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動物世界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擅挖地洞的袋熊,澳洲大火中小動物的救命英雄?

$
0
0

繼澳洲大火之後,袋熊幾乎被捧成什麼普渡眾生的存在,因為袋熊挖掘的地道和洞穴讓供非常多的動物躲避綿延不盡的火勢。剛開始甚至還有這種過份天真浪漫 的貼文被廣傳,說:

「袋熊除了非常願意和這些躲火的動物共處,牠們更甚至會主動驅趕這些小動物到牠們的地道裡躲藏。」

媽呀(昏倒),你以為在演迪士尼嗎?

我先來說清楚一件事:袋熊,至少是普通袋熊這一個數量比較多、分布也廣的物種,牠們地域性超級超級高!!!換句話說,袋熊總是獨來獨往的,只有在交配和帶小孩的那段日子,牠們願意容忍身旁有第二隻袋熊。

袋熊有三種,你講的是哪一種?

每次看到有關袋熊的消息出來,我都認為應該要好好釐清究竟是「哪一種袋熊?」

袋熊一共就有三種阿:一種數量比較多的普通袋熊(裸鼻袋熊)(Bare-Nosed/Common Wombat; Vombatus Ursinus)。

還有兩種數量很少、體型比較大的毛鼻袋熊:一種是南方毛鼻袋熊 (Southern Hairy-Nosed Wombat; Lasiorhinus latifrons);另一種是昆士蘭毛鼻袋熊/北方毛鼻袋熊 (Northern Hairy-Nosed Wombat; Lasiorhinus krefftii),這一種袋熊列為嚴重瀕危等級,目前只有昆士蘭的埃平森林國家公園和理查恩德伍德自然保留區這兩個地方有野生族群,截至 2016 年,總數估計僅有 250 隻。

訪客不請自來,使袋熊成為英雄

就地道這件事情,普通袋熊的地道結構比較簡單、牠們也比較受不了另外一隻袋熊出現。可是就毛鼻袋熊來說,牠們的地道複雜很多,支道四通八達。其中有個研究有發現,北方毛鼻袋熊的某個超級大地道中(長度綿延近一公里),有八隻個體住在裏頭(但彼此不會碰頭噓寒問暖就是)。

我出沒的地道也許可以有鄰居的氣味,但絕不能見到彼此。圖/flickr

BUT,每隻袋熊都很會挖,地道又深又長就算了,還有分成寢室、連通道、以及非常多個出入口。再來,連狡兔都有三窟了,袋熊當然不能輸。

以普通袋熊來說,一隻袋熊可能有多達 14 個 有在使用的地道,主要有 3~4 個是經常使用的。然後幾天晚上睡一號家、幾天晚上再去睡二號家……所以當然一堆空房啊!這些小動物自然可以趁虛而入「空房」。袋熊根本不是熱心助人的英雄,只是忘了要請保全的不動產大亨。

雖然科學家曾經發現某個地道有被超過一隻的袋熊個體使用(但不是同時間哦)。這個狀態大概像是家多到已經記不起來房子登記在誰名下了,然後我的地道和你的地道之間又常常因為挖來挖去一個不小心就連起來了,這樣太麻煩反正只要我沒看到其他人就這樣吧。

不過,給定特定時間,某個地道只會有一隻袋熊正在使用中。雖然活動範圍和住所會重疊,但覓食地似乎完全沒在共用的,連時間錯開也不行。

這樣一個謹慎小心、地域性超強的動物,你覺得會容忍、甚至歡迎其他物種進入地道嗎?就我認為,當然不太可能但一隻袋熊就這麼大、根本管不著所有地道。有篇研究顯示,有隻無尾熊進入了袋熊地道不久後爬出,結果後來當家袋熊查覺到後,不斷嗅聞無尾熊經過的路線,並且在地道出入口不斷徘徊。牠不在意嗎?牠應該很在意

當然,大火來臨時,袋熊的心境和行為反應怎麼樣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目前仍缺乏相關的實驗佐證。只是呢,在這過份浪漫的想像被廣傳後,許多研究袋熊的科學家都跳出來闢謠啦!袋熊根本不可能引導小動物來地道中,只是危難當前,可能可以容忍這些小動物的出現(無論是本人或氣味)而已。過分投入人類情感來解釋動物行為是大忌啊!

不愛喝水,怎麼會幫你找水?

這幾天,又有新聞報導出來說袋熊再次成為英雄,因為有隻袋熊在十分乾旱的時節不斷挖深洞穴,因此持續出現水源,讓眾動物們得以解渴度日。

新聞出現的「水源探測器(water diviners)」一詞讓我感到不對勁。怎麼說呢?因為袋熊可是出了名的「不愛喝水」,和牠的表親無尾熊一樣。按照研究所示,袋熊的飲水量是同體型草食哺乳動物的四分之一。不少資料也顯示袋熊有辦法數年不喝水也沒關係。

你現在看到的可能是數年難得一見的奇景喔。這隻袋熊是動物園圈養的個體,行為上可能會跟野外情況有點不同。圖/wikimedia

我想強調的是,既然這種動物本身對水分的需求就不是那麼迫切,那牠們何來針對水源的探測器呢?豈不浪費生命?還是說,水分含量充足或靠近水源的土壤,比較好挖?(而且案例中的那隻袋熊,挖出水的洞完全不是一般用來休憩躲藏的地道哦)

我認為後續得有更詳細的研究去研判,而不是看到一堆動物來喝水之後就說袋熊很有愛心。

參考資料

The post 擅挖地洞的袋熊,澳洲大火中小動物的救命英雄?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