過去。

原學術論文:

  • Mylene Quervel-Chaumette, Rachel Dale, Sarah Marshall-Pescini, Friederike Range. Familiarity affects other-regarding preferences in pet dogs.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8102 DOI: 10.1038/srep18102

參考資料:

本文原出自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The post 狗狗也有親社會行為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學習喵星語是有可能的,但絕非喵喵叫!

$
0
0

cat-682009_960_720

我們的貓一天到晚都在忙裡忙外,敲碎你珍貴的瓷器,抓爛你漂亮的沙發,然後用口水一遍遍地給自己洗澡,難得閒下來就吃上兩口,再發會兒呆,最後實在無聊了就去睡上一覺。人們花了許多年時間想要分析清楚貓到底想要跟我們說點什麼:研究牠們的喵喵、哇嗚、嗷嗷嗷和顫抖聲,還有那最神秘的咕嚕聲;另外它們豐富的肢體語言又是什麼意思?

這些研究怎麼都搞不定的最根本問題是貓就是不開口說話。可是不用慌,又有新研究顯示,與貓交流還是有戲的。約翰.布拉德肖(John Bradshaw),《貓的感知》(Cat Sense)一書的作者,同時他也合作另一本即將出版的關於訓練貓科動物書籍,他說:我覺得吧,簡單說來,這並不像學狗那麼簡單。

beautiful-cat-1463991570QOM

貓之間的交流,除了貓媽媽和小貓咪之間,幾乎完全是非口頭的,只靠身體語言和氣味。而人類的交流所依靠的基本上只有口頭語言、音調和臉部表情,問題又來了,與貓和主人們相比,貓們幾乎沒什麼面部肌肉。研究人類和寵物行為學,尤其是貓行為,同時還是美國最權威的松鼠研究專家米克爾.瑪利亞.德爾加多(Mikel Maria Delgado)認為貓實際上從我們巨大的橡皮臉上收集了不少信息。她注意到,包括去(2015)年最新的一次研究在內的許多研究都考察了,貓是否可以通過人類面部表情來理解人類情感。儘管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那麼確鑿,但牠們確實為我們彼此間的理解指引了方向。

 「研究顯示,當主人顯示出愉悅或是憤怒的情感時,貓確實會有不同的反應。」(主人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貓似乎根本不在乎陌生人展示出的強烈的情感波動。)

該研究顯示出貓是可以讀懂這些極端行為的:憤怒或是愉悅的語音語調以及漫畫般誇張的面部表情。「然而,這可能只是一種習得的過程,在貓眼裡,憤怒的語調意味著壞事,而愉悅的語音意味著好運的降臨。」這些簡單的情感讓貓可以通過遵循一些很基本的關聯模式來學習人類的表情;基本上,貓們所在乎的只是你做出的那些對牠自己能產生可預測影響的情緒。而牠們對這些情緒作出的反應可能都是無意識的。「當人們處於非常激烈、猶豫或是緊張的情緒下,人們實際上是在發出信息,不是通過身體,就是通過語音,甚至是氣味,比如在壓力下產生的汗味」,德爾加多說,「我認為動物能夠察覺到這些變化並且捕捉到這些信息。」

meowing-cat-871296752495ETj貓們會衝向電動開罐器的聲音這個經典案例也出於同樣的道理:牠們知道這個聲音意味著有吃的了。貓能理解開罐器與食物生產的關係嗎?恐怕不能。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來向貓傳遞信息:作出生氣或者開心的表情也是一種交流。所以,當你叫嚷著:「滾開!離櫃子遠點!」的時候,貓並不懂你說的每個字是什麼意思,但牠知道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

除了臉部傳達出的情緒,我們可以嘗試著與貓進行一些更微妙的交流。布拉德肖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方法來進行這樣的交流。比如,學習貓的行為,並且模仿牠們;或者,像訓練狗一樣去訓練貓。

前者有一點難度。首先,學貓叫是沒用的。「我不建議人們對他們的貓喵喵叫,」布拉德肖說,「事實上,人們很喜歡對著家裡的貓喵喵叫,雖然這是無害的,但我不認為這會對貓產生什麼效果。」實際上,在野生貓的聚居地是幾乎聽不到喵喵聲的,喵喵聲只是貓用來吸引人類注意力的一個伎倆。因為我們對這聲音有反應所以它們才喵喵叫,而不是因為牠們自己對這聲音有反應。其次呢,「另外一件我們做不了的事情就是豎尾巴,而這可能是一隻貓對另一隻貓所能發出的最重要的信號」,布拉德肖說。再一次,在尾巴的問題上我們無能為力。

但是呢,有一些東西我們是可以模仿的。「有一種聲音你是可以使用的,我常常對我的貓使用一種很溫柔的聲音,像是一種鳥叫聲,吱喳聲,比如:brrrip!」(他捲舌發出這個聲音)。這個聲音基本上是貓之間的問候聲,告知彼此我們都是好夥伴的友善、安逸的聲音。布拉德肖說他的貓對這種聲音的反應非常積極。

翻譯來源: Dan Nosowitz, How to Speak Cat, Atlas Obscura, 2016.3.1.

原文資料來源:

  • Moriah Galvan and Jennifer Vonk, Man’s other best friend: domestic cats (F. silvestris catus) and their discrimination of human emotion cues, Animal Cognition, Vol. 19, Issue 1, pp 193-205, 2016. (first online 2015.09.23)

本文轉載自 Cacao Mag

The post 學習喵星語是有可能的,但絕非喵喵叫!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馴化搞壞了毛小孩的基因

$
0
0
puppy-672085_640

在人擇的育種過程中,人類常常因為外觀喜好而造保留了狗在基因上部分的缺陷。

狗狗無疑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愛狗的人類更是培育選拔出五花八門的純種狗。可是科學家發現,人類的育種讓狗狗帶了更多不良的基因突變。舉例來說,人類培養出的黑狗,讓牠們帶有較多拷貝數的 KITLG 基因,這讓牠們的爪床容易發生鱗狀細胞癌,那是一類上皮組織細胞、鱗狀細胞產生病變的癌症。

人類在馴養狗狗的過程中,可能挑了較討喜的灰狼,例如比較溫馴又機智能幫人狩獵的。這人擇的過程中不免有或多或少的近親繁殖,雖然挑出了好的性狀,但如果牠們祖先有不良的基因,也容易傳遞給後代子孫,而後代的遺傳多樣性的變低,使不良基因更難被剔除。

 

並非所有突變都是有害的,有相當大比例的 DNA 突變是中性的,可是倘若 DNA 的突變改變了蛋白質的序列和結構,那麼就有可能對蛋白質功能產生不良影響。有些不良突變會被天擇淘汰,可是在人工育種的情況下,不良突變倘若接近有利的突變,反而會被人類給挑選出來。又或者有些突變是人類喜愛的,可是卻有不良副作用。

為了瞭解馴化的過程對現代家犬的影響,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族群遺傳學家 Kirk Lohmueller 和 Clare Marsden 分析了屬於 34 種純種狗的 46 隻狗的基因體。他們把這些純種狗的基因體,和 19 隻灰狼、25 隻鄉村狗及金豺的基因體作了比較。

他們發現,和狼相比,狗的基因體中確實含有較多不良突變。不過生活在較與世隔絕地方的狼,例如美國五大湖裡的皇家島或西藏地區的狼,基因體內的不良突變數量也不遑多讓。他們還發現,與狼相比,狗有多 22% 帶有不良突變的基因是同型合子,牠們平均也多了 115 個不良突變,這顯然是育種所造成的副作用。這個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這個研究不僅能夠讓我們瞭解馴化對狗狗的影響,也能夠用來探討族群數減少或近親繁殖對其他動物,例如孤立的的族群或瀕危的動物之影響,讓保育生物學家研討出對策來讓瀕危動物在野外或圈養時保有適當族群大小。

原學術論文:

  • Marsden CD, et al. Bottlenecks and selective sweeps during domestication have increased deleterious genetic variation in dogs. PNAS, 2015. DOI: 10.1073/pnas.1512501113

參考資料:

本文原出自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The post 馴化搞壞了毛小孩的基因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海底總動員》外,在海中飛翔的海龜二三事

$
0
0
海龜游泳

海龜游泳的模樣。圖/Shawn @ Flickr (CC BY-SA 2.0)

看過海龜游泳的樣子嗎?牠們游泳的模樣就像是在海洋裡飛翔一樣,海龜這種樣子的生物至少可以追溯到白堊紀出現的古巨龜(Archelon ischyros),按照發掘到的化石年代約是八千萬年前。當時的古巨龜比起現在的海龜大得許多,長度超過 4 公尺,寬度超過 4.9 公尺。從古至今,海龜的模樣沒有什麼太大變化,這個美麗又充滿謎團的生物是如何在海中飛翔的呢?

《海底總動員》海龜一家親,其實是假的?

大家有沒有看過海底總動員第一集呢?是不是覺得電影裡面的海龜真是看起來又呆又可愛呢?電影中尼莫和多莉搭著大海龜一起乘著東澳洋流到達雪梨,還在大海龜背上對小海龜說起牠們的故事。

海底總動員

海底總動員劇照。圖/Walt Disney Pictures

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會在真實世界中發生。海龜們除了交配和孵化以外,大多數時間是不太會與其它海龜有接觸。很多時候都是海龜一隻龜孤單地在大海裡翱翔,也沒有發現過大海龜背著小海龜的現象

所以真實的海龜狀況是……

現今海龜種類共有七種,在臺灣附近周圍海域可以見到的海龜主要有五種,分別是綠蠵龜(Chelonia mydas)、赤蠵龜(Caretta caretta)、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e)、欖蠵龜(Lepidochelys olivacea)及革龜(Dermochelys coriacea),這五種海龜中,只有綠蠵龜會上岸產卵。早期因為人類需要補充蛋白質,會蒐集海龜的卵來食用,或是捕食海龜。加上海龜產卵的海灘多被人類破壞,海龜數量大幅減少。目前這五種海龜都被列為保育類動物,甚至連過去臺灣常見的玳瑁都成了瀕危物種。

玳瑁

過去在台灣常見的玳瑁,現在。圖/Aquaimages @ Wikipedia (CC BY-SA 2.5)

最大的海龜是哪一隻?

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海龜以後來瞭解一下海龜的小祕密吧,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海龜是哪種海龜呢?

革龜

革龜。圖/Alastair Rae @ Flickr (CC BY-SA 2.0)

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海龜是革龜,這種海龜長得就像是楊桃一樣,所以又被稱做楊桃龜、舢舨或大皮革龜。牠的背甲被 7 條棱脊取代。而牠到底可以長到多大呢?目前已知最大體長可以達到 3 公尺,差不多是一層樓的高度。牠們不僅長得大,潛得也深,最深可以潛到水下 1000 公尺。

看看革龜在海中飛翔的樣子!

為什麼綠蠵龜叫綠蠵龜?

如果有去小琉球玩的話,往海邊看看,有時候會發現海面上常常有一小顆的頭跑出來,其實那就是海龜在呼吸喔。小琉球很容易看到綠蠵龜,知道為什麼綠蠵龜叫做綠蠵龜嗎?

綠蠵龜

綠蠵龜。圖/Brocken Inaglory @ Wikipedia (CC BY-SA 3.0)

綠蠵龜主要食物是海藻或海草,這些海藻或海草裡面有許多葉綠素,這些葉綠素堆積在脂肪裡,綠蠵龜的脂肪也變得綠綠的,所以綠蠵龜也因此叫綠蠵龜。不僅如此,英文名字也叫做 green turtle。

人類活動一直影響著海龜

海龜還有許多小祕密,尤其是在剛孵化出來的小海龜奔向大海之後,人類目前只能觀察到剛孵化的小海龜,再者就是已經發育成背甲約 20~30 公分長的大海龜,中間發育過程目前還沒辦法觀察到,這段時間稱之迷失歲月(the lost years)。然而,這些小海龜們在奔向大海之前,科學家們發現原來人類的活動也影響到牠們。

小海龜

剛孵化的小海龜即將前進大海。圖/The High Fin Sperm Whale@Wikipedia(CC BY-SA 3.0)

孵化出來的小海龜們大多在夜晚氣溫較低時,一個個從卵窩裡爬出來。夜晚的海面因為有月亮照著,會比起四周來得光亮,小海龜就會朝那邊爬去。但是如果周圍有一些人工光源,這些人工光源則會影響小海龜爬行的路徑,小海龜們會以為比較亮的地方才是大海的方向,朝著人比較多的地方前進,造成小海龜受傷甚至死亡。不僅是小海龜,母龜從海裡上岸找尋合適的地方產卵時,也有可能受到人工光源的影響,認為該處不適合產卵而放棄產卵。如果母海龜上岸太多次都無法成功產卵,母龜可能會直接將卵排至海裡,也就沒辦法孵化小海龜了。

科學家想解決小海龜迷路和母龜產卵的問題,又沒辦法完全禁止夜間照明設備,最後想到的方式是使用紅光或低鈉黃光,這種光源對小海龜的影響比白色光源小;而且只要改變光源照射角度,不讓光源直接打到海灘上,人類還是可以使用夜間照明設備,而不會讓小海龜迷路也不會影響到母龜產卵。

海龜,你要去哪裡?

看了這麼多海龜,牠們長得都好像,科學家們要怎麼分辨哪隻龜是哪隻龜呢?

科學家發現每一隻海龜「臉」 上的鱗片分布都不太一樣,所以科學家們就利用海龜頭部的眼後鱗片之大小、形狀及排列方式等做為不同海龜的辨識,除非受到嚴重傷害,這些特徵都不會改變。科學家利用這些資訊估計出小琉球周圍海域有多少隻海龜,瞭解這些海龜大部分時間喜歡待在哪裡,什麼時候會遷移到別的地方活動等。

除了辨識海龜,科學家們要怎麼知道海龜會游去哪裡呢?科學家會在海龜身上裝發報器,持續接收海龜現在的所在位置。但是發報器有一定重量,必須安裝在一定重量以上的海龜身上,才不會影響到海龜。先前於宜蘭野放的母玳瑁阿飛,按照發報器提供的位置紀錄,牠先在宜蘭外海徘徊,再往臺灣海峽移動,後來沿著中國大陸海岸,經過越南抵達印尼婆羅洲及蘇門答臘島間的勿里洞島。海龜們不只有固定待在同個地點,一旦移動起來都是跨國際跨海域的遷移,因此海龜保育需要周圍許多國家的合作與幫助。

你也可以,救救受傷海龜

除了科學家努力保護海龜以外,大家若是在海灘上發現受傷擱淺的海龜,可以電話直接撥打 118 給海岸巡防署,請海巡署派員拯救。在北臺灣地區發現擱淺海龜,電話可撥打至北臺灣海龜救傷中心(0978-952145);南臺灣地區則電話撥打至海生館(08-8855001#5052)。有時若海龜病得太重,或是被發現得太晚,救傷人員到場前就一命嗚呼。這些死亡的海龜對科學家而言,依然有研究的價值。因為解剖死亡海龜後能瞭解海龜的死因,也許是細菌感染導致死亡或是誤食塑膠產品導致胃腸阻塞而死亡。

擱淺救援通報

海龜救傷流程。圖/北臺灣海龜救傷中心。

要照顧拯救回來的受傷海龜並非只是餵餵食物、看看醫生這麼簡單,除了定期須送至獸醫檢查以外,還要想辦法讓海龜願意進食。一般健康海龜在大海裡不是很容易遇到食物,所以遇到食物時就會很開心地大口咬;受傷海龜就像是人生病一樣,病懨懨地不是很想吃東西,所以救傷人員需要不斷地嘗試找出牠們肯吃的食物,以幫助牠養傷。直到受傷海龜狀況比較穩定以後,會試著讓海龜練習回到大海生活,直到醫生確定可以野放以後才會進行野放。

由於海龜可以隨洋流游到很遠的地方,甚至到不同國家旅行。因此,海龜保育會需要許多不同國家或研究團隊一起合作。除了科學家不斷研究瞭解海龜是怎麼生活以外,在一般生活中,減少一次性的塑膠製品使用也可以幫助海龜不受到環境汙染的傷害;或是產卵季節時減少晚上到海灘嬉戲的次數,避免影響海龜產卵;以及看到擱淺海龜就趕快撥打 118 通知海巡署派員救傷。希望海龜在大家一起努力下,可以永遠在大海中優游,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參考資料:

  1. 馮加伶,〈塑膠?食物? 傻傻分不清楚的海龜〉,環境資訊中心, 2014-04-09。
  2. Leatherback sea turtle,Wikipedia。
  3. 郭芙,〈大海的旅行者:綠蠵龜〉,環境資訊中心,2013-02-05。
  4. 程宛華,〈當海龜遇到光:用現代科技了解光汙染對海龜的影響〉,國家地理雜誌,2015-05-25。
  5. 程一駿,〈海龜研究在台灣〉,國家地理雜誌,2015-5-22。
  6. 廖靜蕙,〈台灣海龜保育新標竿 首隻標放玳瑁「阿飛」現蹤印尼〉,環境資訊中心,2016-4-19。
  7. 馮加伶,〈綠蠵龜:擱淺的古生物〉,環境資訊中心,2009-11-04。
  8. 郭芙,〈小海龜的迷失歲月〉,環境資訊中心,2014-08-26。

The post 《海底總動員》外,在海中飛翔的海龜二三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野性可以測量嗎?一部與科學、文學、神學糾纏的自然史

$
0
0
《測量野性的人》中文書封

測量野性的人》,臉譜出版。

前華盛頓郵報記者蒙特.瑞爾(Monte Reel)這本《測量野性的人》,是維多利亞時代動物獵人保羅.梮謝呂(Paul Du Chaillu)深入西部非洲追獵大猩猩的故事,也是一部科學與文學、神學互動的歷史。中譯書名少見地比原文更有深意。書名若依原文直譯為「人獸之間」(Between Man and Beast)雖也不差,但總覺得少了些想像空間。

作者在本書開頭寫道,他「深受『野性』(wildness)這個字眼所吸引,特別是它塑造我們恐懼和夢想的方式,以及這些恐懼和夢想又如何反過來重新塑造我們對荒野的概念。」保羅.波嘉德(Paul Bogard)在《夜的盡頭》(The End of Night)這本書提到,梭羅的名言「野性隱藏著世界的救贖」(In Wildness i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World),其中的「野性」一詞經常被誤解為「荒野」(wilderness),但梭羅所指的野性是一種不受地理限制的特質,不只存在於荒野,也存在於城市及人的思想中。野性不只存在於大猩猩身上,也存在於保羅.梮謝呂身上。蒙特.瑞爾同時也藉由描繪梮謝呂的生平,帶出兩個主要歷史場景──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及南北戰爭前夕的美國,那是一個極力否認人性中具有野性與獸性的時代。

在當時的英國,人的神聖性即將被野性動搖。在達爾文的《物種原始》於 1859 年出版前,地質學和古生物學上的發現已經讓《聖經》的權威搖搖欲墜,學界也已出現物種嬗變的想法,但是這些理論與達爾文版本的演化論最大的不同,就是仍試圖保持人類的特殊地位,例如理查.歐文(Richard Owen)雖然承認物種會演化,但他還是相信人類是獨立於其他動物發展出來的;就連幾乎與達爾文同時構思出演化論的華萊士,也認為像人腦如此精密複雜的存在,必定是一個「統治一切的智慧主」所設計的。不過達爾文主張演化並沒有目的性,傳記作家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認為,這就是達爾文的演化論令人難以接受的原因,因為它挑戰了人們自以為有的神性。

人,只不過是一種猿類?

這些爭論跟梮謝呂和他的大猩猩有什麼關係?正因為當時的人深信自己是上帝獨特的造物,因此大猩猩這與人極度相似、會模糊人獸之間界線的物種,讓維多利亞時代的人產生了極大的不安,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也不過是一種猿類。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鼻祖林奈曾在 1714 年寫信給朋友說,「必須把人類歸屬在靈長類中讓我感到不是很舒坦」,「我急著想從你那裡還有全世界尋求自然史中區分人猴之間的通則。」一百多年後,學者們更急切地想要知道測量野性的標準,而他們的依據就是梮謝呂千辛萬苦從西非帶回來的人類及猿類標本。

745px-Carl_von_Linné

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鼻祖林奈曾在 1714 年寫信給朋友說:「必須把人類歸屬在靈長類中讓我感到不是很舒坦,我急著想從你那裡還有全世界尋求自然史中區分人猴之間的通則。」圖/由Alexander Roslin – Nationalmuseum press photo, cropped with colors slightly adjusted,公有領域,wikipedia.

其中,兩位同樣借助梮謝呂蒐集的材料進行研究的學者理查.歐文與湯瑪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得出的結論卻是南轅北轍。有意思的是,作為達爾文的反對者,歐文雖然是科學史上的輸家,但他說對了一件事:「人類並不是從大猩猩演化出來的。」而且他也證實黑白人種的大腦與智力並無差異,無意間為種族平等提供了依據。相對地反對蓄奴的赫胥黎卻認為,非洲和澳洲的原住民屬於人類當中發展較低的階層,並錯誤地將人類各種族放在一條直直的演化路線上,從低等的黑人一直排到高等的白人。歐文與赫胥黎的例子,顯示出科學家的既定觀念、社會思潮與研究結果之間的微妙關係,即使看似中立的科學研究結果,也必定會鑲嵌進社會脈絡之中,產生研究者無法預料的影響。

對「野性」的偏執 成為蓄奴的藉口

在人們因大猩猩與人的相似性而緊張時,牠也同時成為異己的代表、蓄奴的藉口。支持蓄奴者認為跟白人相比,黑人與大猩猩更相似,應該被歸為動物而非人類,因此奴役他們完全沒有道德上的疑慮。在蓄奴者心目中,黑人/大猩猩就是獸性/野性的代表。美國國會在辯論廢奴議題時,一名印第安納州的代表宣稱,終結奴隸制無異於授權這些「人類大猩猩」謀殺他們的主人、強姦他們的妻女。梮謝呂在紐約時,一齣名為《八分之一的黑人》的戲劇正在百老匯上演,女主角絕望地表示,一滴非洲的血讓她成為「不潔之物」。雖然惡名昭彰的「一滴血法則」(one drop rule)是在二十世紀才成為成文法,但從這齣戲可以看出,美國當時對測量野性的偏執達到何種程度。

PaulDuChaillu

維多利亞時代動物獵人保羅.梮謝呂(Paul Du Chaillu),也是《測量野性的人》此書中敘述的主角。圖/By Messrs. J. Thomson – E. G. Ravenstein, Obituary: Paul Belloni du Chaillu,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21, No. 6 (Jun., 1903), pp. 680-681, Public Domain, wikipedia.

至於梮謝呂本人,他對於野性的標準顯然頗為迷惑。他從大猩猩的姿態、反應和叫聲中,感覺到「一些帶有人性的東西」,「當大猩猩站起身,以兩條腿奔跑時,就讓他想起人類短跑的畫面。每一次聽牠們咆哮,他彷彿在那哭聲中聽到了一個人類的發音。有時他覺得自己不是獵人,比較像個殺人犯。」蒙特.瑞爾如此解讀:梮謝呂既懷疑大猩猩具有人性,又在著作和演講中誇大這些怪物的可怕,這種矛盾可能是試圖壓抑他內心的不安:「這頭他所追捕的野獸似乎跟他本人有很多相似性。」

瑞爾的解讀非常精準,而這也是全書最具張力的部分:梮謝呂因為成功獵殺大猩猩而成為「偉大的白人獵人」,但他同時也是自己努力要躋身的上流社會中,那些菁英名流測量的對象。嫉妒他名氣的人試圖揭發他的非白人血緣,對梮謝呂來說是比探險經歷被質疑更大的危機。那些支持他的科學家「全都具有不能容忍非白人的名聲」,「皇家地理學會的會員中完全沒有少數族裔,他們被排除在外,並沒有引來任何爭議,因為這在大家心目中根本是理所當然之事。」

或許正因為梮謝呂本身有非白人血緣,因此他對其他種族乃至於動物多了一絲同理心。他在著作中曾紀錄一段軼事,試圖顛覆黑人與人猿相似的印象。他曾和非洲當地人一起獵殺一隻黑猩猩,當地人覺得黑猩猩的外觀神似高加索人種,於是對梮謝呂說:「你看!他的頭髮是直的,都和你一樣。你快來看看這個從灌木叢中出來的白臉親戚!他之於你,比大猩猩之於我們還要近!」

我不是人類的兄弟嗎?

保羅.梮謝呂生活的十九世紀,是一個思想、觀念處於劇烈變動中的時代。1858 年,德國探險家亞歷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宇宙》(Cosmos)完整英文版問世,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正是現今生態學物物相關的概念,預示著下個世紀生態運動的萌發。梮謝呂在第二次前往西非探險前,曾向出版商訂購《宇宙》,他宣示此行將不再「無謂屠殺這些動物」,而是以更詳細的觀察取代蒐集標本。雖然批評者可能會視為預先為任務失敗的可能解套,但可以確定的是梮謝呂確實注意到世界對獵殺動物的看法已逐漸改變,而他確實也對獵殺大猩猩的行為感到厭倦了。

左為1861年《刺青》雜誌上的諷刺漫畫,右為十九世紀英國禁止奴隸貿易協會的標誌。(來源1、來源2)

左為1861年《刺青》雜誌上的諷刺漫畫,右為十九世紀英國禁止奴隸貿易協會的標誌。(來源1來源2)

野性是否能測量,又該如何測量呢?從十九世紀至今,過往學界認為「唯人獨有」的標誌如語言、自我意識、使用工具、創造藝術,甚至豢養寵物都紛紛遭遇挑戰。人何以為人?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迷惑程度,可能和一百多年前的梮謝呂和博物學家們不相上下。值得慶幸的是,如今這種迷惑使我們更加謹慎看待自己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十九世紀英國禁止奴隸貿易協會的標誌,是一個跪地懇求的奴隸畫像,上面寫著「我不是人類的兄弟嗎?」(Am I Not a Man And a Brother?)1861年倫敦的《刺青》雜誌刊登了一幅戲謔的漫畫,把這句標語改成「我是人類的兄弟嗎?」配上一張直立大猩猩的插圖。今天不僅把類人猿視為兄弟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倫理標準也正持續擴及這個星球的所有生物。

也許所謂的人性,就是一種獨特的生物性(獸性),而人類這種生物特有的好奇心,最終將使我們發現世間萬物都是獨特的。

The post 野性可以測量嗎?一部與科學、文學、神學糾纏的自然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虎鯊的萬里長征

$
0
0

大家都知道,有些動物會有遷徙行為。候鳥會遷徙、鮭魚會遷徙、帝王蝶會遷徙、海龜也會遷徙,但若說到鯊魚會遷徙,應該是聞所未聞。不過,沒聽過並不代表沒有這件事。畢竟,追蹤生物的長距離移動,過去限於技術,多半都只針對陸地與空中的生物;海洋的生物,在過去進行得也極為有限。

最近,一個結合了英國與美國的研究團隊,以衛星追蹤 24 頭虎鯊(tiger shark,Galeocerdo cuvier)數年後發現,虎鯊們冬天多半都在巴哈馬群島(Bahamas)、特克斯島(Turks)、凱科斯群島(Caicos)與安圭拉/聖馬丁群島(Anguilla/Saint Martin)附近過冬,夏天則北游到百慕達(Bermuda)的北方與東北方去度夏(如下圖)。

虎鯊冬天(上圖)與夏天(下圖)的活動區域。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虎鯊冬天(上圖)與夏天(下圖)的活動區域。圖/Scientific Reports

幼年的鯊魚遷徙的行為較不明顯,成年的鯊魚就比較規律。成年鯊魚在秋天時開始往南移動,春天時則往北移動。在冬天的時候,鯊魚們多半在墨西哥灣流區(the Gulf Steram)移動,停留在攝氏 24-26 度的水域中。雖然追蹤的鯊魚們大部分是雄性(20頭),但雌性也呈現了很明確的遷徙行為。雖然鯊魚們都在大西洋移動,但沒有鯊魚游入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也沒有鯊魚跨過中大西洋海脊(mid-Atlantic Ridge)。

相對的,較年幼的鯊魚們(共有五頭,二雌三雄)在冬天時仍停留在百慕達群島附近,那裡的水溫在冬天時可以降到攝氏 18-20 度。其中較為年長的兩條鯊魚,在開始追蹤後的 8-11 個月也加入了長征的隊伍。這些虎鯊們在大西洋的遷移路徑,最長的可達 7,500 公里呢!

640px-Tiger_shark

虎鯊。圖/wikipedia

至於鯊魚們是否有歸巢的行為?目前的觀察結果似乎並不明顯。有些鯊魚比較戀家,總是回到去年過冬的地方;而有些鯊魚似乎只要回到夠溫暖/夠涼快的地方就好,不拘在大西洋的哪裡。

虎鯊在生態系中位於食物鏈的頂端,牠是一種大型的鯊魚,成體可到5.5公尺長,六百公斤重。目前虎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單上屬於「近危」(near threatened),牠有海中之虎的綽號,習慣獨自打獵而非群體行動。

這個研究讓筆者不禁想到,到底有還多少動物我們不了解?或只了解一點點?太多太多了!但是我們滅絕物種的速度也太快了!是否會在我們來不及了解他們之前,他們就一一離開了我們,然後我們也跟著滅亡了呢?

參考文獻:

本文原出自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The post 虎鯊的萬里長征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狼王子可以吃巧克力,但狼爸不行?毛小孩與巧克力的愛恨情仇

$
0
0

巧克力長居點心冠軍,但人類的心頭所好卻可能是毛小孩的致命毒藥?近日來,偶像劇《狼王子》中用巧克力餵哈士奇的橋段引起一片罵聲,但是為什麼毛小孩不能吃巧克力?

Siberian_Husky_with_Blue_Eyes

威風的「狼爸」VS「巧克力」,到底誰會是贏家?source:Wikimedia Commons

屬於神的食物

所有的巧克力都來自於可可樹,而這種熱帶植物的拉丁學名 Theobroma cacao 是由希臘文的兩個字「神」(theo)與「食物」(brosi)所組成,意為「屬於神的食物」 。

巧克力裡有著讓人著迷的化學物質,常常是情人節的送禮首選,但是,「毛小孩互助網」(Dog Help Network)就指出:「每年情人節都是狗因誤食巧克力而被送急診的高峰」。巧克力對於毛小孩可說是「生命不可承受之甜美」,而這正是因為這種備受推崇的人間美味裡面,含有一種味道微苦的植物鹼,也就是「可可鹼」,它對於某些生物而言是有毒的。

Chocolate02

巧克力真是令人又愛又恨的人間美味。 source:Wikimedia Commons

累了嗎?來點可可鹼吧

可可鹼是一種植物鹼,也是植物界中日常可見的化學物質。植物鹼是一種主要包含鹼性氮原子的化合物,通常也含豐富的碳、氫跟氧等原子。而可可鹼的化學式則是由 7 個碳原子、8 個氫、4 個氮和 2 個氧所組成。

雖然生物鹼的化學式可能看起來中規中矩,但它們其實是反骨且變化多端的小東西。史上第一個(1804 年)被分離出來的生物鹼是罌粟花中的嗎啡,其他知名的生物鹼尚有古柯鹼(1860 年)、尼古丁(1828 年)、咖啡因(1820 年)、番木鳖碱(1818 年)。另外,也有一些藥用生物鹼,如抗癌藥長春新鹼、血壓藥蛇根鹼以及抗瘧疾的奎寧。

可可鹼在 1841 年於可可豆中被發現,它對於人類而言是種溫和的興奮劑,巧克力中的可可鹼和咖啡因等化合物有助於讓人提神醒腦。

2000px-Theobromin_-_Theobromine.svg

傷害毛小孩的罪魁禍首「可可鹼」。 source:Wikimedia Commons

多吃巧克力好處多多?

偶爾來點巧克力可能讓你飄飄欲仙,但如果一不小心上癮的話,你可能會直接成仙。美國的「全國危險物質資料庫」(National 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base)便指出:「大量攝取可可鹼可能導致噁心和食慾不振,而人類的可可鹼攝取量如果達到每日 50-100公克,則會有發汗、顫抖和嚴重頭痛的情況。」若可可鹼造成嚴重反應,人們(通常是老人家)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而在其他的研究中也討論到,對於不同物種來說,攝取可可鹼的風險自然不一樣,我們可以用半數致死量 LD50(即 Lethal Dose, 50%)來判斷風險的差異。所謂 LD50,指的是「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之有害物質、有毒物質或游離輻射的劑量」。可可鹼對於人類的 LD50 約是 1000 mg/kg,而對於狗和貓則分別是 300 mg/kg 和 200 mg/kg。

3331986_orig

狗狗體重(kg) vs 攝入量(g)達LD50 (300mg/kg) 。Photo credit: LiFe 生活化學. CC BY-NC-ND 3.0

換言之,同樣是體重 10 公斤的貓和狗,2 公克的可可鹼就會造成一半的貓死亡、3 公克則會讓一半的狗死亡。而若是 以一般成年人的體重 60 公斤換算,得到之數據則為 60 公克。相對於貓狗,人類可承受更大量的可可鹼。根據美國愛護動物協會(ASPCA)的參考資料,一公克的半甜黑巧克力中約含有 5 毫克的可可鹼,也就是說,一般成年人如果吃下「12公斤」的半甜黑巧克力才需要擔心遭受生命威脅。

千面可可鹼

現今市面上可見許多不同類型的巧克力,其中,由於可可鹼在黑巧克力中濃度較高,因此,對於毛小孩來說,黑巧克力比白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更加「危險」。

此外,動物的體型和品種也會風險改變風險,而為了讓大家了解可可鹼對於不同毛小孩的影響,《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特別製作了一個互動表格,方便寵物飼養者查詢個別的風險。至於為什麼只製作狗的版本呢?那是因為狗兒比貓更容易接觸甜品。

看到這邊你一定會想:萬惡的可可鹼!讓我們將所有巧克力都銷毀吧!

千萬別衝動,因為這樣就沒有發胖的藉口了可可鹼其實是有好處的。事實上,由於人類代謝生物鹼的效率較高,所以少量的可可鹼能夠當作醫療用途,它能增加心跳率、同時擴張血管以降低血壓。它也能使氣管暢通,或許可以成為咳嗽用藥。此外,它也能當作利尿劑使用,以刺激尿液生產。最後,它也能和中樞神經相互作用(但效果不如咖啡因有效)。

享受吧!一個人的巧克力

看完了可可鹼的好處與壞處,你會發現自己還是可以狂嗑巧克力適量地來點巧克力犒賞自己,只要別效法偶像劇、拿手中的美食去餵狼爸,你的狼王子就不用擔心自己變成孤兒的風險啦!

source:台視《狼王子》

source:偶像劇《狼王子

參考資料:

The post 狼王子可以吃巧克力,但狼爸不行?毛小孩與巧克力的愛恨情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懷璧其罪:盔犀鳥因「鶴頂紅」而嚴重瀕臨滅絕

$
0
0
Helmeted_Hornbill

盔犀鳥(Rhinoplax vigil) by Doug Janson from wiki as CC BY-SA 3.0

盔犀鳥(Helmeted Hornbill, Rhinoplax vigil)因過度獵捕及非法貿易,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盔犀鳥的保育等級提升為「嚴重瀕臨滅絕(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盔犀鳥棲息於婆羅洲、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熱帶天然林。加上特長的中央尾羽,盔犀鳥的全長超過一公尺,雙翼張開將近兩公尺,是相當大型的犀鳥。巨大的身形飛翔在天空時,格外引人注目。盔鳥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在於頭部前方的骨質化「頭盔」,由堅硬的角蛋白構成,其重量大約是盔犀鳥體重的10%(Kemp 2001)。然而,這個特殊的「頭盔」卻使盔犀鳥成為槍下亡魂。

01300000242726134759997199978

「鶴頂紅」手工藝品 by 池中玉 from 互動百科

由於「頭盔」的質地相當堅硬(Harrisson 1960),引起許多雕刻家及手工藝品愛好者的注意,稱之為「鶴頂紅」或「紅象牙」,至今已經成為熱門的手工藝收藏品,銷往中國、日本及臺灣,其價格早已經超過象牙(Cammann 1951, Harrison 1960, Liang et al. 2014)。

2015年一月,環境調查機構(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的報告特別強調應重視盔犀鳥所面臨的威脅,「鶴頂紅」在中國黑市的價格已經超過象牙的五倍。Hii (2015)估計,2013年,光是在婆羅洲的西加里曼丹省(West Kalimantan),就有約6,000隻盔犀鳥遭到獵捕,平均每個月有500隻盔犀鳥死於盜獵者的槍下。2012年至2014年間,印尼當局共沒收了1,111件輸往中國的鶴頂紅。

15298096206_6c83f5d525_z

盔犀鳥雌鳥 by Ross Tsai from Filckr (CC BY-NC-ND 2.0)

盔犀鳥於大型樹洞中築巢,每次僅產下1至2顆蛋,至少154天(約五個月)的繁殖期間,皆由雌鳥負責孵蛋的工作,雄鳥則外出覓食餵食雌鳥。這樣的特性,使得孵蛋中的雌鳥特別容易被獵捕,只要掌握鳥巢的位置,盜獵者就能輕鬆捕捉。再加上印尼各地森林嚴重流失,轉變為栽植橡膠和油棕的農地,使盔犀鳥的棲地及族群已經嚴重的破碎化。對於每次繁殖僅產下少數子代的盔犀鳥而言,這樣的多重威脅對其生存更是雪上加霜。部分依賴盔犀鳥傳播的榕屬植物, 也因為盔犀鳥族群量的下降而跟著減少(Collar, 2015)。

目前鶴頂紅已成為東亞及東南亞各國的查緝重點,近年也不時傳出各國當局查獲走私鶴頂紅的新聞。自從象牙、犀角、虎皮、龜甲至鶴頂紅,為取用野生動物產製品而起的盜獵及非法貿易從未停歇。過度獵捕在加上棲地流失,不僅是盔犀鳥,東南亞許多野生動植物也面臨同樣的威脅。也許你對鶴頂紅興趣缺缺,但是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及食品中所含的棕櫚油,對東南亞自然環境的傷害一點也不亞於鶴頂紅。

引用文獻

  • Cammann, S. 1950. The story of hornbill ivory. Sarawak Mus. Bull. (Pennsylvania) 15(4): 19-47.
  • Collar, N. J. 2015. Helmeted Hornbills Rhinoplax vigil and the ivory trade: the crisis that came out pf nowhere. BirdingASIA 24: 12-17.
  • Harrisson, T. 1960. Birds and men in Borneo. In B. E. Smythies & G. W. H. Davison (1999) The birds of Borneo. Fourth Edition. kota Kinabalu: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 Hii, R. 2015.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robert-hii/helmeted-hornbills-on-the_b_6804302.html
  • Kemp, A. C. 2001. Family Bucerotidae (hornbills). pp. 436-523 in J. del Hoyo, A. D. Elliott & J. Sargatal, ed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6.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 Liang, J. et al. 2014.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and imitation hornbill ivory. J. Gemmology 34: 42-49.

 

The post 懷璧其罪:盔犀鳥因「鶴頂紅」而嚴重瀕臨滅絕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狗狗可能起源自東南亞

$
0
0
826px-Coat_types_3

現在形形色色的各種毛小孩,幾萬年前可能來自於同一批祖先。圖/wikipedia

作為單一物種,家犬展示哺乳動物最大的種內表現型多樣性。因為牠們出色的認知和行為能力,家犬被人類用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包括狩獵、放牧和陪伴等等。

狗的馴養史可能有兩階段,在第一階段人類首先把狗野生的祖先灰狼,馴養為鄉村狗;在第二個階段進一步選擇鄉村狗型塑成許多具有特殊技能、體型和形態的純種狗。

640px-Gray_wolf_(Canis_Lupis)

現代狗的祖先灰狼。圖/By dobak –flickr,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

儘管家犬的起源和演化是熱門科學題材,但好幾個基本方面仍然存在爭議。幾個不同的地理區域因為各別有證據顯示,而被提出是家犬的起源地,包括中國、中東和中亞。研究家犬的起源很有挑戰性,因為狼和狗在 3 萬 2 千年前至 1 萬年前緩慢地分化後,牠們之間仍有些許的基因交流。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張亞平等人首次對狗的地理起源進行全面的族群遺傳學研究,利用狗的母系遺傳的粒線體 DNA,他們發現家犬可能起源於東亞的南部地區。然而,後續幾個研究利用不同遺傳標記卻給出了不同答案。例如,利用更多的遺傳變異進行分析,有科學家發現中東狼和狗之間共享的遺傳變異較高,提出了中東是家犬的主要起源地;利用來自狗化石的古粒線體 DNA 的研究指出,歐洲有可能是 4 萬年前的起源地;今年則有更大規模的全基因體分析顯示家犬可能起源自 1 萬 5 千年前的中亞。

未被考慮的東南亞

然而這些研究缺乏來自東南亞的樣本,因此還無法排除了家犬實際上起源於這一地區的可能性。張亞平和雲南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及多國的科學家,利用來自世界各地 58 隻犬科動物(12 隻灰狼、27 隻來自亞洲和非洲的鄉村狗,及來自世界各地 19 隻不同純種狗)的全基因體序列,重建了出了家犬的演化史。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他們發現來自東南亞的狗相比其他種群具有顯著更高的遺傳多樣性,是與灰狼有親緣關系的最基礎種群,顯示家犬的起源地可能是在 3 萬 3 千年前的東南亞。大約 1 萬 5 千年前,一部分祖先狗開始遷移到中東和非洲,大約 1 萬年前入了歐洲。走出亞洲的其中一支又遷移回到東方,在遷移至新大陸之前與中國北部的地方性亞洲譜系形成了一系列混雜種群。

幾萬年前,灰狼可能在人類聚集地四周拾荒,和人類維持鬆散的關係,經過漫長的時間,部分灰狼被馴化,對人類表現出較強的依附關係,並逐漸馴化成為家犬。家犬的馴化比農耕的起源更早,當中東的新月沃土產生農耕文化而有了村落時,狗狗就在那為人類守護家園。

原學術論文:

  1.  Wang GD, et al. Out of southern East Asia: the natural history of domestic dogs across the world. Cell Research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15 December 2015; doi: 10.1038/cr.2015.147
  2.  Shannon LM et al. Genetic structure in village dogs reveals a Central Asian domestication origi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5 Oct 19. vol. 112 no. 44 13639-13644, doi: 10.1073/pnas.1516215112
  3.  Vonholdt BM, Pollinger JP, Lohmueller KE, et al. Genome-wide SNP and haplotype analyses reveal a rich history underlying dog domestication. Nature 2010; 464:898–902.
  4.  Savolainen P, Zhang YP, Luo J, Lundeberg J, Leitner T. Genetic evidence for an East Asian origin of domestic dogs. Science 2002; 298:1610–1613.

參考資料:

本文原出自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The post 狗狗可能起源自東南亞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想把多莉魚養在家裡?真的沒那麼簡單!

$
0
0

文/陳勇輝|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個性健忘搞笑的多莉,受影迷們歡迎的程度不亞於主角小丑魚尼莫。當年第一集電影上映後,引起的一股飼養水族寵物的流行風潮,讓水族業者大撈了一筆,卻也讓野外小丑魚的自然族群受到前所未有的捕捉壓力。今年 2016 年暑期推出的《海底總動員》第二集中,多莉當上了有更多曝光機會的主角,影迷有更多的機會認識個性迷糊的多莉。

(Pictured) DORY. ©2013 Disney•Pixar.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底總動員》第二集主角多莉。圖/迪士尼提供。

然而真實世界中的多莉,是否與卡通所著墨的一模一樣呢?

多莉的本尊

有水族界活寶石的擬刺尾鯛

有水族界活寶石的擬刺尾鯛。圖/作者提供。

刺尾鯛魚類是棲息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數量較多的魚族,這類魚最明顯的特徵在於兩側尾柄有 1-2 枚的倒刺,是用來防禦天敵或與對手競爭之用。多莉也是刺尾鯛大家族的成員之一,因牠被迪士尼公司相中當了電影明星而聲名大噪。

尾柄上的倒刺讓多莉有藍倒吊的綽號

尾柄上的倒刺讓多莉有藍倒吊的綽號。圖/作者提供。

在魚類分類學上,多莉真正的科學學名是擬刺尾鯛(Paracanthurus hepatus),俗名除了多莉(Dory)之外,還有藍倒吊、剝皮魚、藍藻魚等,其中最常被提到的「倒吊」之名,來自於當牠被漁民捕獲時,尾柄上的倒刺會勾住漁網,讓整條魚身倒掛在魚網上的緣故。其實刺尾鯛家族仍有許多其他的種類,而且還是扮演著抑制珊瑚礁藻類繁盛的關鍵角色,避免珊瑚被快速成長的海藻覆蓋威脅。

多莉好漂亮,養牠好嗎?

在水族館物種展示名單中,多莉與小丑魚尼莫其實是相當熱門的物種;多莉本身亮藍的體色搭配鮮艷的黃色尾鰭,上半部深黑優雅的色塊加上鑲了黑色邊的魚鰭,色彩巧妙地搭配在完美流線形的體型上讓人驚豔,寵物業者甚至稱牠為活寶石(Living Gem),由此可窺見其迷人之處。

在電影的推波助瀾之下,可以預見購買與飼養多莉成為個人寵物,將會成為一時興起的風潮。水族業者為了跟上這波潮流,勢必就得準備好許多擬刺尾鯛供顧客們挑選,而這些「多莉們」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可能是許多人從未想到的課題。

毀掉珊瑚才能捕獲野生多莉

目前水族業者所販售的擬刺尾鯛絕大部分來自野外採捕,依擬刺尾鯛受驚嚇時會躲入珊瑚叢分枝或洞穴中的生態習性,在採補過程中漁民往往多少需擊毀珊瑚叢,藉此驅趕想捕獲的擬刺尾鯛;無意中珊瑚也遭到池魚之殃受到破壞,影響珊瑚礁棲地的完整性與多樣性,造成生態上的衝擊。

開始人工繁殖,但仍無法量產

由於目前野外採捕的擬刺尾鯛數量不足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近年來有許多單位企圖以人工繁殖的方式來繁殖擬刺尾鯛。而由何源興博士所領導的台東水試所研發團隊,已經突破擬刺尾鯛人工繁殖的瓶頸,完成從種魚的交配產卵開始,經歷卵的孵化,幼魚的發育,到稚魚階段的完整飼育過程。雖然如此,但離育成出大量低廉的擬刺尾鯛仍有一段距離;這好比實驗室中使用燒杯與試管所做出的研究成果,要轉換成工廠化的大量生產作業,其實是需要突破種種的技術關卡。

maxresdefault (2)

在水族館中普遍可看到群游的擬刺尾鯛,但當多莉變成個人水族缸中的寵物時,真的容易飼養嗎?

魚缸要大、海水品質要好

台灣雖然號稱「養殖王國」,業者也自詡擁有上百種的淡水魚類可以達成人工完全養殖的專業技術,但海水魚的人工繁殖與維護照顧始終是所有水族寵物業者與玩家的一大挑戰。單單養殖水缸所需要的維生設備就與淡水魚類大不相同,海水寵物缸的造價往往是淡水缸的數十倍之多,這就是為何淡水缸比海水缸普遍流行的原因之一。

DCF 1.0

擬刺尾鯛需要寬闊的飼養空間。圖/作者提供。

海水魚本身的飼養又是技術上的一大挑戰。養魚首重「養水」,簡單來說,就是必需維持高品質的海水,除了要維持鹽度與溫度的穩定之外,還要確保水質的乾淨。像屬於珊瑚礁魚類的多莉就是必需棲息在水質清澈的淺水海域,對於水質的要求相當高。在人工環境之下要達到接近自然海水水質的等同標準,所需的過濾設備所費不貲;而水族館中的乾淨水質,則是藉由大量更換新鮮海水與高科技的維生系統所達成的,並非一般人的經濟能力所能負擔。

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是多莉另一個必需的生存要件,而水族缸的大小與建置費用成正比;當飼養空間過小時,除了容易造成水質難以承受外在環境的衝擊,也讓飼養動物感到空間的壓迫感。在珊瑚礁生態系中,多莉能在廣大無邊的海洋中活動、覓食與繁衍後代,在狹小的水族缸空間的壓迫感,可以想見多莉的健康與生命所受到的影響。

多莉不吃一般魚飼料

刺尾鯛正在啄食軟珊瑚上的綠藻

刺尾鯛正在啄食軟珊瑚上的綠藻。圖/作者提供。

擬刺尾鯛多莉是草食性魚類,主要以攝食生長在珊瑚礁表面的海藻為主,這些食物來源也並非一般水族業者所能提供的,必須飼主自己準備。

以海生館為例,飼育人員常常需要去海邊採集天然的海藻回來補充飼料的不足,而在海藻枯竭的季節中,則改用高麗菜來餵食刺尾鯛,以滿足刺尾鯛的食性需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長期穩定的供應適當食物,這不僅對水族寵物業者是一大挑戰,對於想要飼養多莉當寵物的風潮追求者也是一大困境,此外提供多樣的食物種類是維持營養均衡的必要手段,這點又讓飼養多莉變得難上加難。

愛牠就不要養牠

因為水族寵物業者只負責販賣,並沒有售後保「活」服務,可以保證所販售出的物種一定可以存活多久。也因為每一個飼主的飼養專業程度良莠不齊,造成寵物死亡原因眾多,一旦有意外發生,難以釐清顧客與業者之間的責任歸屬。

一時興起的飼養寵物風潮往往在台灣造成許多後遺症;像《101忠狗》卡通影片讓大麥町狗的飼養頓時蔚為風潮,但一年半載風潮過後,流浪狗群中就多了許多大麥町的身影。棄養寵物水族(如魚虎)也是造成台灣淡水水域生態外來種入侵的關鍵原因之一。

簡單來說,真的疼惜喜愛多莉最佳的作法就是從「拒絕消費多莉」做起,讓擬刺尾鯛與其他刺尾鯛家族,都能安全棲息在珊瑚礁自然生態環境中,持續維護珊瑚礁的健康與繁盛,總而言之「愛多莉就不要養牠!」

  • 你知道多莉的這些祕密嗎?

參考文獻:

The post 想把多莉魚養在家裡?真的沒那麼簡單!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魚只有7秒記憶嗎?

$
0
0
shark-304335_1280

魚真如我們想得這麼笨嗎?圖/pixabay

文/拟南芥

流言:在網絡上,有一段話流傳很廣:「早在很久以前,有人告訴我:魚的記憶只有 7 秒,7 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曾經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會變成嶄新的開始。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不會覺得無聊。」假如單純地把這段話當作童話來看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也有很多人把它當成了科學事實。在很多問答網站上,都有問題詢問這段話是否科學。[1] [2]

真相:事實上,如果把「魚的記憶有 7 秒」當成一個科學的結論,就會產生很多疑問。記憶能力可以被精確到秒嗎?如果魚的平均記憶有 7 秒,那麼一些比較笨的魚的記憶豈不是只有 2、3 秒?當這些「笨」魚咬了一口食物以後,會不會瞬間忘記嘴裡含著的東西是什麼?

幸運的是,魚類作為脊椎動物中較早出現的物種,有著相當獨特的進化地位,所以,有很多科學研究是關於魚類記憶的。雖然作為實驗材料的魚的種類並不相同,實驗方法和具體的目的也不一樣,不過幾乎所有關於魚類記憶的研究都表明,魚的記憶遠不止 7 秒。

實驗證據顯示一切

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當化學開始介入神經生物學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研究金魚的記憶能力了。1965 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用金魚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金魚放在一個很長的魚缸裡,然後在魚缸的一端射出一道亮光,20 秒後,再從魚缸射出亮光的一端釋放電擊。很快,金魚就對電擊形成了記憶,當它們看到光的時候,不等電擊釋放到水里就會迅速游到魚缸的另一頭,以躲避電擊。設計實驗的科學家們發現,只要進行合理的訓練,這些金魚可以在長達1個月的時間裡一直記住躲避電擊的技巧。[3]

除了 金魚,另一種有名的觀賞魚——天堂魚——也有很強的記憶能力。當這種魚在水池中遇到陌生的金魚時,會好奇地游來游去,打量著新來的陌生鄰居,直到失去興趣為止。如果天堂魚和金魚第二次在水箱中相遇的話,它們會很快發現對方是老熟人而失去探索的興趣。實驗發現,這樣的記憶力至少可以保持3個月的時間。[4]

很快,科學家發現生物學研究上的模式生物——斑馬魚——也是一種相當聰明的動物,可以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2002 年,美國俄亥俄州的托雷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的幾位研究人員測試了斑馬魚的記憶能力。在訓練過程中,他們會在餵食前給斑馬魚一個紅光作為信號,訓練中止 10 天以後,斑馬魚仍然記得紅燈信號說明進食的時間到了[5]。在實驗室裡,斑馬魚還可以很快學會如何走迷宮[6],根據聲音信號尋找食物[5],記住捕食者的形狀,根據提示躲避電擊。

有趣的是,斑馬魚和人類的記憶特點有相似之處。對於這些小魚而言,過大的壓力會讓它們記不住東西[7],注意力分散也會降低學習效率[8]。斑馬魚的記憶能力也會隨著衰老而逐漸減退。

26436913602_64efe8feed_b

斑馬魚。圖/B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flickr

長期記憶也不是不可能

那麼,魚類會不會有更加強大的記憶能力呢,例如把一件事記上好幾年?相關的學術研究非常有限,這是因為很多種類的魚甚至活不了那麼長的時間,而且數年的時間對於一個急著發表論文的研究生來說也確實太長了。不過,也有一些並不正式的觀察結果顯示,某些魚類確實可能有長時間的記憶。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心理系的教授埃里克森(Charles W. Eriksen)曾經註意到,他的鄰居在餵魚前總要搖晃裝魚食的罐子,而池塘中的魚在聽到魚食在罐中晃動的聲音以後,也會從四面八方聚攏,準備進食。受到這個現象的啟發,埃里克森決定做一個相當簡單的實踐。他在自家的魚池裡養了一些鯰魚,每次餵魚的時候埃里克森都要大喊幾聲「魚!魚!」(fish-fish)。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每當埃里克森喊話的時候,總會有 19 條鯰魚游到他的身邊。第二年夏天,埃里克森又重複了一遍這一個過程,這一次,一共有 16 條魚聽從他的口令。

當埃里克森再次回到他的魚池的時候,已經過了 5 年的時間。不過他仍然決定測試一下自己養的鯰魚還有沒有保存著之前的記憶。於是,埃里克森再一次來到池塘旁邊,喊了幾聲「魚!魚!」。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即使他還沒有來得及把魚食投到水里,已經有 9 條魚游了過來。第二天,接受他召喚的鯰魚的數量增加到了 13 條。埃里克森在給同行的信中描述了這個實驗,作為魚類記憶能力的參考。[9]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魚類學家皮徹(Tony J. Pitcher)也曾經在《魚類認知和行為》(Fish Cognition and Behavior)一書中描述過一個實驗。在他的實驗室中,金魚飼養池裡被置入了兩種不同顏色的管子。只有當金魚選擇了正確的顏色,才能獲得食物。在訓練了一段時間以後,帶有顏色的管子被取出。過了一年,當研究人員再一次把管子放入池中的時候,金魚立刻選擇了帶有可以取得食物顏色的管子[9]。

埃里克森的觀察和皮徹的實驗說明,魚類很可能有長達一年至數年的記憶。考慮到大部分魚類的壽命也只有幾年時間,它們的記憶還是相當持久的。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著名的洄游魚類鮭魚之所以能夠在成年以後返回自己的出生地,是因為它們對自己幼年的生活環境的氣味形成了記憶。[10]

魚為什麼有記憶

為什麼魚類會有記憶能力?這個問題很複雜,很多研究也只是初步揭示了某些可能的原因。如果給幼年的斑馬魚聞到苯乙醇(Phenethyl alcohol)的芳香氣味,這些斑馬魚直到成年都能記住這種味道。研究顯示,暴露在苯乙醇之下的幼年斑馬魚的嗅上皮(olfactory epithelium)細胞中,有一個叫做 otx2 的基因的表達量明顯增加了。而且,這個基因即使在斑馬魚發育到成年以後,仍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有意思的是,如果讓幼年斑馬魚暴露在其它氣味面前,otx2 基因並不會持續地提高表達量,這說明 otx2 很可能是讓斑馬魚記住苯乙醇的特殊氣味的分子。[11]

結論:謠言粉碎。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魚只有 7 秒(或者 3 秒)記憶的說法也流傳甚廣。根據悉尼大學的沃德(Ashley Ward)的考證,這種說法來自一則廣告。但是也許是歷史過於久遠的原因,準確的來源已經很難找到了。沃德還認為,早期的動物學家在測試魚類記憶能力的時候,採用了過於復雜的方法。這些適合對人類進行智力測試的任務對魚類來說顯然太困難了,所以實驗的魚類留下了比較糟糕的記錄,這可能也是這則流言產生的原因之一[12]。總之,所有關於魚類記憶的研究都表明,魚的記憶遠不止7秒。「魚的記憶只有7秒,永遠不會覺得無聊」的說法儘管美麗,只是傳說。

美國探索頻道著名的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也做過這個流言的專題,不過那裡面的說法是「金魚的記憶只有 3 秒」。節目的兩位主持人 Jamie Hyneman 和 Adam Savage 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迷宮,然後把金魚放在迷宮的起點處,魚食放在迷宮的終點。經過訓練以後,這些金魚會更迅速地由起點出發找到終點的食物,並且明顯會記住正確的路線。節目最後的結論是 Myth Busted,金魚的記憶遠不止 3 秒鐘。

本文轉載自果殼網

參考文獻:

  • [1] 百度知道: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嗎?
  • [2] SOSO問問:魚的記憶只有7秒嗎???
  • [3] Agranoff BW, Davis RE, Brink JJ.Chemical studies on memory fixation in goldfish.Brain Res. 1966 Mar-Apr;1(3):303-9.
  • [4] CsányiV, CsizmadiaG, Miklosi A.Long-term memory and recognition of another species in the paradise fish.Animal Behavior. 1989 June; 37(6): 908-911.
  • [5] ( 1 , 2 ) Williams FE, White D, Messer WS. A simple spatial alternation task for assessing memory function in zebrafish. Behav Processes. 2002 Jun 28;58(3):125-132.
  • [6] Sison M, Gerlai R. Associative learning in zebrafish (Danio rerio) in the plus maze. Behav Brain Res. 2010 Feb 11;207(1):99-104.
  • [7] Yu L, Tucci V, Kishi S, Zhdanova IV. Cognitive aging in zebrafish. PLoS One. 2006 Dec 20;1:e14.
  • [8] Gaikwad S, Stewart A, Hart P, Wong K, Piet V, Cachat J, Kalueff AV. Acute stress disrupts performance of zebrafish in the cued and spatial memory tests: the utility offish models to study stress-memory interplay. Behav Processes. 2011 Jun;87(2):224-30.
  • [9] ( 1 , 2 ) Stéphan G. Reeb. Long-term memory in fishes. 2008.
  • [10] Whitloc, KE Olfactory Imprinting and Environmentally Induced Gene expression: Is it possible to manage salmon populations through environmental manipulations?
  • [11] Harden MV, Newton LA, Lloyd RC, Whitlock KE. Olfactory imprinting is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in the olfactory epithelia of thezebrafish. J Neurobiol. 2006 Nov;66(13):1452-66.
  • [12] The Memory Theory In Fish

The post 魚只有7秒記憶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在海裡游泳別嗆到水——你會吃到鯨魚大便!

$
0
0
0609165-2590-D31A-404204BEDFE8E4BA

鯨:整個大海都是我的遊樂場……跟廁所!source:Pickup Image

編譯/范君寧

夏天就是要去海邊玩啊不然要幹嘛?不過假如你喜歡游泳、潛水、衝浪,暢快徜徉在大海中的話,你是否曾經想過,你可能正漂浮在某個海洋生物的……排泄物中!?

大海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根據《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期刊》(PLOS BIOLOGY)於2011年八月所提出的報告,大約有兩百二十萬種生物存活在海洋中,在這數不清的生物中,有小到只能藉顯微鏡一窺的浮游生物,更有大到重幾十萬磅的海洋哺乳類。

不過,海洋並不只是牠們的家,還是牠們的廁所!數百萬種生物每天覓食、生物、排泄都在同個地方,聽起來好像很噁心,但對海洋生物而言,尿與排泄物可以說是最營養的再利用資源,藉由被不斷地消費與回收,維持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全,也於食物網的建立上扮演重要角色。

誰尿得最多?海洋廁所最大的貢獻者

9022303682_e235886fdd_b

source:flickr

無庸置疑地,海中體積最大的動物——鯨魚——就是產出排泄物量的第一名,不過如何實際計算鯨魚的排泄量仍是讓科學家頭痛的問題,根據於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的生物保育學家喬.羅曼(Joe Roman)接受《生命科學》(Live Science)的訪問,目前科學家藉由計算體積較小、易於觀察的海洋生物的每日排泄量,像是海豹、海豚等,再進一步縮放比例成鯨魚的體積,以此估算鯨魚的排泄量。

雖然無法得到確切的數據,但這仍對於鯨魚的排泄量提供一個普遍性的概念。根據《加拿大動物學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於2003年刊出的研究指出,長至18公尺、重量可高達4萬5千公斤的塞鯨,每日有627公升的估計尿量。可長至26公尺、重達72575公斤的長鬚鯨每天則有974公升的驚人尿量,相等於一個人類連續尿上三年!

大個便這麼厲害?鯨魚的海中黃金

16436750168_845fc7b173_b

鯨魚在海裡自由自在地解~放~自~己~ source:Compfight

鯨魚傾向於深潛捕食之前在海面上個廁所,並且排出巨量的、擁有特殊顏色以及濃厚氣味的便便煙雲,其富含高度營養的鯨魚排泄物是名副其實的「海中黃金」。在緬因灣內,科學家估計鯨魚與海豹的糞便提供給浮游植物23,600噸的氮。在南極,鯨魚一天可以吃掉好幾噸富含鐵質的磷蝦,而大部分鐵質會隨著糞便排出,滋養極缺乏鐵質的南極表層水域,豐富整個生態系統。

鯨魚排泄物提供海洋生物氮、磷、鐵等重要營養元素,浮游植物、海藻等小型有機體都是鯨魚排泄物的受益者。但不僅僅到此結束,浮游植物會被浮游動物吃掉,接著浮游動物再被魚吃掉,甚至魚會再被鯨魚吃掉!

鯨魚糞便最大的受益者可說是整個海洋循環系統。鯨魚在深層海域捕食,然後浮上海面排泄,將沉積在深海的稀少重要養分帶到海水表面,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穩固海洋食物鏈的基礎。另外,鯨魚是遷徙距離最遠的哺乳動物之一,藉由來回營養豐富的捕食水域與營養缺乏的繁殖水域,牠們的糞便被從養分富饒的地方運至養分稀缺的地方,幫助海洋生物的生長。因此,無論是縱向或是橫向的營養循環,鯨魚(以及牠的便便)都在海洋的營養循環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WhalePump

鯨魚排泄後的養分經過漫漫長路,在大海中不斷地循環。 source:wikipedia

鯨魚的廁所鯨魚上——人類請用自己的廁所

根據《生態學與環境新領域探索》(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4年七月發表的研究,鯨魚就像是「海洋生態的工程師」,詳述了牠們在生態循環中扮演極重要的一環,以及鯨魚數的下降將會對無數的海洋生物造成災害性的影響。

近兩百年來,捕鯨行為愈趨嚴重,導致鯨魚數量減少了60%到90%(舉南半球藍鯨為例,其數量在上個世紀減少了99%,從約32萬7000隻下降到1180隻!)這造成生態系統中重要營養鹽循環的困難。另外,食物鏈底層的浮游生物無法取得重要的生長養分,數量減少,造成整體食物鏈生態不穩定,嚴重地破壞海洋系統的平衡。

不過,也千萬別想著「嗯嗯如果鯨魚便便數量不夠,啊不然我也來貢獻我的大便吧」這樣的事情啊!

海洋中的鯨魚糞便變得少見,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人類糞便。隨著人口增加,爆炸性的人口所產生的過多排泄物無處去,許多地區將未經處理的排泄物倒入湖泊、河流、海洋,其帶來的髒汙疾病汙染生態系統甚劇。人畜排泄物汙染海水、產生許多海洋病原體,目前已知的例如沙門氏菌屬、霍亂弧菌、志賀氏菌屬等,若人類又吃下受到汙染的魚類、貝類,可能引發腹瀉、腸胃炎、肝炎等等

下次到海邊玩、想為大海盡一份心力的時候,別留下垃圾(包含你的黃金)、留給海洋生物們一個乾淨的家,這就是最好的貢獻了!

 

原文出處:How Much of the Ocean Is Whale Pee (and Worse)?, Mindy Weisberger, June 25, 2016

參考文獻:

The post 在海裡游泳別嗆到水——你會吃到鯨魚大便!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海底總動員2》的多莉感情豐富,但魚類真的會有情緒嗎?

$
0
0

《海底總動員2》終於在萬眾期待下登場了!在電影中,多莉帶著她的失憶症從大海游到水族館,牽動著萬千觀眾的情緒。但是,魚類的生活真的會像電影演得那樣多采多姿嗎?

看著時而活潑、時而沉默的多莉,很多人心中一定有個疑問:魚類有感情嗎?牠們對外面的世界有沒有感覺?一說到感知情緒的能力,很多人會先想到海豚、猩猩、小狗等哺乳類動物,那多莉是不是也一樣呢?

finding-dory-3840x2160-nemo-shark-fish-pixar-animation-10218

多莉也有情緒嗎? source:動畫片《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那兒》

「只要游泳,只要游泳~~」魚兒只會游泳嗎?

我們都認為人類具有意識、可以體會想法與情緒,但是,「其他生物是否也具有意識」[1] 則是個至今未解的玄妙問題,許多科學家多年以來為此爭執不休。而這樣的疑問引發了另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要如何知道動植物的感受?一群科學家為了要解答這個問題,進行了一項研究 [2],以魚類作為對象,希望可以提供一部分的回答。

在此研究之前,關於「動物是否具有意識」這個問題,科學界主要分為兩派立場。就拿魚來說,一些科學家認為 [3] 牠們的大腦容量較小、構造較簡單,而且缺乏大腦皮層(如下圖),可能無法像哺乳類一樣處理高層次訊息。他們表示,魚類表現出很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行為模式極為簡單。因此,魚類面對不利環境的反應雖可能不只是反射,但仍然十分簡單,也沒有參雜任何情緒因素。  

73339-050-4E9EC8A1

魚的腦容量小、缺乏大腦皮層 source: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另有一派覺得魚可能具有意識和情緒的人,則舉出許多佐證的例子:雖然魚類的大腦構造與哺乳類不同,但其中仍有些部分與哺乳類有著相同的進化起源,這些部分包含產生情緒的杏仁核、支持學習的海馬迴等等。而如果這些區域受損,哺乳類和魚類的行為會受到相似的影響,顯示出這些部位可能有著類似的功能 [4]。

內建Google Map,小博士多莉樣樣通

此外,也有研究顯示出[5]:魚類擁有優秀的學習能力,且能利用這些能力去支持一整套複雜的動作。許多種類的魚都可藉由記憶心智圖 [6](Mental Map)來完成複雜的導航。

  • 註:心智圖(Mental Map)亦作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是指人類對於他們的互動區域所產生的觀點。當人類從感官接收環境訊息,並經大腦處理、組織,再融合既有的知識價值體系,乃建立空間認知。
compass-390054_1920

自建心智圖的魚兒其實很厲害! source:Pixabay

還有一些魚類可以經由觀察 [7] 和記憶潛在對手之前的打鬥行為,去計算自身的獲勝機率。有些魚類甚至可以製造、使用工具 [8],比如用砧來撬開雙殼貝類。我們現今也知道,對於醋酸等化學物的傷害性刺激,魚類可以感知並做出反應。這些反應光靠簡單反射是不夠的,尚需要心理狀態的轉變方能完成。

一刺激就臉紅紅,動物也會發燒?

所以,我們到底該如何知道多莉有沒有意識呢?跟她說鯨魚語嗎?事實上,在科學界有種特別的方法可以用來判斷動物是否具有意識,那就是「情緒性發燒」。情緒性發燒又稱為「應激性體溫升高」,顧名思義,它的特徵雖跟一般發燒十分類似,但卻不是起因於感染,而是經由刺激、造成情緒反應所導致的。這種實驗方式是將動物放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之中,而如果牠們具有意識,便會因為「感受」到壓力,出現情緒性發燒的症狀。

由於以前曾有研究顯示:蟾蜍 [9] 和金魚 [10] 都沒有出現情緒性發燒。所以,科學家一直認為只有哺乳類、鳥類、爬蟲類才會出現情緒發燒、具有意識。不過,最近一項以斑馬魚為對象的實驗卻得出了與從前完全不同的結論,改變了科學家原先的想法。

14991521935_8583a1c696_o

動物也會發燒? Photo credit:Lisa Brewster

此項研究將斑馬魚限制在魚缸中央的小網子裡,讓牠們暴露在壓力環境之中;而由於魚類是外溫動物(冷血動物),牠們需要移動到一個對應內部生理狀態的溫度環境。所以,在經歷壓力環境後,牠們應該移動到更溫暖的水域。

在網中停留15分鐘後,魚便被釋放、可以自由地游到魚箱裡不同的隔間,而每個隔間的溫度都不同。相較於一般的魚,經過壓力刺激的魚明顯會在較高溫的水域停留更久,顯示出牠們的體溫至少上升了攝氏2°C ~ 4°C,而這正是由情緒性發燒所造成的。

某些魚類會出現情緒性發燒,並不代表所有魚類都具有意識。但這確實表示,那些認為魚類沒有感覺的人,再也不能用「魚類不會情緒性發燒」來當作論證。同時,魚類的形象也變得更為複雜,牠們或許也是有情緒和意識的動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魚類「可能」擁有意識和情緒,但我們現在仍無法確定牠們是否如同多莉一樣感情豐沛。不過,如果些許的想像可以讓人類更加注重這些美麗生物的生存與福利,那我們不妨浪漫一些吧。

原文出處:

參考資料:

  1. Allen, Colin and Trestman, Michael, “Animal Consciousnes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2. Sonia Rey, Felicity A. Huntingford, Sebastian Boltaña, Reynaldo Vargas, Toby G. Knowles, Simon Mackenzie(2015) Fish can show emotional fever: stress-induced hyperthermia in zebrafish Proc. R. Soc. B 2015 282 20152266; DOI: 10.1098/rspb.2015.2266. 
  3. James D. Rose,"The Neurobehavioral Nature of Fishes and the Question of Awareness and Pain “, Reviews in Fisheries Science, 10(1): 1–38 (2002) 
  4. Manuel Portavella, Blas Torres, and Cosme Salas, “Avoidance Response in Goldfish: Emotional and Temporal Involvement of Medial and Lateral Telencephalic Pallium“,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 March 2004, 24(9): 2335-2342; doi: 10.1523/JNEUROSCI.4930-03.2004
  5. Keven N Laland, Culum Brown, and Jens Krause, “Learning in fishes: from three-second memory to culture“,  Fish and Fisheries, 2003, 4, 199-202
  6. T. B. de Perera, “Fish can encode order in their spatial map“, Proc. R. Soc. Lond. B 2004 271 2131-2134; DOI: 10.1098/rspb.2004.2867.
  7. Logan Grosenick, Tricia S. Clement & Russell D. Fernald Fish can infer social rank by observation alone Nature 446, 102 (1 March 2007) | doi:10.1038/nature05646
  8. Brown, C. (2012), Tool use in fishes. Fish and Fisheries, 13: 105–115. doi: 10.1111/j.1467-2979.2011.00451.x
  9. Arnaud Jean Cabanac, Michel Cabanac, “No emotional fever in toads“,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29(7-8):669-673 · October 2004 DOI: 10.1016/j.jtherbio.2004.08.039
  10. Michel Cabanac, Frédéric Laberge, “Fever in Goldfish Is Induced by Pyrogens But Not by HandlingPhysiology & Behavior 63(3):377-9 · March 1998 DOI: 10.1016/S0031-9384(97)00444-7 
  11. Gregory, Derek; Johnston, Rom Pratt, Geraldine (2009).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Mental maps/Cognitive Maps (5th ed.). Hoboken: Wiley-Blackwell. p. 455.
  12. Mental Maps—How We See The World abouteducation

The post 《海底總動員2》的多莉感情豐富,但魚類真的會有情緒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酪農如何擊退雙「炎」,保障生乳品質

$
0
0

本文由味全公司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沒擠過牛奶,也喝過牛奶吧!」

milk-1543193_640

圖/pixabay, CC0

雖然我們不像在北海道牧場長大,畫過《百姓貴族》跟《銀之匙》的漫畫家荒川弘一樣,可以把「沒水喝,不會喝牛奶啊?」這句話豪邁地掛在嘴上,但台灣人大多數人喝過牛奶、吃過奶製品。不過,你知道牛奶的好壞怎麼判斷嗎?為了產出高品質的生乳,酪農又該如何對抗牛牛的兩大敵人——雙「炎(炎熱、乳腺炎)」呢?

牛奶的好與壞

剛從牛身上擠出的牛奶稱為「生乳」,而生乳品質的好壞,一般以下面兩種數值來判斷:

體細胞數(somatic cell count)

出現在生乳中的體細胞主要是乳腺上皮細胞和白血球細胞。乳腺組織正常新陳代謝會使上皮細胞更新和脫落,儘管出現在生乳中,數量也非常少。而白血球則是免疫細胞,它們會跑到乳腺中,代表乳腺中有細菌感染,趕到現場去處理掉這群外來的敵人。

當生乳檢測出來體細胞數過高,就代表牛的乳腺細胞中可能因細菌感染而正在發炎(也就是乳腺炎,mastitis)。而乳腺發炎不僅僅會讓生乳中的體細胞上升,也會影響乳成分,造成乳清蛋白增加、酪蛋白減少,因而改變了風味[1, 2]。

生菌數(total bacterial count)

健康牛隻產出的生乳幾乎沒有什麼細菌,但如果牛感染了上面所講的乳腺炎、或是榨乳與保存條件不佳,生乳生菌數就會快速飆高。有些人認為反正之後生乳還是會經過高溫殺菌,才會上市,這些細菌到時候都會死掉,所以生菌數高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吧?

710px-Staphylococcus_aureus,_50,000x,_USDA,_ARS,_EMU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造成牛隻發生乳腺炎的常見菌種。圖/By Eric Erbe, Christopher Pooley, US NSF’s newsletter,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但要小心的是,有一些細菌會釋放出毒素,而這些毒素若沒辦法被熱所分解(雖然只是很少很少發生的狀況)就有可能會危害我們的健康。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產生的毒素,就有可能造成急性腸胃炎[3];而且生菌數過高亦可能會造成生乳中的蛋白質等營養素被分解,造成不良的風味產生。

對台灣酪農來說,要照顧好乳牛,顧好生乳品質,避免上面這兩個數值飆高,最要緊就是處理雙「炎」:「炎熱」跟「乳腺炎」。

第一炎:炎熱

一般台灣牧場所養的牛為荷蘭牛,又稱為荷斯登牛(Holstein),身上的黑白花紋大概是最容易辨識的特徵,牠們屬於產乳量高的牛種,也是目前全球最為廣泛飼養的乳牛(高達 93%!)[4]。

荷斯登牛。圖/66164549@N00 and Animal Photos

只是這種源自於德國跟荷蘭的牛種很怕熱,在我們人類覺得舒適的 21~26℃ 左右,有些牛隻可能已經會覺得「有點熱」,而高於這個溫度,對牠們就是炎熱,那麼遇到台灣超過 35℃ 的夏天,可真是酷刑了[5]。因為牛的排汗量只有人的 10%,在這種熱到不行的時候,很難像人一樣透過流汗來散熱,容易出現「熱緊迫」(heat stress)的現象,除了體溫上升,包括心血管、消化、呼吸都可能有異常,產乳量也會大打折扣。對於荷斯登牛來說,牠們還是最愛在 15℃ 這種不熱、微涼的天氣產乳啊[6, 7]!

想想我們自己在炎熱的夏天,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待在冷氣室裡不要出門(但同時也請想想北極熊啊),比我們更怕熱的牛更是如此。因此牛舍的設計要特別注意通風,從建物的設計或是加裝風扇來增加對流,氣溫高的時候也可以加強灑水,避免讓牛被熱昏[5, 7]。除此之外,牛在夏季需要大量補充水分,牠們每天可以喝掉 15~20 加侖(大約 57~75 公升)的水[8]。因此飲水充足、乾淨,也是維持牛隻健康的重點。

cows-1326325_640

圖/pixabay, CC0

儘管如此,在中高緯度的國家,也不是就毫無問題,他們反而得擔心冬天溫度過低時,要怎麼幫乳牛保暖,卻又能保持牛舍通風。為了要保持牛的身體健康,照顧牛的專業人員都得隨時因應狀況調整照顧牛隻的方式,讓牛可以維持健康,才能產出高品質的生乳。

第二炎:乳腺炎

cow-961791_640

圖/pixabay, CC0

當環境中的病原體,如細菌,偷偷從牛的乳頭溝(Teat canal)跑進乳腺組織,並開始在乳腺組織中大量繁殖,就會造成乳腺炎。這時牛的乳房又紅、又腫、又熱、又痛,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跟入侵的細菌打仗。這樣的牛產出的生乳可能因為體細胞數或是生菌數過高而無法通過檢驗使用,而這些體細胞就是正在攻擊細菌的白血球[9, 10]。

牛的乳腺炎是牧場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一隻牛感染,就可能是大問題,因為通常並不會只有一隻感染,而其他感染的牛隻雖然一時並不一定會出現感染的癥狀,但可能已經有 15~40 隻牛也即將成為病號了。對於已經感染的牛隻,需要儘速與其他牛隻隔離,以免造成更大規模的感染[9]。

面對乳腺炎最好的方法不是治療,而是避免感染。但避免牛隻接觸到這些細菌,不是容易的事情。最關鍵的是做好牧場的衛生條件控制,不讓牛生活的環境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一般來說,牛的乳頭每天會與墊料/牛床接觸約 14 個小時,當墊料/牛床長時間未更換或翻動,細菌數量會增加許多[11],也增加牛隻經由墊料/牛床感染細菌的可能。

cows-936272_640

牛的乳頭每天會與墊料/牛床接觸約 14 個小時!圖/pixabay, CC0

除此之外,擠奶過程嚴謹度也是感染與否的可能原因,不管是操作人員未戴手套、擠乳器材不乾淨,都可能將細菌帶到牛乳頭上造成感染。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擠乳前都需要好好檢查、消毒乳頭,透過符合標準的擠乳機操作擠乳。而為了避免在擠乳後這段最容易感染的時間點讓牛乳頭接觸細菌,擠乳完畢後也該再次消毒。

為了讓牛隻獲得更好的照護,部分牧場與酪農戶場內更設有常駐獸醫師制度,24 小時照護牛牛的健康;並配合科技化的管理方式,讓牛隻配戴像是小米手環的「運動頸環」,記錄每天的活動量、產乳量及追蹤體內發炎反應,讓獸醫師更能掌握每一隻牛牛的健康狀況。

結論

台灣在幾十年來酪農的努力下,已打造出讓牛隻能夠產出高品質生乳的牧場,讓雙「炎」不再是問題。許多人對「乳牛」有錯誤的想像,覺得「乳牛」就像是擠奶機器一樣,一年 365 天隨時待擠。其實想想——人類的媽媽若沒有生產,就沒有母乳可以餵,即使在餵母乳階段,媽媽們都得小心留意飲食習慣,才能確保母乳的量和品質。同樣的,乳牛要產出好的生乳,乳牛的身體狀況就非常非常的重要。而這得依靠牧場提供良好的飼育環境,才有辦法讓乳牛安心、健健康康的產奶。

簡單來說,牛牛要健康,才有好生乳!

牛牛要健康才有好生乳600x600

 

參考資料

The post 酪農如何擊退雙「炎」,保障生乳品質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海洋裡靜悄悄的世代革命:海洋中的細菌和碳循環

$
0
0
Photo credit: Øystein Paulsen - MAR-ECO. CC BY-SA 3.0. https://goo.gl/GmTvbF

磷蝦是海洋生態系裡重要的生物,死後屍體成為漂浮在海水裡的幾丁質顆粒。Photo credit: Øystein Paulsen – MAR-ECO. CC BY-SA 3.0.

回到以前的店家、學校、公司、團體常會讓人心裡浮出一堆感嘆。以前在這裡當家的不是這些人啊,才幾年不見,原本的熟悉的主要成員慢慢被現在這批人給取代了。有人說這樣的改朝換代是順應潮流,是跟上時代,有人會抱怨說這是劣幣驅良幣。不過這是適者生存的結果,雖然不見得符合你心裡認定的理想狀態。

要描述這樣的現象,生物學家可能比較喜歡自然演替(succession)這個名詞。自然演替可能出現在地球上每個被生物佔據的角落。例如都市的出現讓很多生物從地表消失,夜鶯成為都市人晚間熟悉的聲音,八哥開始大量出現在我每天上班要經過的大馬路上。這些都是你我小時候不會看到的景象,然而在這幾年或幾十年的時間裡,生物的演替帶走了一些老朋友,也帶來了新朋友。我們很難阻擋這種變化的發生(總不能摧毀城市吧),但是一直試著理解這些變化怎麼發生,並且評估可能造成的影響。只是我們總是只注意那些我們看得到的生物上發生的演替,看不到的角落裡一樣發生著某些生物消滅其它生物的案件。在生長快速的微生物世界裡,演替的故事應該更多吧。

海面下的碳封存

正當地球上的人類(只有某些)為了空氣裡有太多的碳而憂心的同時,海面下有更多的碳在流轉。二氧化碳在被植物藻類菌類以光合作用轉換為有機物之後暫時從空氣中消失,這些有機物可能是屍體,可能是微生物的分泌物,被動地跟著水流和重力的拉扯而移動。在它們從海平面往地心緩緩移動的過程中,或許碰上覺得它美味的生物,會游過來啃一口帶走一些養份。但是大部份從海面落下的有機物,最終還是會再經由另外一隻生物的呼吸作用或厭氧代謝,又回到空氣裡成為我們的煩惱。有一部份的有機物在這過程中逃過生物的代謝網,沉積到海洋的深處去,把碳永遠封在又黑又冷的海底。這些海洋中有機物小顆粒的下沉過程發生了什麼事,跟地球上的碳平衡,或者誇張點說跟人類的存活,是有關聯的。

到底在這個過程中,是誰在這些在海中緩緩下沉的有機物碎片上做了什麼事呢?你當然不會想要帶個顯微鏡潛水盯著一顆小碎片做追踪報導,事實上這樣做也看不到什麼東西。一篇剛出爐的研究提供了有趣的線索。首先,海洋裡的有機物碎片到底是什麼?這些有機物可能來自屍體或分泌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主要成份會是蛋白質跟簡單醣類,這些東西在養份不多的環境裡很快就會吃光光,有機會到處漂的,大概會是從大量節肢動物屍體來的幾丁質碎片。

各種蝦、蟹皆屬於節肢動物門,圖為加州刺龍蝦(Panulirus interruptus) source:wikipedia

各種蝦、蟹皆屬於節肢動物門,圖為加州刺龍蝦(Panulirus interruptus)
source:wikipedia

在實驗室追踪漂流中的有機顆粒

要介紹的這篇研究,設定的目標就是要弄清楚幾丁質在海洋中的命運。研究人員拿了直徑為 40 微米(um, 40 um = 1/25 mm)的幾丁質顆粒來當餌球,看看海洋裡的細菌會怎麼佔領這顆小球。更精準點說,要看看細菌社會在這顆小球上發生的自然演替。

不過研究人員可沒打算為這演替守上五年十年,他們只打算觀察大概,六天。

在這六天裡能看到什麼變化呢?面對這個小球,細菌得先降落在上面,附著把自己黏好,住下來再說。研究人員追踪小球上的細菌數目(以 16S rDNA 套數為估算指標),大概花了兩天菌口數就維持穩定了。在這兩天的時間內,細菌的多樣性先是在第一天快速上升,看起來一開始是個誰都能移民過來,佔地為王先搶先贏的局面。後來菌口多了,出現激烈搶奪,只留下競爭力比較強的強者物種稱霸,導致在第二天就出現多樣性快速下降的狀況。才兩天,這裡的社會已經改過朝換過代了。

是誰住在那顆星球上

那到底都是些什麼樣的細菌,出現在這些幾丁質小球上呢?

研究人員把小球上的細菌 DNA 全部收集下來,經過仔細的定序,並且解讀出這些序列分別是什麼基因,他們發現在第一天裡海水裡路過的細菌都能來坐坐,但是到了第二天細菌數量變多,最後能留下來的很多是能利用幾丁質當養份的細菌。這結果顯示,如果一個菌種能開發別人不能使用的資源,就能為自己帶來優勢及存活的機會,這一點在人的和在細菌的世界都是一樣的。這時期裡不少細菌能分泌胞外酵素分解幾丁質,而且讓附近的細菌共享分解出來的醣類,也經由大家一起製造酵素,讓細胞附近的酵素維持在高濃度來提高分解效率,達成彼此同工共享的雙贏結果。

改朝換代

你以為這些能利用幾丁質的細菌們從此分工共享,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我也這樣想,不過事情並沒有我想得這麼簡單。

研究人員發現第三天起情況發生改變。這時細菌的多樣性又開始增加,而幾丁質利用細菌的數量開始出現緩慢的下降走勢。他們發現在第三天之後出現的細菌不太會利用幾丁質,甚至連別的細菌切開幾丁質之後流出的醣類都不吃,所以這些新來的細菌是完全不能自己從幾丁質萃取到養份的。

研究人員選了兩株第三天新出現的細菌,來測試它們跟第二天出現的幾丁質分解菌配對後能不能在幾丁質上生活。他們拿新來的菌跟第二天菌株裡會共享幾丁質的菌株一起培養,發現長得很好。但是當他們拿這些菌跟第二天菌株裡不分享幾丁質的菌株一起培養時,發現這些新來的菌居然長得更好。這些新來的菌到底是吃什麼長大的呢?顯然這些新來的細菌從幾丁質分解菌手上得到了某些好東西來當養份活下來,或者它們硬是從幾丁質分解菌那裡搶奪了什麼資源來使用。雖然這個研究裡還看不出兩群細菌間互通了什麼有無,但是至少我們知道了細菌的世界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螢光顯微鏡下的野生海洋微生物。 source:Microscale marine interactions may shape critical carbon cycles Cred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螢光顯微鏡下的海洋微生物。
source:Microscale marine interactions may shape critical carbon cycles
Cred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你那顆幾丁質球到底吃掉了沒有

海洋裡不知道有多少顆的幾丁質球,到底走上了什麼樣的命運?從這篇研究報告裡看起來,幾丁質的分解至少不會像點蠟燭一樣,點了火就會一路燒到完。幾丁質在經過第二個時期幾丁質代謝菌的努力下,的確消化掉了一些。不過第三天起新出現的菌株卻把第二期的細菌的工作給壓制住了。如果這個群聚走到幾丁質代謝菌消失這一步後就回不去了,那碳最終可能將以幾丁質的形式在海底封存。如果這個循環可以一再啟動,那就有更多的幾丁質可以變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氣裡。六天之後發生的事,還要等待後續的研究來提供答案。

研究原文

  • Datta et al. 2016. Microbial interactions lead to rapid micro-scale successions on model marine particl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1965. doi:10.1038/ncomms11965.

The post 海洋裡靜悄悄的世代革命:海洋中的細菌和碳循環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誰來救救狼王子?談談動物保育的困難處

$
0
0

還記得 2015 年 7 月一位美國牙醫華特‧帕瑪(Walter Palmer)獵殺了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的人氣獅王「賽西爾」(Cecil),並且因為取得獵殺授權,所以辛巴威政府無法起訴這位牙醫的故事嗎[1]?賽西爾事件發生過後 5 個月,歐巴馬政府決議將非洲獅列入瀕危物種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 ESA)的保護物種,包含賽西爾所屬獅種在內的兩個獅子亞種被列為瀕危動物的保護名單。

如果獵人們還認為以後仍然可以在非洲殺了一頭獅子,然後直接就能運回美國展示的話就要小心了;因為法案的限制,往後美國人若要攜帶或進口獅子回美國的審核標準都會提高,若是在已被列為瀕危動物(endangered)的國家內捕獲的「戰利品」更會禁止進口到美國境內。

lion 1

獅子王賽西爾的死才讓大家發現人類才是獅子真正的敵人。圖/paulafrenchp@flickr

根據生物多樣性中心所列數據顯示,在瀕危物種法案裡列出的瀕危以及受到威脅(threatened)的物種已經包含 2,244 種,而其中就有 1,618 種是在美國,包含:884種植物、307種無脊椎動物,像是昆蟲,軟體動物、163種魚類、95種鳥類、96種哺乳動物、36種爬行動物、35種兩棲類動物,以及另外 2 個是真菌一地衣。從 1973 年法案通過以來,瀕危物種法案已經是美國有史以來通過最全面的物種保護法案,但在北美,瀕危的東加拿大狼(Eastern Wolf, Canis lycaon),又名東部狼、東部灰狼或阿爾岡金狼(Algonquin)卻並未列在瀕危物種法案的保護物種之一

wolf 6

東加拿大狼。圖/WikimediaCommons

是誰決定東加拿大狼是否能受到保護?

在探討為什麼東加拿大狼沒有被列入瀕危動物的原因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負責執行瀕危物種法案的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FWS, 以下簡稱動管局)到底都做些甚麼?根據動管局的說明,動管局於1940年成立,隸屬於美國內政部,主要任務是為全美國人的福祉,與其他人共同合作保存保護以及改善魚類野生動植物以及其棲息地

wolf 2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的logo。圖/Wikipedia

動管局必須依據生態原則、魚類和野生動物的科學知識和道德責任,協助拓展各項環境管理準則,指導全國性的魚類以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存與管理,並且監督全國性計畫以教育社會大眾理解並珍惜魚類以及野生動植物的資源。主要執行的計畫包含:

  • 強化野生動物保護法
  • 保護瀕危動物
  • 處理候鳥遷徙
  • 保存全國性的漁業資源
  • 保存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例如濕地
  • 幫助國外政府提升其保育能量
  • 野生動植物以及魚類保育計畫分配財政資金

以更新到 2016 年 3 月的數據為例,動管局現在管理的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系統已經超過 1.5 億英畝(幾乎相當於 61 萬平方公里,也就幾乎是 17 個台灣的大小),包含 560 個以上的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數千個小的濕地以及其他特殊的管理區域。在漁業項目計畫之下,動管局還管理了 70 個國家級的魚類孵化場,65個漁業資源辦公室和 86 個生態服務站。基於大多數的動植物以及魚類棲息地皆非國家所屬的土地資源,動管局也利用公民自願參與的夥伴計畫做為主要的棲息地保存方式。以華盛頓‧DC為總部,目前約有 9000 人分布在全美國各區域協助動管局的相關業務。

在北美,灰狼(gray wolf, Canis lupus)和體型比較嬌小的郊狼(coyote, Canis latrans)長久以來被視為兩大主要犬科動物。但體型介於灰狼與郊狼之間的紅狼(Red wolf, Canis rufus)一分佈在美國東南岸,以及東加拿大狼一分布區域從五大湖(The Great Lakes)延伸到加拿大東岸,也被動管局歸類為兩種「不同的物種」,但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

紅狼在 1973 年瀕危物種法案頒布後即被列為瀕危物種,並從 1980 年起開始執行復育計畫,但隨著紅狼已經可直接與郊狼交配,要達到「純」種紅狼的保育計畫在執行上是相當困難的;反之東加拿大狼卻從未被列在瀕危動物名單裡,更具爭議的是,在 2012 年,美國動管局還將東加拿大狼的存在與棲息區域作為一技術手段,提出美國應撤銷對於灰狼的保護。「若今天我們說東加拿大狼是獨立物種的話,因為東加拿大狼的棲息地與法案認定之灰狼的棲息地有所重疊,這就表示我們所謂灰狼的棲息地域是錯誤的,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應該撤銷對灰狼的瀕危動物保護。」[2]

wolf 1

躺著也中槍的灰狼。圖/pixabay

灰狼與東加拿大狼本一家

2016年 7 月,《先進科學期刊》(Advanced Science)刊出的研究指認出在現行瀕危物種法案之下,狼群保護的問題。根據普林斯頓大學的范霍德(VonHoldt)團隊的研究報告,從基因比對結果來看,原先被動管局認定是兩種不同物種的紅狼東加拿大狼實際上其實是近親,並且還是北美灰狼郊狼(coyote, Canis latrans)的混種(Hybrid)。

儘管動管局認為美國應撤銷對灰狼的瀕危動物保護,但其他的科學家對此看法產生質疑。他們認為會誕生出「灰狼與郊狼混種」的紅狼和東加拿大狼,實際上就是因為灰狼被大量獵捕而變得稀少,導致灰狼必須尋找其他狼群來做為其交配對象。為了釐清北美狼群的歷史由來,范霍德實驗團隊分析了 28 種犬科動物的基因序列—包含亞洲、墨西哥、加拿大以及美國的狼群和馴化的犬隻—每一個類別都包含將近 30 億個鹼基,藉此釐清犬科動物的演化歷史,了解個別動物的近親以及它們複雜的血緣關係。

運用全基因組序列(whole-genome sequence)比對基因的排列順序,范霍德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發現歐亞狼群是在 6,000 到 117,000 年之前,分成兩種不同的血統。相比於之前的研究團隊利用化石鑑定,得到的時間是在一百萬年之前要來的近代許多。演化生物學家布里奇特‧范霍德(Bridgett VonHoldt)表示「北美灰狼與郊狼實際上是近親關係,就算是不互相交配的灰狼與郊狼,我們也發現到它們擁有相同的基因。」

但研究團隊還發現更多的郊狼基因出現在紅狼以及東加拿大狼之間更加推翻東加拿大狼的純種說。位於加拿大的阿岡昆公園(Algonquin Provincial Park),一般認定為擁有「純種」東加拿大狼的棲息地,科學家發現位於阿岡昆的狼群擁有32%的郊狼血統,而魁北克的狼群更高達50%的郊狼血統。研究團隊因此推測紅狼與東加拿大狼是在歐洲人抵達北美後才誕生的灰狼與郊狼的混種狼群,並且可能是灰狼逃過獵殺以及棲息地縮小後與郊狼交配而發展出的延續物種。「紅狼以及東加拿大狼不該被認為是單獨的物種」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此篇論文共同作者羅伯‧韋恩(Robert Wayne)表示「實際上我們在它們[紅狼和東加拿大狼]身上找不到灰狼或郊狼以外的基因。」

但也有其他科學家針對此研究提出質疑;來自加拿大川特大學(Trent University)研究保護遺傳學的保羅‧威爾森(Paul Wilson)認為范霍德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在提出此結論前,應該要再比對更多東加拿大狼的基因樣本。

所以東加拿大狼值得保護嗎?

儘管混種是否能代表一個新的物種是演化生物學家們爭辯不休的話題,但這個研究的意義或許是在於即便不是純種的物種也可能需要保護。「混種(Hybridization)是一個自然而且常見的演化過程」韋恩表示「東加拿大狼與紅狼的基因裡包含了演化的脈絡:像是哪些狼群的基因更適合居住在這些棲息地,哪些基因又更適合適應這些人類佔領的棲息地。」范霍德實驗室的研究團隊表示「東加拿大狼和紅狼同樣值得被重視和保護,而動管局對於灰狼需在瀕危動物名單上除名的論述是不成立的。」

wolf 5

狼群的生存棲地與人類的生存棲地互相重疊時,我們可以做甚麼?圖/pixabay

其他科學家則表示這篇論文碰觸到在自然環境下,演化生物學的複雜性與需要精確定義的社會保護法規的差異。在范霍德實驗室(VonHoldt’s lab)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琳達·拉特利奇(Linda Rutledge),表示「這個研究顯示在動物世界裡混合的血統來源其實是常見的,甚至是傳統上我們認定為純種的動物」她繼續補充說「並且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對於混種(血)物種,我們的動物保護政策有多過時。」但現實上,為了達到研究提出的混種動物保護目標,整個瀕危物種法案都會需要重新修改。在加拿大,東加拿大狼已被列為保育動物,因此部分的保育人士希望能把東加拿大狼也列入保育名冊,但在美國法律的認定之下,混種動物還無法列入保護。

另外諷刺的是,因為本次的研究發現,動管局可能會把紅狼也一併除名,因為紅狼也是混種之一。「這個研究提出許多狼群的參考數據,結果卻反而讓這紅狼與東加拿大狼失去更多的保護。」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的狼群保育計畫(wolf restoration project)負責人道格‧史密斯(Doug Smith)說。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普林斯頓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布里奇特‧范霍德(Bridgett VonHoldt)指出「這個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喚起人們對於紅狼以及東加拿大狼保育的重視,同時能重新檢視我們非黑即白的物種政策」。

wolf 3

躺著也中槍的紅狼。圖/RedWolf@flickr

目前,混種動物是否能受到瀕危物種法案的保護,其實一直是一個灰色地帶美國動管局也仍拒絕對范霍德教授的論文內容發表任何評論。雪上加霜的是,從 1994 年開始,美國灰狼的復育行動逐漸出現成效,例如,至 2002 年為止,落磯山脈區域復育的灰狼數量已足使動管局將灰狼自保護動物名單上除名;在五大湖、黃石國家公園以及美國南方,也都觀察到灰狼數量的逐漸提升。若動管局最終將灰狼從瀕危動物名單除名,就表示獵人將有獵殺灰狼的權利,即使東加拿大狼的混種說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或許也難以撼動動管局所持的立場,因為即便東加拿大狼是灰狼和郊狼的混種,但郊狼並不受瀕危動物保護,這使東加拿大狼的地位變得有些尷尬。

就動管局目前的態度,我們可自 2011  年由威斯康辛自然生態局出版的東加拿大狼評估報告略窺知一二:「直到各方對於技術用語,包含物種(species)、混種(hybridization)或基因滲入(introgression)等定義有明確共識之前,所有科學上對於演化祖先的分類以及東加拿大狼的分布區域比例仍有爭論空間」。

最後,我們也可以想想的是:在台灣,我們是否也有跟美國灰狼在瀕危動物的保育上,所可能遇到相類似的問題。例如,墾丁國家公園的梅花鹿,是曾經野外滅絕的動物,然而在政府多年的復育之下,野外的梅花鹿數量由 233 頭已回升至一千多頭。但是就我國目前的野生動物保育法而言,復育後的梅花鹿,因於野外滅絕[3]後經人為復育而野放,而無法納入「野生」動物保護的範疇,即便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朱有田教授已證實:台灣古代梅花鹿之 DNA 和墾丁野放梅花鹿之DNA,具備血統的相關性。又對於墾丁國家公園附近的居民而言,這些造成他們困擾的梅花鹿,或許也是欲除之而後快。

究竟墾丁的梅花鹿是否應該有法律上的保護?而我們對於動物保育的執行,又是否應該跳脫出種種技術性與專業科學名詞等等的限制,而得對我國自然生態的多樣性及永續發展,產生最大的效益?美國的東加拿大狼,或許住在離我們時差十幾個小時的地方,但其保育與否的爭議,與其背後隱藏的種種問題,卻也是身在千里之外台灣的我們值得省思的。

  • 本文感謝莫先生,與其他匿名審查人士提供相關意見參酌。

延伸閱讀:

備註:

  • 註一:本篇文章內容僅涵括至截稿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四日為止之相關新聞報導與文獻,若截稿日後該諸相關參考資料有所變動,讀者應以較新或經校正者為準。
  • 註二:本篇文章內容僅涵括作者本人在職期間與手邊有限資源能取得之最大範圍內相關新聞報導與文獻,若有其他相關參考資料與本文所述內容相牴觸,而有客觀方式能認定其較本文正確者,讀者應以該較新或經校正者為準。

內文註解:

  • 第一,這個故事會引起大家關注是因為美國牙醫帕瑪是合法的獵人,先前也有獵捕大型動物的紀錄。雖然他宣稱在辛巴威他完全依照當地辛巴威獵人的指示,但是萬萬沒想到竟然殺到鼎鼎大名的賽西爾,而且還拍攝了獵殺後的照片引起全球公憤,還引發明尼蘇達當地的大型抗議活動。但長久以來,辛巴威政府也必須靠捕獵獅子賺取相對的營收,即便捕獵已經是造成威萬基國家公園的獅子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對賽西爾的故事有興趣,可以看看英國衛報的追蹤報導
  • 第二,美國動管局原先將東加拿大狼認定為灰狼之亞種,因此當動管局調查認為實際居住在美國東北岸的大多數狼群都是東加拿大狼,且動管局未查到灰狼有在當地居住的證據時,便提出在這些區域中將灰狼從瀕危動物名單除名,在動管局官方網頁上仍可看到將灰狼除名的看法。但對於東加拿大狼是否就因此列入保護名單,動管局至今未發表相關意見。范霍德實驗室的研究學者因此認為若今天能證明東加拿大狼是灰狼與郊狼的混種,且觀察到郊狼往東部擴大其棲息地範圍,或許就能推論是灰狼受到生存威脅因此才與郊狼交配,因此霍德實驗室的研究學者對動管局的推論才存在相當的質疑,推論引用原文如下,「However, the endangered eastern wolf, which was only recently recognized as a distinct species (8–14) and is currently restricted to a small portion of its historic range, would not be listed under the current political landscape. Instead, the acceptance of the eastern wolf species has led the USFWS to propose the delisting of the gray wolf. The reasoning for this action is that the historical range of the eastern wolf is hypothesized to include the Great Lakes region and 29 eastern states to the exclusion of the gray wolf (11, 15, 16). Because the geographic range of the gray wolf as originally listed in the 1975 ESA petition included these areas, the USFWS subsequently proposed that the entire original listing was invalid.。」
  • 第三,在台灣預備進行梅花鹿復育時,野外梅花鹿已在1973年的調查報告中認定絕跡,只剩木柵動物園還有少數馴養的梅花鹿,因此後來是以木柵動物園的梅花鹿進行復育,所以我們在說明上以野外滅絕而非絕種來形容當時的梅花鹿分布會較為精確。而野生動物保育法認定之「野生動物」必須屬於在條文公布時仍在野外有生存蹤跡的動物,但因當時梅花鹿只剩下少數受人類馴養,因而有所謂「野生動物」認定上的困難。

論文出處:

參考資料:

  1. Virginia Morell, “How do you save a wolf that’s not really a wolf?” [July 27, 2016]
  2. Reuters in Harare, “Cecil the lion: Zimbabwe will not charge US dentist over killing” The Guardians [October 12, 2015]
  3.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4.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Endangered Species Act ot 1973, As Amended through the 108th Congress
  5. The 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Endangered Species Act Basic
  6. Becky Ferreira, “The Red Wolf Is Mostly Coyote” [July 27, 2016]
  7. FWS, Wolf – Western Great Lakes, “Final Decision to Delist Wolves in the Western Great Lakes
  8.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台灣梅花鹿復育計畫
  9. 朱有田,國立台灣大學, 墾丁國家公園臺灣梅花鹿繁殖群基因多樣性保存及應用計畫
  10. 王穎,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墾丁國家公園及鄰近地區野生臺灣梅花鹿調查及其族群經營管理探討(二)
  11. 復育30年有成 墾管處要為梅花鹿爭取「野生」定位,環境資訊中心
  12. 林均翰,臺灣梅花鹿的消逝、重生與危機,關懷生命協會
  13.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物種名錄
  14.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103年7月2日生效)
  15. LCA秘書處,誰來保護人工復育梅花鹿?關懷生命動物協會 [May 12, 2014]

The post 誰來救救狼王子?談談動物保育的困難處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中世紀鮭魚減少之謎:是誰謀殺了鮭魚?

$
0
0

你曾聽過某位古人,因為看到魚兒「逆游而上」,因此奮發圖強,並為國家奉獻的故事嗎?姑且不論這位仁兄是否真的這麼勵志,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情是,某一些魚類確實會「逆流而上」,而鮭魚(salmon),正是有這種能力的魚類之一!

鮭魚梗圖

早期國小課本的必讀教材。然而蔣公所處的浙江省奉化縣,真的有小魚逆流而上嗎?

鮭魚之所以會努力的逆流而上,目的其實是在於回到上游產卵。當小鮭魚在淡水環境出生後,便會到海水環境慢慢長大;等到成為一隻隻具有交配能力的成魚後,便會回到他們原來出生的故鄉進行交配繁殖,並生出下一代小鮭魚;而為了完成這趟旅程,便出現了鮭魚們力爭上游如此激勵人心的場景。

如今,在歐洲西北部份地區,鮭魚返鄉的數量已經比過去還來得少;除了水質污染可能是影響數量的原因外,根據來自荷蘭奈梅亨大學(Radboud University)生態學家的研究,過去水力設施的興建也決定了很大因素。

生態學家與歷史學家的角色融為一體

首先,學者透過文獻分析法(Archival Research)[1],蒐集過去各種資料,例如和魚市場交易有關的租約、報告、許可證甚至各種清冊,來建立數據資料庫。透過這樣的研究形式,生態學家不再僅僅只是一個生態學家,為了花更多時間了解背後的文獻脈絡,他們必須同時化身為半個歷史學家。而透過分析,他們發現鮭魚自西元13世紀中葉以來,有將近99%的數量消失。但是,為什麼這些鮭魚數量會減少呢?

  • 註[1]:文獻分析法為將任何關於現存文獻(existing documents)的資料,透過觀察、蒐集、分析、解釋與其他相關資料,從中建立起研究主題和理論關連性的過程。

首先第一個可能原因是:是過度捕撈造成的嗎?然而透過西元 13 世紀以來的資料,顯示出捕魚的程度並不足以影響鮭魚的數量。那麼是否會是人類在水力系統上的興建,進而影響生態?有趣的是,若我們身處在西元 1000 年,你會注意到有許多地方都有水車磨坊(water mill)的設施;而事實上依據不同類型的設計,對於河床所造成的衝擊差異也將非常大。

watermill

水車磨坊的興建,對於鮭魚洄游過程造成影響。圖/ Radboud University

透過資料分析,學者 Lenders 確認了水車磨坊的興建與鮭魚數量的減少具有十分密切的關連。理由之一在於,水車磨坊需要水壩,而水壩的存在便阻擋了鮭魚返鄉回到上游產卵。不過,雖然回家的路上充滿各種挑戰,但憑藉著優秀的跳躍能力,不少鮭魚還是能夠回到上游產卵的區域。但這時另一個問題來了:就算回到原本應該產卵的地帶,也不代表這個環境足夠適合再讓鮭魚繁殖下一代。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些水力設施,連帶的會影響到河流的流量,這將會造成許多的沈積物留在上游而不會被帶走;如此一來,原本鮭魚們用來在上游產卵的砂礫河床便被這些沈積的沙泥所覆蓋,自然的也就讓這些迫不期待繁衍的鮭魚們找不到適合的產卵地點,進而漸漸減少了整體的鮭魚數量。

對生態系統造成的衝擊

如果沒有鮭魚,究竟會對生態造成什麼影響呢?以人類來說,最容易感受的變化之一就是,能吃的美味生魚片變少了!但美食之於人們來說,僅僅只是口腹之慾的問題,少了牠們,雖然少了一道道佳餚,但至少我們一般人還是可以安然地活下去(除非你得到了吃不到鮭魚壽司就會死掉的病);然而對於與我們共存在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來說,可就沒那麼輕鬆了。舉例來說,鮭魚在返鄉途中常遇到的大魔王之一便是熊,少了鮭魚,熊的數量連帶也會因為食物來源的不足跟著銳減。事實上不只是熊,舉凡狼、老鷹等會以鮭魚作為食物的生物來說,都會造成不小衝擊;而也因為生態系統實際上是複雜且相互牽連的,不只是鮭魚,不同物種的消失甚至滅絕,都有可能影響到我們人類的生活,而這些衝擊絕不單單只是吃不吃得到美食那麼簡單,因為大環境的改變,同時也意味著我們的生存將面臨更殘酷的挑戰。

1024px-Adult_sockeye_salmon_encounter_a_waterfall_on_their_way_up_river_to_spawn

就算前方路途險峻,鮭魚依舊勇往直前。圖/WIKIMEDIA

回過頭來看台灣:攔砂壩對櫻花鉤吻鮭的影響

前述提到,水力設施的興建,除了影響鮭魚返鄉,對於產卵區域也會造成衝擊;而以台灣的保育魚種櫻花鉤吻鮭來說,雪霸國家公園在西元 1991 年至 2001 年期間,在武陵的高山溪共拆除了四座攔砂壩,那麼是否對後來的鮭魚復育產生正面的影響呢?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在拆除與否的過程中,有各方的討論,但最後的卸除,正也提供了很好的實驗機會,讓我們進一步瞭解水力設施的興建對溪流與魚類資源有多大的危害,並提供量化證據與實測的資料。以台灣為例,在攔沙壩拆除後,因有更多的泥沙被帶走,因此提高了河床中大石頭存在的比例,讓更多水生生物在遭遇如颱風等天災時,得以有避難之地;另外水溫的降低,及減少族群間空間上的隔離,一來提高了鮭魚受精卵的孵育率,同時也增加了遺傳多樣性,使得高山溪在西元 2001 年拆除攔砂壩後,整體鮭魚數量轉為正成長。

從台灣的例子,可以讓我們瞭解,除了前述提到歐洲的水力磨坊外,不同形式的水力設施,如攔砂壩,都有可能影響鮭魚的棲息環境,進而威脅到牠們的生存;而在中世紀,歐洲西北部地區的鮭魚研究,若非藉由充足的歷史文獻分析,我們也將難以理解,原來當時水力磨坊技術的進步及擴建,竟是造成鮭魚大量減少的主因!

最後,推薦大家欣賞動物星球頻道的一集節目:《大自然盛事:大洄遊》,可以帶你更深刻的認識鮭魚的一生;當你透由一幕幕畫面感受鮭魚在返鄉時所面臨的挑戰時,或許你也有機會和那位開頭所述的古人一般,受到啟發而「力爭上游」了吧!

參考資料:

  1. Lenders, H. J. R. et al. Historical rise of waterpower initiated the collapse of salmon stocks. Sci. Rep. 6, 29269; doi: 10.1038/srep29269 (2016).
  2. Radboud University. “Medieval water power initiated collapse of salmon stock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0 July 2016
  3. 鐘豐昌、林幸助,拆除攔沙壩–再現溪流生機,科技大觀園,2008。

The post 中世紀鮭魚減少之謎:是誰謀殺了鮭魚?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當年蔣公看到逆流而上的小魚是什麼魚?

$
0
0

莊子與惠子當年在濠梁上之辯,想必多數人都曾聽過。有一天,莊子與惠子到橋上遊玩,莊子看著那些水中魚兒,說著:「啊!這些鯈魚如此從容的游來游去,看來真是快樂!」這時惠子見機馬上給莊子一桶冷水:「等等,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呢?」莊子不甘示弱地回:「那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不快樂呢?」這就是有名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公案。

蔣公圖

圖一、早年國小課本經典一文。

莊子認為他懂小魚,而惠子認為既然人非魚,自然不能懂得魚在想什麼。這讓人想起早年國文課本有一則蔣公看魚兒向上遊的故事,指出當年的蔣公因為看到小魚向上游,覺得「小魚都有這麼大的勇氣,我們做人,能不如小魚嗎?」因此奮發努力,為國家做了許多事。莊子覺得水中游的魚很快樂,而課文中的蔣公,就像濠梁之辯裡的莊子,覺得努力向上游的小魚,是多麽的有勇氣!

不過今日就讓我們來當一回惠子,除了質疑到底這些小魚是否真的因為勇氣才努力向上游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若真的有這些小魚,那麼有可能會是什麼魚?

逆流而上?莫非是鮭魚?

說到逆流而上的魚類,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鮭魚。鮭魚之所以會逆流,主要是為了回到溪河的上游繁殖產卵,屬於溯河洄游型( anadromous migrtion );而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逆流而上的鮭魚既然是為了繁殖及產卵,這意味著牠們已是成魚而非小魚。

不過或許莊子會跳出來說:「搞不好在蔣先生的童年裡,大部份看到的都是更大的魚,因此相較之下才會稱鮭魚們為小魚啊!」好的,那接下來讓我們再思考另一個問題:鮭魚的棲地主要在什麼區域?由於鮭魚屬於冷水性魚類,因此主要分佈在全球各大陸的寒溫帶地區。(附帶一提的是,台灣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屬於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由於受到板塊變動及河流的變遷,因而成為「陸封型」鮭魚並存在於亞熱帶地區。)

那麼蔣中正小時候住在哪裡呢?答案是中國的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鎮!我們從圖二可知,其實奉化市在緯度上並不算高,而在全球一些鮭魚群落分佈中,可發現棲息地主要皆位於更高緯度;至於中國已知的有名鮭魚棲地則位於黑龍江及鴨綠江流域,在在顯示蔣公小時所見的小魚,是鮭魚的可能性並不高。

2

圖二、蔣中正在浙江奉化的早年居住地。圖/Google Map

有沒有可能小魚其實根本沒有想往上游呢?

代表惠子一方的我們,在降低「小魚是鮭魚」的可能性後,進一步棄而不捨的拋出下一個問題:「子非魚,安知魚真想向上游?」要知道,鮭魚之所以會想逆游而上,是因為有一個目的,想繁衍自己的下一代;若今日小魚非鮭魚,是否牠只是想保持逆著游,但並沒有真的要努力游到更上游之處呢?答案是有可能的。

讓我們想一下,如果你是位於急湍中的魚類,要避免被強勁水流帶走,可能會有哪些行為呢?首先遇見大石頭,我們會想要躲進去,降低水流的衝擊;二來我們的身體或許會有吸盤,幫助我們附著在石頭或其他環境中;第三,我們的個體會比較小,且更符合流線型以降低水流的阻力。而為了固定位置不被水帶走,自然就需以相對的速度游泳,也就是會逆著水流游泳。這種逆著水流的行為屬於魚類的一種趨流性,稱為正趨性( positive rheotaxis )。而對於魚類來說,逆著游還有一個好處在於,可以張開嘴享受水流帶下來的營養物質,真可謂是最省力的做法了。

3

圖三、許多魚在面對水流時會呈現正趨性,並靠著逆游來獲取水中養分。圖/ SlideShare:Animal Behavior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真想向上游?

聽到這裡,站在莊子一方的蔣公大概要生氣了:「我真的有看到小魚奮力地向前游,而且越游越上面了!」如此說來,或許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在洄游性魚類中,鮭魚並非是獨霸一方的。那麼,接下來我們要先確定的一件事情是,蔣公小時候是在哪條溪看到小魚向上游的呢?

「沿溪風光優美,剡源九曲為古代旅遊勝地。九曲公棠以下稱「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全鎮,至東端,有武嶺頭與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來。」取自百度百科

由於蔣公小時候在浙江的奉化市溪口鎮長大,根據中國百度百科描述可知,流過溪口鎮的河流之名為剡溪。因此我們假設蔣公當年便是在此溪看見奮力向上的小魚,那麼在剡溪中,究竟有什麼魚呢?根據⟨生活圓桌之「剡溪夜釣」一文中指出,我們可以勉強得到以下一些有可能的魚類線索:鯉魚、鯽魚、鯧魚、草魚、鰱魚、螺螄青、鱸魚、河豚、鰻魚及個體龐大、兇狠強悍的「干箭」。這時讓我們發揮鍵盤柯南的能力,首先「干箭」既然在描述中個體龐大,與小魚形象不符,那麼暫且就先忽略;而鰻魚,就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地方。

4

圖四、蔣公小時候住在浙江奉化市溪口鎮,而中間流過的河流為「剡溪」。圖/Google Map

在我們前述提到,鮭魚是屬於一種洄游性魚類,而類型則為溯河洄游型 anadromous migrtion );鰻魚事實上也是屬於一種洄游性魚類,但有趣的是,牠和鮭魚不同之處在於,牠是屬於降河洄游( catadromous igration )型,行為正好和鮭魚相反,平常是在淡水中生活長大,當要產卵時則開始游至海洋,而誕生出來的幼魚則再回到淡水中成長。

這是否意味著蔣公有可能是看到幼鰻回到淡水的游泳過程呢?但別忘了,鰻魚和一般流線型的魚不同,長得可是有如蛇一般長長的,而且幼鰻本身如果沒有注意觀察,因為尺寸不大加上幾近透明(鰻魚小時候就像穿上隱形斗篷一般,又稱玻璃鰻),其實並不容易發現;再加上鰻魚屬於夜行性魚類這條件,讓我們重新來想像,假設蔣公看見的真的是幼鰻,那麼首先他認定的小魚樣貌必與常人有所不同,接著必須有絕佳好視力,才能發現到這些「小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蔣公小時候一定是既聰明又頑皮,才能在夜晚趁爸媽不注意時跑到河邊看向上衝的小魚呀!(夜視能力一定也不錯)

5

圖五、鰻魚示意圖。圖/pixabay

既然鰻魚也不太可能,那麼再讓我們看一下其他魚,還有沒有哪些可能是當年的小魚呢?答案是有的,其實像是草魚、鰱魚等,也是具有迴游性質的。牠們平時會在湖中成長,每當秋末之際,便開始移到江河的下游過冬;等到次年春天一到,再回到河流的中上游產卵。如此看來,或許蔣公看到的小魚,還是有機會存在的。

爭不完的魚游之辯

經過一番論戰,代表惠子一方的我們表示:「哎呀,總之你又不是這些小魚,你怎麼知道牠們真的因為勇氣才努力游到更高處呢?既然我不是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到底是不是真的想往上游這件事是可以確定的,而且說不定其實小魚們只是想逆著流方便吃東西呢!」

身為莊子一方的蔣公不甘示弱表示:「洄游的魚可不只鮭魚,在我看到的溪流裡,也還有著其他洄游性魚類啊!且讓我們回到問題原點,既然最初你會如此問我,代表你是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確實是想游到更高處才問我的,那麼我就和你說囉,我是怎麼知道的呢?因為我是在溪邊看到的!」

總之,這是一場爭論不完、同時又參雜著詭辯的對話。若我們真想知道答案,除了觀落陰之外,或許就是實際去趟溪口鎮了吧!但無論如何,至少透過爭論的過程,我們也更加了解,到底魚兒們平常都是怎麼生活的了。

參考資料

The post 當年蔣公看到逆流而上的小魚是什麼魚?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59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