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動物世界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芬克島上的大海雀-《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
0
0

第六次大滅絕

在大海雀的全盛時期,也就是在人類搞清楚如何找到牠們的巢穴之前,分布範圍從挪威到紐芬蘭、從義大利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族群數量可能有數百萬隻之多。當第一批移民從斯堪地那維亞來到冰島時,大海雀還很普遍,以致於牠們經常被捉來當晚餐吃,遺骸曾在相當於第十世紀的家庭垃圾中發現。

我在雷克雅維克時,曾訪問一間蓋在廢墟上的博物館,該廢墟據說是冰島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是用草皮片蓋成的長屋。博物館中的展示品,除了一對大海雀的骸骨之外,還特別製作影片,重現早年人鳥之間的遭遇(對於中世紀的冰島居民來說,大海雀算是「簡單的獵物」)。影片中,一個朦朧的人影沿著岩岸、躡手躡腳朝著朦朧的海雀身影走去。當他靠得夠近時,人影掏出一根棍子,往動物的頭上狠狠打下去。大海雀回以哭叫聲,大約介於雁鳴聲與豬呼嚕聲之間。我發覺影片冷酷到令人著迷,從頭到尾看了好幾遍。躡手躡腳、痛打一頓、淒厲嘎叫⋯⋯

幾乎可確定的是,大海雀的生活方式和企鵝很像。事實上,大海雀就是原始的企鵝。歐洲水手在北大西洋遇見牠們,稱牠們為penguin—詞源不詳,有可能是來自拉丁文的pinguis,意為「肥胖的」。後來,當後代的水手在南半球遇見顏色相似、不會飛的鳥時,他們也用同樣的名稱,遂導致嚴重的混淆,因為大海雀與企鵝屬於完全不同的科—企鵝自成一科,而大海雀所屬的科還包括海鸚(puffin)及海鳩﹝ guillemot);基因分析顯示,刀嘴海雀(razorbill)是與大海雀最相近的現存近親。

和企鵝一樣,大海雀也很擅長游泳,大半輩子都生活在海洋裡;目擊者的描述證實大海雀在水裡「速度驚人」。不過在五、六月繁殖季節期間,牠們一搖一擺上岸,數量龐大,此時大海雀便處於劣勢。美洲原住民顯然曾捕獵大海雀(加拿大一處古墓裡有一百多個大海雀的鳥喙),舊石器時代的歐洲人也一樣:許多考古遺址都曾發現大海雀的骸骨,包括丹麥、瑞典、西班牙、義大利與直布羅陀等地。等到第一批移民前往冰島時,大海雀的繁殖地點有很多已遭侵占,分布範圍可能嚴重縮減。接下來便是大規模的屠殺。

十六世紀初,受到豐盛鱈魚漁場的誘惑,歐洲人開始定期航行到紐芬蘭。航行途中,他們遇見一大片粉紅色的花崗岩平臺,突出於海浪中,面積大約有二十公頃。春天時,平臺上滿滿都是鳥類,可以說是並肩而立。這些鳥當中有很多是鰹鳥(gannet)與海鳩,其餘便是大海雀。該平臺距離紐芬蘭東北岸大約六十五公里,後來稱為「鳥之島」,也有人稱為「企鵝島」,如今則稱為芬克島(Funk Island)。

歐洲人橫渡大西洋的漫長航行接近尾聲時,存糧日益減少,新鮮肉類彌足珍貴,他們很快就發現,平臺上的海雀隨手可得。在1534 年的一篇記述中,法國探險家卡蒂亞(Jacques Cartier)寫道,「鳥之島」上的居民有些「像鵝一樣大」:

牠們一直在水裡,無法在空中飛,因為牠們只有很小的翅膀……利用翅膀……牠們在水裡移動,就像其他鳥類在空中飛行同樣迅速。這些鳥如此肥胖,真是不可思議。牠們彷彿一顆顆石頭似的,不到半小時,我們就裝了滿滿兩船大海雀,除了吃新鮮的肉之外,每艘船都用鹽醃了五、六桶大海雀肉。

幾年後,一支英國探險隊登陸這座小島,發現這裡「充滿大禽鳥」。他們將「大量的禽鳥」趕上船,宣稱相當美味,「又好吃又滋補的肉」。1622 年,名為惠特波恩(Richard Whitbourne)的船長描寫大海雀被趕上船,「一次好幾百隻,彷彿上帝故意讓這可憐生物的天真無辜,成為人類覓食的絕妙標的。」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人們發現大海雀除了「充當食物」之外還有別的用途,一如某位編年史家所述,「芬克島上的大海雀,被人類所能想像出的各種方式剝削得淋漓盡致。」大海雀的肉可當成魚餌、羽毛可當成填塞床墊的原料、油脂還可當成燃料。芬克島上搭起石頭圍欄(如今還看得到這些遺跡),海雀成群給關進圍欄裡,直到某人抽出空來宰殺。或者根本不用殺,根據航行至紐芬蘭的HMS 波士頓號英國船員湯瑪斯(Aaron Thomas)所寫:

如果你要的是牠們的羽毛,根本不用自找麻煩殺死牠們,只要抓來一隻,把最好的羽毛拔掉就行了。然後,你就把毛皮半禿、被扯得皮開肉綻的可憐企鵝放生,讓牠自生自滅。

芬克島上沒有樹木,所有沒有東西可以燒。這下湯瑪斯又有另一項實況可記載:

你隨身帶個煮鍋,裡面放進一、兩隻企鵝,在牠底下點火,這火完全是倒楣的企鵝自己燒出來的。牠們身體的油脂很快便產生火焰。

據估計,歐洲人最初登陸芬克島時,他們發現多達十萬對大海雀在照料十萬顆蛋。大海雀一年大概只生一顆蛋;這些蛋長約十二公分,具有如美國畫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滴畫般的褐黑色斑點。當然,島上的繁殖地一定很大,才能撐過兩個世紀以上的蹂躪。然而,到了十八世紀晚期,大海雀的數量急遽減少。由於羽毛買賣利潤非常豐厚,因此有許多組商隊人馬整個夏天都在芬克島上「燙雀拔毛」。1785 年,英國商人兼探險家卡特萊特(George Cartwright)提到這些商隊:「他們造成的破壞令人難以置信。」如果不趕快停止他們的所作所為,他預言,大海雀很快就會「消失殆盡」。

這些商隊是真的故意將島上的大海雀趕盡殺絕?或者,大量屠殺只是使大海雀族群縮減到某個地步,以致於容易受到其他外力的傷害?真相如何並不清楚。族群密度遞減,可能使剩下的個體更不易存活,這種現象稱為雅里氏效應(Allee effect)。無論如何,一般認為,北美洲大海雀的滅絕日期是在1800 年。

大約三十年後,正在繪製《美國鳥類》圖鑑的畫家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前往紐芬蘭,想要找尋大海雀來寫生。他卻一隻也找不到,為了畫圖,只好拿倫敦商人從冰島收購的一隻填充海雀湊合著用。根據奧杜邦對大海雀的描述,他寫道,牠們「在紐芬蘭的岸邊很稀有、很意外,」而且牠們「據說在那座島的岩石上繁殖」。這是很奇怪的矛盾說法,因為正在繁殖的鳥不能說成是「很意外」。

大海雀

奧杜邦所畫的大海雀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一旦芬克島上的海雀遭鹽醃、拔毛、油炸,直到無影無蹤,全世界只剩下一群相當數量的大海雀,住在所謂的「大海雀岩」(Geirfuglasker)小島上,位置大約是在冰島雷克雅內斯半島的西南外海五十公里處。

然而,大海雀禍不單行,1830 年一場火山爆發,摧毀了大海雀岩。這些鳥只剩下唯一的避難所:一丁點大的埃爾德島(Eldey)。到了這時候,大海雀正面臨新的威脅:本身的稀有性。各路紳士不遺餘力尋找毛皮與鳥蛋,好充實他們的收藏,例如拉本伯爵。正是為了應付這股狂熱,1844 年,已知的最後一對大海雀在埃爾德島上遇害。

本文摘自泛科學2014十二月選書《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天下文化出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