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動物世界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59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煮熟的龍蝦為什麼會變色呢?

$
0
0
圖片中的為敖蝦,與龍蝦不同。source:Benson Kua

圖片中的為螯蝦,與龍蝦不同。ource:Benson Kua

一提到龍蝦,我們通常都會想起煮熟的橘紅色大龍蝦被擺在餐盤上的誘人模樣;不過,在自然界中,龍蝦的顏色跟橘紅色可說是一點邊都扯不上,甚至還是牠的對比色 – 青藍色。那為什麼煮熟後的龍蝦會改變顏色呢?

歷經好幾年的研究與討論,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化學學院的科學家和他們在不同國家的工作夥伴終於為這個問題提出了明確的答案。他們也將研究成果公布於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的期刊中。

Astaxanthin 結構。source:WiKi

Astaxanthin 結構。source:WiKi

他們發現,龍蝦變色的關鍵在於一種叫蝦青素(astaxanthin,也被稱為蝦紅素)的色素,蝦青素的顏色就像是龍蝦煮熟後所呈現的橘紅色。當蝦青素與龍蝦體內的甲殼菁(crustacyanin)蛋白質結合後,會使龍蝦呈現原本的青藍色;不過,當龍蝦煮熟後,體內的蛋白質也會被破壞,使蝦青素又回到原本的游離狀態,而龍蝦也會變為橘紅色。在2002年,曼徹斯特大學的團隊已經透過X射線研究出龍蝦的晶體結構,並公布了這項研究。

現在,我們仍須要討論的問題是,是什麼樣的機制使原本處於游離狀態的蝦青素會與蛋白質結合、並改變顏色?研究團隊目前所找到的線索是,蝦青素帶有酸性,而這個特性使它容易與甲殼菁蛋白質產生反應。

該研究團隊的領導人,同時也是曼徹斯特大學教授的John Helliwell說:「自從我們在十三年前以X射線研究出晶體結構後,許多研究團隊也開始研究龍蝦的變色機制;現在我們終於有了答案。進行這項研究也許只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但我們也可以將這個結果應用在現實生活中。」

Helliwell舉例,將蝦青素與甲殼菁結合後,帶有保健功效的蝦青素就能順利被運送到人體的特定部位。另外,研究團隊也能利用蝦青素會隨著溫度上升而改變顏色的的特性,協助人們觀察食物煮熟了沒。最後,Helliwell也表示,希望能藉由這項研究激起孩童和大眾對於科普和海洋生態環境的關注。

資料來源:


蜘蛛絲退位!世界最強的蛋白質是…?

$
0
0

大家應該都知道蜘蛛絲是世界最強的蛋白質吧?完全由丙氨酸(alanine)與甘氨酸(glycine)兩種氨基酸所構成β-板(β-sheet)所組成的蜘蛛絲(見下圖),其強度可達1.5GPa,與同樣粗細的鋼絲差不多硬呢!

Structure_of_spider_silk_thread_Modified.svg

蜘蛛絲的結構。圖片來源: “Structure of spider silk thread Modified" by Chen-Pan Liao.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笠螺(limpets,Patella vulgata)的發現,可能要請蜘蛛絲讓出寶座了。

Common_limpets1

笠螺 圖片來源:"Common limpets1″ by Tango22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笠螺這種看來不起眼的軟體動物,一生就是在淺水區的石頭跟沙子裡,用牠的牙齒磨啊磨地找食物;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牠的牙齒(由蛋白質構成)的強度比蜘蛛絲還強,大約介於3到6.5GPa之間吧!

Napfschnecken_Galizien2005

笠螺的「牙齒」(左上角)。 圖片來源:"Napfschnecken Galizien2005″.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雖然這個強度比一些人造的物質(如:石墨烯)尚有不如,但也已經遠遠贏過蜘蛛絲了!如果您想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有笠螺材質的假牙?答案是不知道,就像當初發現蜘蛛絲比鋼絲還強的時候,也有人想開發蜘蛛絲,不過光是要合成就不容易,而要讓蜘蛛為我們繅絲,對不起,蜘蛛可不是蠶寶寶,當然笠螺也不見得多聽話啊!

原刊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參考文獻:

  1. David Shultz. 2015/2/17. Spider silk dethroned as nature’s toughest fiber. Science Now.

牛奶系的,你說說牛奶裡有沒有抗生素?

$
0
0

作者|魏士弘(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所碩士)

近年來坊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鮮乳的謠言,例如鮮乳中含有抗生素添加物賀爾蒙致癌物質⋯⋯族繁不及備載,雖然已有許多專家不厭其煩的一再澄清,但這些不經查證的錯誤資訊還是一再的以訛傳訛,不僅使國人對於優質營養的鮮乳蒙上一層陰影,也重重打擊了酪農戶的生計,筆者身為動科系的系友,希望能為大家解惑,打破“國產鮮乳含有抗生素與添加物”這個迷思。

source:Wiki

source:Wiki

先別管抗生素了,你有聽過「停藥期」嗎?

討論牛乳殘留抗生素時,應該先了解為什麼乳牛要用抗生素?乳牛會接觸到的抗生素來源,主要是飼料添加與治療用藥:

  1. 飼料添加劑-過去畜牧業者會於飼料中添加少量抗生素,促進生長及改進飼料利用效率,但必須符合《含藥物飼料添加物使用規範》中所規定之用法、用量及停藥期,確保抗生素不會殘留於產出之食品中。然而若長期使用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的問題,歐盟自2006年起已完全禁止於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劑,臺灣也逐步禁止使用部分抗生素[1]。但由於乳品中不得驗出抗生素,目前各大廠牌的飼料皆已標榜不含抗生素,並以益生菌、益生質、酸化劑、酵素或是植物精油等來取代抗生素,同樣有促進生長的功用。
  2. 治療用藥-乳牛與人類一樣,生病的時候也是需要吃藥打針,需要照顧的,當牛隻生病或細菌感染時就會使用到抗生素。酪農會聘請獸醫師至場內替牛隻診斷,不僅需按照獸醫師及藥品仿單指示用藥及停藥,且皆須嚴格遵守《動物用藥品管理法》。其中影響酪農生計最甚的就是停藥期了。每種藥品皆有其停藥期,乳牛必須在停藥期之後,才能進入榨乳流程,確保生乳中沒有藥物殘留。在酪農將生乳交給乳品廠前,會先使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確認沒有藥物殘留才能交乳,否則如果被驗出有藥物殘留,該酪農的生乳就會被染色註記,整台集乳車的生乳都要丟掉,還要賠償集乳車中其他酪農的生乳,絕對損失幾十萬的血汗錢!且若這樣的生乳流入市面造成人體危害,依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第四十條,將面臨巨額賠款及牢獄之災,相信不會有酪農戶沒有遵守停藥期就貿然交乳而賭上如此風險。

由此可知,乳牛平時不會使用抗生素,只要給予牛隻通風舒適的環境,搭配良好的飼養管理,牛隻幾乎不會生病,就算萬一不小心生病了必須使用藥物,酪農戶為了避免鉅額賠款,會小心地在停藥期之後才榨乳,並檢驗是否有藥物殘留。因此生乳的生產經酪農戶、獸醫師、乳品廠及政府的層層把關,不會有抗生素殘留的問題。

不用添加物,就很濃純香

其次則談到添加物的迷思,民眾會有這樣的迷思大概來自於國產鮮乳實在太好喝了。我們先來看中華民國國家標準對於生乳與鮮乳的定義:

生乳:CNS 3055,從健康乳牛、乳羊擠出,經冷卻且未經其他處理之生乳汁。

鮮乳:CNS 3056,以生乳(CNS 3055)為原料,經加溫殺菌包裝後冷藏供飲用之乳汁。

要做出新鮮優質的鮮乳,勢必要有健康的牛隻產出新鮮優質的生乳。牛隻的健康則如上述,是靠著辛苦的酪農打造良好舒適的環境,搭配牛隻的營養需求,給予精心調配的飼料,才能養出一級棒棒一級棒的乳牛。養牛技術的進步,正是國產鮮乳好喝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藏在製程裡。根據CNS規定,鮮乳的成分就只有生乳,生乳變成鮮乳的製程為「酪農榨乳-乳品廠收乳-貯乳-標準化-均質化-加熱殺菌-冷卻包裝」。發現了嗎?去掉生乳運送和包裝步驟,實際上的處理只有標準化、均質化和殺菌三個步驟而已!而影響鮮乳風味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乳脂肪含量與加熱造成的風味。

生乳在經各種乳質檢查合格後,會先過濾去除牛乳中細小雜質或塵埃,再進行標準化與均質化,此步驟是將生乳中的脂肪利用離心原理分離出來,以統一乳脂含量;標準化後的生乳會使用均質機將大脂肪球顆粒打成小顆粒,避免乳脂肪久置分層上浮影響觀感。接著則是殺菌,目前國內大廠使用UHT超高溫瞬間殺菌方式(部分品牌使用HTST高溫短時間殺菌)。高溫的加熱過程會使牛奶中還原糖與胺基酸產生複雜變化(梅納反應),並賦予鮮乳獨特風味物質,也是部分消費者偏愛的氣味。

source:Benjamin Horn

source:Benjamin Horn

所以我說,那個添加物呢?

沒那種東西呀,鮮乳只有經過標準化、均質和殺菌而已!

綜觀上述,鮮乳中不會含有抗生素和添加物。酪農戶為了自身生計著想,不會冒著鉅額賠款的風險而交出有抗生素殘留的生乳,而生乳也會經過乳品廠的檢驗或政府的稽查抽驗,因此生乳的品質安全無虞。鮮乳是由生乳經標準化、均質化、殺菌所製成,取得鮮乳標章的鮮乳沒有額外的添加物,可安心選購。

備註:

[1]臺灣之合法之抗生素添加物,由原本24種抗菌劑類、20種抗寄生蟲劑類及1種抗黴菌劑類添加物,逐步禁止至目前只剩9種抗菌劑類及17抗寄生蟲劑類添加物,並非完全禁止。

參考資料:

  1. 全國法規資料庫-食品中動物用藥殘留量檢驗方法
  2. 全國法規資料庫-含藥物飼料添加物使用規範
  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驗局-動物用藥品資訊服務網
  4.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
  5. Clare et al., 2005. Comparison of Sensory, 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Microwave Versus Indirect UHT Fluid Skim Milk During Storage. J. Dairy Sci. 88.
  6. Zabbia et al., 2012. Undesirable sulphur and carbonyl flavor compounds in UHT milk: a review.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52.

幾萬年前就是好朋友?在北極發現狗的可能始祖

$
0
0
狗是由狼演化而來的。 source:Flicker

狗是由狼演化而來的。 source:Flicker

我們的祖先到底是在多久以前就將狗馴化的呢?最早將狗馴化的人類是位於哪一洲呢?針對這兩個問題,各派的科學家都有不同的答案,他們所預估的年份大概介於距今一萬至三萬年前,地理位置則遍佈歐、亞兩大洲。

不過,近日一份公布於科學期刊Current Biology的研究可能有辦法協助解開這個謎團,該研究結果顯示,人與狗之間的友誼大概在距今四萬前就存在了,比之前所預估的都還要再早個幾千年。

其實這個發現純屬意外。在2010年,一群科學家到北極的泰梅爾半島(Taymyr Peninsula)尋找原本被凍在永凍層中的動物標本,隨著永凍層逐漸融化,這些標本也得以重見天日。在考察的過程中,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Swed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遺傳學家Love Dalén發現了一根動物的肋骨,但他並不是很確定這是什麼動物的肋骨。Dalén說:「我當時只在(裝有肋骨的)袋子上寫著『馴鹿?』」

在測定了該肋骨的基因組序列後,研究團隊發現這是一根屬於公狼的肋骨,這隻狼大概生活在距今三萬五千年前。令人驚訝的是這隻狼的基因,與不論是生活在古代或是現今的狗和狼都有極高的相似處;也就是說,這隻狼所處的時間點可能就是一部份的狼逐漸演化成狗的年代。研究人員將這個發現再加入基因突變率等因素,並藉此推論,演化成狗的狼種在大概兩萬七千年至四萬年前就存在了。

「人類剛好是在那個時候初次來到歐洲,並與之後演化成狗的狼產生互動,」Robert Wayne說。Wayne本身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遺傳學家,他的研究團隊曾根據有限的狼和狗的DNA,推估狼大概是在兩萬至三萬年前演化成狗的。

這項研究的發現使我們對於狗的始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不過,仍然有幾點問題是有待釐清的。Wayne和另一位遺傳學家Peter Savolainen都認為這項研究仍然無法證明狼在演化成狗的過程中,是不是有經過多次的馴化過程。

另一個有待釐清的問題是,西伯利亞雪橇犬和格陵蘭雪橇犬是不是狗的始祖。Dalén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犬種的DNA和泰梅爾半島所發現的狼非常相似,但這並不能百分之百證明這兩種犬種就是狗的始祖,因為牠們也有可能是和泰梅爾半島的狼的後代交配後,才會有如此相近的DNA。

不論結果如何,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狗真的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從幾萬年前就是如此了。

資料來源:

  1. Arctic find confirms ancient origin of dogs Science Now [May 21, 2015]
  2. Ancient wolf genome pushes back dawn of the dog nature.com  [May 21, 2015]

侏羅紀公園的暴龍會得禽流感嗎?

$
0
0

Gate_Entrance_(2)

禽流感會傳染給恐龍嗎?

恐龍,其實並沒有完全滅絕,因為牠們的後代子孫,我們都很熟悉,那就是鳥類。在生物學上,鳥類其實就是一種爬蟲類,牠們的現生近親是鱷魚。不要懷疑,科學家大致上已有共識,相信鳥類的祖先就是恐龍。我們認識到的「恐龍」,嚴格來說,應該叫做「非鳥類恐龍」,而鳥類則是「鳥類恐龍」。

既然鳥類是一種恐龍,那麼「真正」的恐龍,尤其是與鳥親緣最近的獸腳類恐龍,會不會像鳥類一樣罹患禽流感呢?

這可以分兩個部分來回答:恐龍縱橫地球的時代,有龍流感嗎?如果頻頻出包的侏羅紀公園開張了,科學家複製出的恐龍,會得禽流感嗎?

第一個問題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的禽流感會不會是六千五百萬年前的龍流感一直傳承迄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主要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利用分子演化的方法,看看禽流感病毒何時演化出來,另一個方法則是利用比較基因體學的方法,看看現生鳥類基因體裡何時插入病毒的基因。不過,很不幸的,這兩招恐怕都不太管用。

分子演化的方法簡單來說,是利用遺傳變異來重溯物種的起源和演化;如果突變有規律的話,可藉由比較突變的數量、種類……等等特徵來重建病毒演化史。然而,因為流感病毒一來基因體太小,可用的變化特徵就有限;二來突變速度太快,如果只是研究病毒在幾百年、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演化可能還好,若要跨越到幾千萬甚至上億年,恐怕就有很大的困難,因為遺傳訊息已經很雜亂了。再者,流感毒病性生活紊亂,不同品系病毒之間嗜愛雜交趴,這會讓遺傳訊息更加混亂,如果是最近發生的組因重組,有可能被發現,可是遠古的雜交會混淆視聽。因此,想藉由研究病毒的分子演化來了解禽流感的起源,非常困難。

換個方法吧,流感病毒有可能在基因體中留下痕跡嗎?其實在有頜脊椎動物的基因體中,病毒也是顯著的一部分,構成所謂的「垃圾DNA」(junk DNA)。像我們人類基因體中有高達8%的DNA序列就是病毒留下來的。可是相較哺乳動物,鳥類基因體的病毒序列較少 [1],要嘛鳥類基因體可能比較不易被病毒入侵,要不然能夠更有效清除掉病毒序列。而且重點是,流感是急性感染,病毒序列很少插入宿主基因體中,所以這招也不攻自破了。

難道科學家就沒招了嗎?不能從恐龍化石中觀察到蛛絲馬跡嗎?這恐怕更加有挑戰性,因為化石畢竟大多剩下骨骼的形態,雖然有些有羽毛的恐龍有幸留下羽毛供後人欣賞。從化石中或許可以觀察到一些恐龍的疾病 [2],最常發現的恐龍疾病應該是骨關節炎。一些異特龍(Allosaurus)和三角龍(Triceratops)化石有發現帶有骨疣,是骨骼退化的異常骨質增生;許多恐龍的骨骼,例如彎龍(Camptosaurus)、禽龍(Iguanodon)、恐爪龍(Deinonychus)、合踝龍(Syntarsus)、暴龍(Tyrannosaurus rex)、艾伯塔龍(Albertosaurus)、異特龍等等也有可能是打鬥後受傷的痕跡;至於傳染病,不常在恐龍化石中發現,只有零星在雙脊龍(Dilophosaurus)、傷齒龍(Troodon)、鴨嘴龍(Hadrosaurids)、彎龍、異特龍發現有牙瘡;龍流感即使在古生代發威,儘管再致命,也難以在恐龍化石留下證據,所以我想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真的不曉得有沒有所謂的龍流感。

既然第一個問題頗為無解,那第二個問題呢?如果侏羅紀公園真的開張了,那麼那些在園區裡的恐龍,需要預防禽流感嗎?

禽流感(Bird Flu),全名鳥禽類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通常只感染鳥類,但可以傳染給許多種動物,包括鳥類、豬、馬、海鳥、鯨和人類 [3]。禽流感在鳥類間主要通過呼吸和糞口途徑傳染,病毒首先感染的是鳥類的消化道,它們在小腸的上皮細胞內複製,最終隨糞便擴散。禽流感在動物中的發病症狀很不一樣,但劇毒的類型可能在幾天內致死。禽流感病毒一般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

根據核蛋白的抗原性分類,禽流感病毒屬於甲型流感病毒,根據位於其套膜上的血凝素及神經氨酸酶的抗原性又可分為若干亞型,血凝素(H)有16個亞型,神經氨酸酶(N)則有9個亞型,所有亞型皆可感染鳥類,在禽類中高致病性的屬於H5、H7亞型。現在已發現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有H5N2、H5N1、H9N2、H7N7、H3N2、H7N9、H10N8。

既然禽流感會跨物種感染,就很難說不會感染上恐龍,加上恐龍和鳥類的親緣關係比較近。而且,如果要複製恐龍,那我們要用哪種動物的基因體來進行基因工程改造呢?在《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裡頭,科學家是利用蛙類的基因體來進行改造,不過那由於是廿幾年前,對恐龍和鳥類的關係還所知不多,如果《侏羅紀公園》是這個世紀初的創作,作者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1942-2008)應該會選用鳥類的基因體來進行改造。既然是利用鳥類的基因體來改造,那麼用的會是逆向工程的方法,就是讓鳥類產生返祖現象。

最近哈佛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利用藥物改造FGF和WNT的訊號傳遞,成功地讓雞的嘴巴長得更像迅猛龍一些 [4];科學家也知道鳥類共同祖先中至少有六個和牙齒相關的基因當時被「關閉」了 [5];透過基因表現的分析,科學家也瞭解鳥類的指骨和恐龍的指骨之間的關係 [6]。藉著演化基因體學的研究,我們愈來愈清楚鳥類和恐龍的差異可能源自何處。

有朝一日,科學家不是不可能利用鳥類來打造恐龍模樣的生物。不過我主張,做出迷你版的小恐龍就好,別一再像侏羅紀公園或世界那樣頻頻出包了!呃,對了,還要記得做好防疫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Zhang G, et al. Comparative genomics reveals insights into avian genome evolution and adaptation. Science. 2014 Dec 12;346(6215):1311-20. doi: 10.1126/science.1251385. Epub 2014 Dec 11.
  2. Do we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kinds of diseases that affected dinosaurs? Scientific American. October 21, 1999
  3. 禽流感 | 維基百科
  4. Bhullar BA, et al. A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origin of a key evolutionary innovation, the bird beak and palate, revealed b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major transitions in vertebrate history. Evolution. 2015 May 12. doi: 10.1111/evo.12684. [Epub ahead of print]
  5. Meredith RW, et al. Evidence for a single loss of mineralized teeth in the common avian ancestor. Science. 2014 Dec 12;346(6215):1254390. doi: 10.1126/science.1254390. Epub 2014 Dec 11.
  6. Wang Z, et al.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avian digits reveals conserved and derived digit identities in birds. Nature. 2011 Sep 4;477(7366):583-6. doi: 10.1038/nature10391.

切葉蟻的家園保衛戰

$
0
0
切葉蟻會利用自身的化學分泌物來抵抗真菌的威脅。 source:OptiBac Probiotics

切葉蟻會利用自身的化學分泌物來抵抗真菌的威脅。
source:OptiBac Probiotics

在自然界裡,各種生物聚落常會成為細菌、病毒和真菌下手的目標。為了防止這些不速之客入侵,生物也逐漸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防禦方法。近期,一個由巴拿馬和丹麥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就發現,一種名為切葉蟻的螞蟻會利用自身的化學分泌物來抵抗真菌的威脅。

切葉蟻對真菌可說是又愛又恨,有些真菌會提供牠們生存所需的營養素;有些真菌,例如Escovopsis,卻會對切葉蟻的聚落造成危害。切葉蟻的聚落是由超過一百萬隻的個體所組成,研究團隊實在想不透,在如此龐大的聚落中,切葉蟻到底是利用什麼祕密武器,才能讓家園免於受到真菌的威脅。於是,在2004年至2010年期間,研究團隊從巴拿馬各地找來不同的切葉蟻,讓牠們發展成五個聚落,每個聚落再分成四個小聚落。研究人員在這些小聚落中摻入不同的真菌,並從旁觀察切葉蟻是如何保衛家園的。

研究團隊發現,原來切葉蟻的秘密武器就是牠們自身所分泌的苯乙酸。每當切葉蟻察覺到Escovopsis入侵,牠們就會從胸部的線體分泌出這種難聞的酸性物質來殺死入侵者。更有趣的是,隨著切葉蟻的聚落不斷擴大,牠們也會發展出特定的小組專門負責偵測真菌的入侵,而隸屬於這個小組的切葉蟻的腺體功能也會進化,讓牠們能更有效地控制Escovopsis的擴散範圍。

不過,真菌也開始採取反擊的姿態,切葉蟻聚落周圍的真菌已經慢慢能夠抵抗牠們所分泌出的苯乙酸。科學家仍然不是很清楚,為什麼這幾百萬年來,切葉蟻單靠一種化學物質就能成功擋下真菌的入侵。研究團隊猜測,這也許是因為切葉蟻不會輕易使出牠們的秘密武器:切葉蟻只有在真菌入侵時才會分泌這種化學物質,而且牠們也只會將其使用在受感染的區域。

資料來源:

  1. Study sheds light on how leafcutter ants use chemical secretions to prevent fungal infections phys.org [Apr 29, 2015]
  2. Leafcutter ants use chemical warfare to keep fungus at bay Science Now [Apr 28, 2015]

侏羅紀公園裡的暴龍也會有刻板行為嗎?

$
0
0

jurassic-park-560-3

橫行地表、會鬼鬼祟祟喜歡跟蹤小孩的暴龍,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成了籠中鳥,就跟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動物園中圈養的動物,因為所處環境不自然,所以會出現像是搖頭、繞圈、自殘……等等不正常的「刻板行為」。那麼《侏羅紀公園》裡的暴龍也會出現刻板行為嗎?

動物的強迫症

無論是哪種動物,圈養必然要從原先無拘束的環境移轉到人造的小空間,動物的習性必然要跟著改變。要是有些動物適應不良,就會出現「刻板行為」(stereotypic behaviour,類似動物的強迫症):重複某些看似沒有立即性功能的單調行為 (Mason,1991)。

根據2005年一份由史威斯故德(Ronald Swaisgood )及謝伯德森(David Shepherdson)博士所發表的研究,刻板行為可以分成三類:重複出現口部相關動作、重複相同路徑運動、高頻率單調行為 [10]。有些刻板行為還可能會導致動物自殘、減低繁殖成功率等嚴重的後果。

刻板行為在動物福利學中常被討論,普遍認為是動物無法在圈養環境中滿足戶外行為需求所引起,可說是圈養環境豐富度不足的重要外顯指標之一。當圈養環境中的刺激越少、空間越小、動物的刻板行為就更容易發生。

不過,即使有行為發生也未必就是動物不適應或缺少福利,還必須考慮到其他因素,譬如動機、年齡、習性及先前生活環境狀況等才行。[1][2]

誰有刻板行為

現生的圈養動物,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甚至是水裡游的,都有被觀察到出現刻板行為。包括實驗鼠貓狗海獅……等等。

實際的例子,如飼養在馬廄的馬會出現橫向的重複行走(weaving and stall-waling),此動作可能導致體重下降甚至是背部受傷。堤岸田鼠(bank vole)則會一直貼近牆壁或木桿,使得身上因為摩擦而潰瘍。實驗室中的大小白鼠,也會出現重複性清洗身體的動作(grooming),此高頻率動作還可能讓所進行的實驗出現混淆變因。甚至是家中豢養的小貓小狗也會出現重複性的單調行為,好比持續三十分鐘玩窗簾或瘋狂舔毛。[1][3][5][6]

動物園中動物也被觀察到會走在重複路徑的行為:黑熊會走類似於八字形的路線;鸚鵡在籠子中以同樣的路徑來回行走。不只是走動,過去還有研究指出長頸鹿會一直無目的性地伸出神頭;飼養在籠中的小鳥會一直啄羽毛,甚至是拔掉自己的羽毛;母豬則會出現在嘴巴空無一物時重複咀嚼。[1][3][4]

下面的影片就是動物園中動物刻板行為的例子:

以鳥窺暴龍

因為侏羅記公園倒閉,所以目前沒有活生生的暴龍可以研究,只好以暴龍的近親-鳥類來推論。[7][8]

如果要圈養鳥類,我們必須先瞭解牠在野外習性,像是牠的飛行偏向垂直升降還是水平滑行,鳥籠該如何設計才能繼續讓牠有機會展現在戶外的行為習性。

圈養鳥類的行為怎樣才算是刻板行為呢?相關研究認為,短時間內出現高頻率的單一動作:在籠內沿著固定路線來回走動(pacing)、沿著鳥籠邊緣爬、嘴內無食物卻重複出現咀嚼、拔羽行為等……就屬於刻板行為 [9]。有研究發現,當籠子的尺寸越大,這類的重複性行為會因此降低;另外,相較於從小就在實驗室內飼養的鳥,野外捕捉回的鳥類更容易出現來回走動的刻板行為。[10]

這樣說來,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自幼就生活在人工的環境,或許發生刻板行為的機會較低。

環境豐富化

目前減緩刻板行為的主要方法是環境豐富化(Enrichment)。一項有關環境豐富化的整合分析,將過去研究所使用的豐富化方法分成五類:增加物品刺激、嗅覺刺激、認知訓練、替換物件、環境大改造。[11]

增加環境中有形(道具、石頭、植被)及無形(嗅覺、聽覺)刺激,試著復刻動物在野外的生態樣貌,是圈養環境豐富化的方法之一 [11]。但完成這項作業要先做足大量功課。以飼養暴龍為例,必須要知道侏羅紀當時季節變化、植物種類、地理環境、生態……等資訊。雖然給予動物一定程度的物品刺激很好,但時間一久,若不像大自然會四季更替,動物們總有一天會失去新奇,因此可以經常替換物件的位置。

除了外在刺激,若能主動給予認知上的訓練也有幫助。在圈養的時候,因為有些環境刺激無法百分之百復刻,取而代之是利用其他物品模擬出能賦予野外習性所需的認知功能。以動物園中的大象來說,園區不太可能在狹小的空間內提供大樹幹供牠把玩,改用四個大輪胎捆綁一起,模擬類似重量給大象鍛鍊鼻子 [11][12],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會在水泥堆鑿洞,灌入蜂蜜,讓黑猩猩模擬在野外利用草桿取食蟻窩的行為。至於暴龍,也許可以放入開著吉普車的人類,或者裝的人類的倉鼠球進入籠中(咦?)。

另外,被圈養的動物最忌諱的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漸漸忘記怎麼展演原來在戶外的覓食行為。因此飼養人員就會透過藏食物、隱藏氣味、增加野生動物與昆蟲等方式訓練。像是在美國動物園中的美洲黑熊,發現透過藏蜂蜜來訓練黑熊覓食,能協助牠減少刻板行為的發生 [11][12][13]。在改版後的「侏羅記公園」就有類似的設計-放活生生的豬到籠子裡,讓迅猛龍可以追捕獵殺。

動物福利是日漸備受重視的議題。即使暴龍、迅猛龍長得醜又會追著小朋友跑,牠們還是有活得快樂的權力呀!

參考資料:

  1. Mason, G. J. (1991). Stereotypies: a critical review. Animal behaviour, 41(6), 1015-1037.
  2. Mason, G. J., & Latham, N. R. (2004). Can’t stop, won’t stop: is stereotypy a reliable animal welfare indicator?. ANIMAL WELFARE-POTTERS BAR THEN WHEATHAMPSTEAD-, 13, S57-S70.
  3. Garner, J. P., & Mason, G. J. (2002). Evidence fo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age stereotypies and behavioural disinhibition in laboratory rodents.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136(1), 83-92.
  4. Broom, D. M., & Kennedy, M. J. (1993). Stereotypies in horses: their relevance to welfare and causation. Equine Veterinary Education, 5(3), 151-154.
  5. Luescher, U. A., McKeown, D. B., & Halip, J. (1991). Stereotypic 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in dogs and cats.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 21(2), 401-413.
  6. Braitman, L.(2014,July).Laurel Braitman:Depressed dogs, cats with OCD — what animal madness means for us humans.Retrieved from [Video file].

  7. Stephen L. Brusatte, Graeme T. Lloyd, Steve C. Wang, Mark A. Norell. (2014). Gradual Assembly of Avian Body Plan Culminated in Rapid Rates of Evolution across the Dinosaur-Bird Transition. Current Biology, DOI: 10.1016/j.cub.2014.08.034
  8. Dinosaur family tree gives fresh insight into rapid rise of birds. Science Daily [September 25,2014]

  9. Meehan, C. L., Garner, J. P., & Mench, J. A. (2004).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age stereotypy in Orange‐winged Amazon parrots (Amazona amazonica).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44(4), 209-218.

  10. Keiper, R. R. (1969). Causal factors of stereotypies in caged birds. Animal Behaviour, 17, 114-119.
  11. Swaisgood, R. R., & Shepherdson, D. J. (2005). 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enrichment and stereotypies in zoo animals: what’s been done and where should we go next?. Zoo Biology, 24(6), 499-518.
  12. 謝欣怡、張明雄(2009)。打造動物豐富的生活環境—行為豐富化科學月刊,470。
  13. Carlstead, K., Seidensticker, J., & Baldwin, R. (1991).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for zoo bears. Zoo Biology, 10(1), 3-16.

在深海一樣熱血:科學家首次發現溫血魚

$
0
0

一直以來,普遍認為魚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而改變。但最近科學家首度發現了一種雖然是魚類但卻像哺乳類和鳥類一樣可以保持身體溫暖的溫血魚。

月魚(opah, Lampris guttatus),也有人稱斑點月魚、花點三角仔,分布範圍遍及全世界,在台灣沿海也有,亦有人食用。月魚有時會生活在水溫很冷的深海,但牠能藉由的胸部肌肉產生熱。而牠體內的脂肪和鰓部血管的特殊構造,也讓牠減少了熱的散失。研究人員推測,擁有一顆溫暖的心臟和大腦,使得這鮮為人知的魚能夠成為活躍的掠食者。

水會帶走生物大部份的熱,所以魚的體溫通常維持在所處水域的水溫範圍。低溫也限制了牠們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心血管循環耐力。當然也有部分例外:鮪魚、旗魚和某些鯊魚可以暫時提高身體肌肉的溫度,但牠們還是必須回到溫暖的海水好讓核心溫度能恢復正常。

月魚看起來並不像一個凶狠的掠食者,但人都不能光看外表了何況是魚:牠長度大約一公尺左右,透過划動胸鰭讓自己能在水中游泳。儘管月魚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卻很少有人了解有關牠的生物學。牠捕食魷魚、章魚等頭足類和其他魚類,通常在海面下50~200公尺的區域活動,那裡的水溫只有10°C 甚至更低。

2012年,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擔任漁業生物學家的歐文‧斯諾德葛拉斯(Owyn Snodgrass),在加州海岸抓了一些月魚作為例行調查的一部分。他把月魚的鰓給了他的同事魚類生理學家尼古拉斯‧韋格納(Nicholas Wegner)。

這個魚鰓浸泡在防腐劑裡好幾個月,直到韋格納把它拉出來看,並且眉頭一皺注意到這魚鰓並不單純:一般魚通常只有幾個大血管讓血液進出魚鰓,微血管則負責交換水中的氧氣。但月魚魚鰓的血管卻是個複雜的網絡,而且動脈就在靜脈旁邊一起形成了排列緊密的陣列。

動脈和靜脈這樣緊密相連形成的網絡被稱為迷網(也稱細脈網,rete mirabile)(如下圖)。只有一心房一心室的魚類和有二新房二心室的鳥類、哺乳類的迷網系統不同。

魚類心室打出來的血流經鰓的時候溫度會下降,因此動脈的充氧血回到魚體中軸時溫度較低,而要流回心房的靜脈血因為有經過中軸的肌肉加溫所以溫度較高,便能藉由逆流熱交換傳給鄰近的動脈。這種熱交流作用可以將熱量留在肌肉中,不同於一般魚類熱量會直接在血液流經魚鰓時散失。

而在鳥類的網絡中,帶有溫度的動脈血會從肌肉進入,熱量便藉由管壁傳給鄰近比較冷的靜脈,所以當靜脈血進入肌肉時已經帶有些溫熱了。鮪魚、旗魚和某些鯊魚便是使用迷網來保持自己的肌肉溫度。其他像是腳在水裡很冷的水鳥,或者是一些鯨魚的舌頭上都有類似的熱交流系統。

羊的細脈網(Rete mirabile)。source:Wiki

羊的細脈網(Rete mirabile)。source:Wiki

而月魚是第一種被發現魚鰓圍繞著迷網的魚。他的魚鰓還包裹在一層一公分厚的脂肪裡,推測這不尋常的構造應該是為了保溫。綜合幾點,科學家們決定來量量看月魚在海中的溫度;當月魚被拖上來後,研究團隊發現牠的體溫比水溫平均高了 5°C!而且不只是在心臟和腦部,牠身體的其他部位的溫度也都普遍的比水溫還要高。

研究人員還測量了活魚游泳時的肌肉溫度;為了要做到這一點,他們用魚鉤和線抓住月魚,在胸部肌肉植入了一個溫度監測器,並讓牠游泳幾個小時,當然線不能放掉。儘管在4°C的水溫裡游泳,他的肌肉還是能保持約13°C ~14°C的溫度。

比較高的體溫可以提供牠一些優勢,像是游泳會更有力量也有更好的續航力,這些都得益於一顆溫暖的心臟。而其他研究人員於2009年發表的研究亦發現,月魚的腦和眼睛比身體其他地方的溫度高,這是因為牠會在顱底進行小型的逆流熱交換(countercurrent heat exchange)。流向眼睛的血液之所以是溫暖的是因為有特化的眼部肌肉,它雖然不收縮卻能產生熱量,只有魚類才會有這樣的特徵。

這種種的證據讓韋格納推測月魚應該是一個積極的掠食者,不像其他海中掠食者往往只能守株待兔。靠著敏銳的眼力,快速的反應時間和耐力,月魚可以抓到烏賊和游的很快的裸蜥魚(barracudinas)。果然魚生勝利組就是不一樣啊!

但想要了解這個在寒冷深海仍然熱血的生物,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

資料來源:

  1. Scientists discover first warm-bodied fish. Science [May 14, 2015]
  2. Whole-body endothermy in a mesopelagic fish, the opah, Lampris guttatus. Science [May 15, 2015]
  3. Evidence for cranial endothermy in the opah (Lampris guttatu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November 25, 2008]
  4. Rete mirabile. Wiki
  5. Countercurrent exchange. Wiki
  6. Lampris guttatus. Wiki
  7. Lampris guttatus. 台灣魚類資料庫
  8. 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語辭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9. 感謝陳俊堯老師、網友543、Bookwormpage的指正補充。

調控多巴胺神經元,讓老齡雄果蠅找回愛愛的動力

$
0
0

文/林政達(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應用化學所生物醫學組 碩士)

我們常會看到一些跟性功能障礙有關的廣告,總是會特別關注中老年人:過去的臨床研究中已經證實[1],人類的性慾及性活動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但為什麼年紀越大會越來越「不行」?大腦如何調節我們對這些慾望的需求,其中複雜的神經網絡與所涉及的分子機制至今仍難以釐清。

最近暨南大學應用化學所生物醫學組的傅在峰副教授與他的研究團隊,利用神經科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模式生物–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做為研究對象,來研究這項議題。果蠅如同人類一般,老年雄性果蠅的性活動力也較年輕力壯的年輕雄蠅來的低,研究者利用了遺傳技術補充老年雄果蠅體內的多巴胺量(dopamine level),竟使老年雄果蠅「回春」了,研究團隊甚至在果蠅腦中找到一群名為PPL2ab的多巴胺神經元,發現它是調控老年雄果蠅重新找回愛情動力的關鍵。此研究已被發表在2015年6月30日出刊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2]

正在交配的果蠅。source:Luc

正在交配的果蠅。source:Luc

 果蠅:你也懂我?研究員:「瞭若指掌!」

果蠅因為生活史短、可大量繁殖,自20世紀初便是遺傳學研究者愛用的模式生物。同時,科學家們在果蠅身上建立了許多豐富且精巧的基因工具,以藉此觀察基因、神經網路與行為之間的關係:這些技術也已相當成熟,並在神經科學的研究上扮演了重要的地位。

而果蠅的求偶行為也已經被科學家們充分地觀察和定義,整個羅曼蒂克的求愛過程要從雄果蠅的主動獻殷勤開始:一開始牠會鎖定對象(orientation)並圍繞著心儀的雌性(following),接著嘗試與對方的肢體接觸(tapping與licking)並透過化學訊號來確認對方是否為適合的伴侶,進而使出十八般武藝拍擊振翅唱著情歌(singing),最終被心儀的雌性接受並成功交尾(copulation)達到傳宗接代的重要任務;過程中雌果蠅通常扮演著被動卻關鍵性的 「同意或拒絕」的角色。

科學家藉由記錄初次見面的一對果蠅在固定時間內雄果蠅對雌果蠅的求偶頻率,以及從互相見面到開始追求所花費的時間長短,得以量化雄果蠅性活動力的強弱。

Credit: Marla B. Sokolowski from Nature Review Source: Nature

Credit: Marla B. Sokolowski from Nature Review Source: Nature

多巴胺與性慾

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它能調節動物許多重要的生理反應,包括性慾與深陷羅曼蒂克的愛情。臨床證據顯示,當給予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多巴胺促進劑治療後,除了可減緩病徵外,也曾有部分病例出現性慾增加(hepersexuality)的情況[3]。在傅在峰副教授此次發表的研究當中發現,不管是利用給予多巴胺前驅物(L-DOPA)的方式,或是利用基因工具增加老年雄果蠅的多巴胺量,皆可使上年紀的雄果蠅性能力顯著回升。

PPL2ab多巴胺神經元

果蠅的大腦中約有280顆左右的多巴胺神經元,根據這些神經元的細胞體及神經纖維的走向可以區分為13個群集(clusters)[4]。而本研究最大的突破,便是證實其中獨特的PPL2ab神經元群集為調控雄果蠅求偶行為強度的關鍵。

利用基因工具專一性地增加PPL2ab神經元的多巴胺量,可使40天大的老年雄果蠅的性活動力提升;反之,若專一性地抑制PPL2ab神經元的多巴胺量,則可使10天大的年輕雄果蠅的性活動力顯著下降。重要的是,多巴胺在這些神經元的變化皆不影響到果蠅的活動力(motor activity)、化學感覺的敏感性(感受性費洛蒙的嗅覺與味覺能力)與壽命。

雖然人類比果蠅大腦的神經網絡複雜得更多,但是了解果蠅腦中具有如此關鍵調控性活動力的神經元,是神經科學研究上重要的契機。透過理解這群神經元的分子調節機制,或許可提供未在來哺乳類動物研究上發現促進或抑制性慾開關的切入點,或許會成為改善老年人、性功能障礙者之性慾低下或人道地抑制性暴力者之性慾的契機。

Credit: Shu-Yun Kuo et al. Source: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0630/ncomms8490/fig_tab/ncomms8490_F5.html (a, b) Intersectional genetic approach基因工具原理示意圖 (c)利用intersectional genetic approach的方式可以專一性地顯示特定PPL2ab神經元在果蠅大腦的分布 (d,e)使用intersectional genetic approach專一性地增加PPL2ab神經元的多巴胺量並分析老年雄果蠅的性活動力,實驗組(深灰柱)相較於兩個對照組(淺灰及白色柱)性活動力顯著地提升。

Credit: Shu-Yun Kuo et al.    Source:Nature
(a, b) Intersectional genetic approach基因工具原理示意圖
(c)利用intersectional genetic approach的方式可以專一性地顯示特定PPL2ab神經元在果蠅大腦的分布
(d,e) 使用intersectional genetic approach專一性地增加PPL2ab神經元的多巴胺量並分析老年雄果蠅的性活動力,實驗組(深灰柱)相較於兩個對照組(淺灰及白色柱)性活動力顯著地提升。

References

  • [1] Corona, G. et al.Age-related changes in general and sexual health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men: results from the European Male Ageing Study (EMAS). J. Sex. Med. 7, 1362–1380 (2010).
  • [2] Shu-Yun Kuo et al. PPL2ab neurons restore sexual responses in agedDrosophila males through dopam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 6:7490 (2015).
  • [3] Politis, M. et al. Neural response to visual sexual cues in dopamine treatmentlinkedhypersexual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Brain136, 400–411 (2013).
  • [4] Mao, Z. & Davis, R. L. Eight different type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nervate the Drosophila mushroom body neuropil: ana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heterogeneity. Front. Neural Circuits.3, 5 (2009).

The post 調控多巴胺神經元,讓老齡雄果蠅找回愛愛的動力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蚊子的咬人三部曲–二氧化碳、視覺、熱度

$
0
0
source:jon hayes

source:jon hayes

嗡嗡嗡,嗡嗡嗡!我們都有被蚊子咬的經驗,也都聽過各種有關蚊子咬人的都市傳說,例如體質的酸鹼度、吃素與否等等,到底蚊子是根據什麼條件來鎖定目標的呢?最近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團隊發現,對蚊子來說,遠距離的時候二氧化碳最重要,但是等到距離拉近以後,溫度、氣味以及視覺也對蚊子選擇目標有很重大的影響。

研究團隊使用了風洞 (wind tunnel,是一種產生人造氣流的管道,通常是空氣動力學當中的研究工具。),並針對二氧化碳、溫度、氣味以及視覺這些因素進行詳細的測試後發現,如果十公尺以上的遠距離,蚊子主要是依靠二氧化碳做為主要追蹤的目標。

當蚊子發現了二氧化碳,牠便會開始往上風處追蹤二氧化碳的濃度;追蹤片刻後若二氧化碳忽然變少或消失,蚊子便會開始以Z字形飛行,試圖找回二氧化碳的蹤跡(OS:明明剛剛還在呀?!)。當蚊子往上風飛行,追蹤著二氧化碳的痕跡時,路途上若出現了高對比的物體(黑點)時,蚊子便會降落在這個黑點上,即使黑點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並不高(所以衣服不要穿太深色的?!)。

除此之外,蚊子可以感應到溫度。研究團隊發現,在沒有二氧化碳痕跡的狀況下,蚊子還是會主動接近攝氏37度的物體,對溫度的感應可以遠到20公分,不過大致上還是在2-3公分內最明顯;但如果加上水蒸氣(模仿流汗後汗液蒸發的狀況),蚊子對溫度的反應範圍可以擴大到6-8公分。

將二氧化碳、熱、水蒸汽、顏色分開研究,能幫助我們了解是什麼吸引了蚊子飛來;但是人類並不會只單純發散其中一種因子。我們會呼吸(二氧化碳)、有體溫(發熱)、也會流汗(水蒸氣)。因此,研究團隊也想知道,究竟距離多遠蚊子還可以偵測人的手臂發散出來的綜合信號?

結果發現,雖然在10-15公分以外,人手臂所發散出來的熱,已經產生不了明顯的差別(大約相差攝氏0.2度,為蚊子對溫度的偵測極限);但是結合其他的信號,蚊子還是可以在30-50公分的距離之外發現「遠方有手臂」!這是在有氣流的狀態,若是在室內無風的狀態下,蚊子應該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就發現手臂的存在。

也就是說,在遠距離時,蚊子主要是依靠發現二氧化碳的痕跡來找尋可能的目標;當牠循上風越飛越近以後,溫度(體熱)、水蒸氣(汗液蒸發)以及視覺的刺激(穿的衣服或是生物的毛皮顏色)便成為辨別目標物的主要條件。

所以,該怎麼避免被蚊子咬呢?

從這篇研究看來,筆者建議避免穿深色衣物、如果剛運動完,因為身體溫度較高,加上呼吸急促(發散較多的二氧化碳)而且還流汗,可能要避免待在有蚊子的地方。如果無法避免,或許找一個喜歡穿深色運動服的朋友一起運動當蚊香,也是一個辦法(XD)。

當然,如果您是蚊子世界的唐僧肉(具備擔任捕蚊燈的最佳體質),那麼以上這些建議都沒用,還是認真躲蚊子、使用防蚊用品以及多準備止癢藥膏吧!

參考文獻: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The post 蚊子的咬人三部曲–二氧化碳、視覺、熱度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餵食野生動物錯了嗎?

$
0
0
11742804_10153003078254562_7609785255102378951_n

看似友善的餵食,背後隱藏許多深遠的影響,是需三思的行為(李璟泓 繪製)

在公園裡看到鴨子或麻雀,似乎常常令人有一股想要拿東西餵牠們的衝動,帶給我們與動物親切互動的溫馨感受。但是,任意餵食野生動物真的是在愛牠們嗎?如果是在愛牠們,為什麼許多國家公園和動物園,常常都會見到「請勿餵食野生動物」的警示板呢?

事實上,人為餵食雖然可以讓野生動物獲得暫時性的溫飽,但是長時間下來,對野生動物的行為、健康、環境的污染,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1, 2, 3]

餵食影響野生動物的行為

偏好接受人為餵食的野生動物,雖然不至於完全使他喪失在野外覓食的能力,但是可能因此將低對人類的警戒程度。如果餵食的地點處於遮蔽不足,視野開闊的環境,則會提高野生動物被天敵捕食的風險[4, 5]。對於容易產生印痕(imprintng)[註1]的野生動物,如雁鴨和鶴類,在幼年期很容易受到人為餵食的影響,而變得過度依賴人為飼養,甚至可能導致無法預自然環境中生存。因此,有些復育中心在照護救傷動物食,必須偽裝成親鳥的樣子,以免這些鳥類產生印痕現象[6]

生性隱蔽的鱗胸鷦鷯,為取食麵包蟲兒將自己暴露在開闊的環境中,提高被天敵捕食的風險(不願具名鳥友提供)

生性隱蔽的鱗胸鷦鷯,為取食麵包蟲而將自己暴露在開闊的環境中,提高被天敵捕食的風險(鳥友同意提供)

餵食影響野生動物的健康

如果以人類的加工食品餵食野生動物,其中油、鹽、糖的含量往往相當高,容易使野生動物的膽固醇過高,且缺乏足夠維生素及礦物質[7]。接受人為餵食比起到野外覓食狩獵還要輕鬆許多,野生動物因此缺乏運動,進而影響健康。即使以野生昆蟲(如麵包蟲[註2])作為餵食食材,也會因為食物來源過度單一化而導致野生動物的營養失衡。此外,人為餵食常常造成相似的物種大量聚集,也可能提高傳染病在個體之間快速擴散的風險[8]

餵食造成環境污染

隨地灑滿飼料和麵包蟲,或是不斷往水裡丟麵包屑,真的是在餵食野生動物嗎?拜託,先承認這是在亂丟垃圾好嗎。所有撒出去的食物,並不會完全被野生動物吃下,總是會殘留於自然環境中。含有過高油脂甚至農藥殘留的食物,經過雨水的沖洗,便很容易汙染土壤和水源。在野外棄置過多的麵包蟲,則可能成為基因污染(genetic pollution)的來源,甚至造成外來種的擴張。

殘留的米粒及麵包蟲(江昆達 攝影)

殘留的米粒及麵包蟲(江昆達 攝影)

錯誤的愛心反而造成傷害

人為餵食並非全然都是壞事,對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而言,透過人為補充食物資源以提升其族群量及生產力,是野生動物經營管理及保育中的重要策略之一[1, 2]。紐西蘭的鴞鸚鵡(Kakapo, Strigops habroptilus[9]和歐洲伊比利半島的伊比利亞猞猁(Iberian lynx, Lynx pardinus)[10]的保育,都有採用餵食策略。但是,這樣的策略都是在事前對其食性、繁殖行為、棲地偏好等基礎生活史資訊有一定程度的瞭解,經過審慎的評估之後,才成為有效的保育策略。不是隨便灑灑飼料就宣稱自己在保育和愛護動物,就更別說另有其他意圖,以餵食引誘野生動物的攝影

綜上所述,餵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些必須要長時間的觀察才有機會發現,但可能為時已晚。因為我們對野生動物的瞭解還很有限,不知道牠們應該怎麼吃才能吃得健康。因此,最好的方法便是盡力維持野生動物與大自然原有的互動方式,自然的棲地才是野生動物最好的灶咖[1, 7]

芝加哥的禁止餵食野鳥的警示牌(吳建龍  提供)

芝加哥的禁止餵食野鳥的警示牌(吳建龍 提供)

[註1] 印痕(imprinting)是動物行為中特殊的學習行為,較廣為人知的是親子之間的印痕現象。某些生物在出生或孵化後不久的一段時期內,對外界的某些訊息產生終生的影響。例如雁鴨和鶴類等鳥類,容易對提供照護者產生依賴,而且並不限定於同種生物。在自然的狀況下,印痕能降低幼鳥被捕食的風險。但是,在圈養保育的創況下,對保育員產生印痕的野生動物無法野放回大自然,因此預防印痕是重要的措施。

[註2] 麵包蟲是擬步行蟲類幼蟲的通稱,常常作為鳥類和兩爬寵物的飼料。

延伸閱讀

引用文獻

  1. Boutin, S. 1990. Food supplementation experiments with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Patterns,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68: 203–220.
  2. Robb, G.N., R.A. McDonald, D.E. Chamberlain, S. Bearhop. 2008. Food for thought: Supplementary feeding as a driver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avian populations.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6: 476–484.
  3. Galbraitha, J. A, Beggsa, J. R., Jonesb, D. N. and M. C. Stanleya. 2015. Supplementary feeding restructures urban bird communities. PNAS, 112(20): 2648-2657.
  4. Dunn, E. H. and Tessaglia,  D. L. 1994. Predation of birds at feeders in winter. 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 65: 8-16.
  5. Martinson, T. J. and Flaspohler,  D.J. 2003. Winter bird feeding and localized predation on simulated bark-dwelling arthropods. 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31: 510–16.
  6. Tatiana Kashentseva. 2014. Crane Propagation in Oka Crane Breeding Center, Russia, in 2013. Siberian Crane Flyway News 12: p14.
  7. Carol A. Heiser. 2013. Feeding Wildlife: Food for Thought. Virginia Department of Game and Inland Fisheries.
  8. Brittingham, M. C. and Temple, S. A. 1986. A Survey of Avian Mortality at Winter Feeders. 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14 (4): 445-450.
  9. Clout, M.N., G.P. Elliott, B.C. Robertson. 2002. Effects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on the offspring sex ratio of kakapo: A dilemma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 polygynous parrot.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07: 13–18.
  10. López-Bao, J.V., A. Rodríguez, F. Palomares. 2008. Behavioural response of a trophic specialist, the Iberian lynx, to supplementary food: Patterns of food use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1: 1857–1867.

The post 餵食野生動物錯了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你的他的牠的都可能變成我的--基因的平行轉移

$
0
0

編譯/ 王希文

電影侏儸紀世界裡的帝王暴龍因為被植入了樹蛙、烏賊和迅猛龍等其他生物的基因,不僅得到了調節體溫、改變膚色等特殊能力,更擁有讓主角一行人和螢幕前的你我膽顫心驚的超高智能,而這一切,就是「基因平行轉移」的成果。

為了戲劇效果,電影中呈現的基因轉移成果當然是誇張了一點,但所謂的「基因平行轉移」,又稱「水平基因轉移」或「基因側向轉移」,指的就是生物體間利用傳統生殖之外的方式進行基因的轉移。與此相對的,「基因垂直轉移」是基因經有性或無性生殖由親代轉移至子代。而「基因平行轉移」的現象並非只有在實驗室裡才會發生,在自然界其實也屢見不鮮。

什麼是基因平行轉移?

基因平行轉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簡稱HGT)首次被提出是在1951年,美國西雅圖的學者在一刊物中指出,若在不具毒性的白喉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中轉移一段病毒基因會促使此桿菌具有毒性(同時解決了白喉之謎,即有些病患在感染後並未立即出現症狀,之後才突然地發病或一直維持帶原不發病)。此一現象在細胞內寄生蟲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與其昆蟲宿主間,以及細菌的幾個基因與特定細胞--如癌症細胞--間,都是有被觀察到的。甚至我們經常吃的蕃薯中,也發現了農桿菌的基因序列。

今年三月更有學者刊出其研究成果,指出許多動物的基因體在演化的過程中都經由基因平行轉移包括了細菌及真菌類的基因。經由比對26種動物基因體樣本,包含10種靈長類、12種果蠅(Drosophila)與4種線蟲(Caenorhabditis),他們透過計算多細胞生物或動物的基因序列與非多細胞生物的序列,將非常相似於非動物的序列視為基因轉移的結果。

他們計算得出的數據中,大約55%至88%分析的基因與原核生物的有顯著地相似度,可推測是由基因轉移而來。「我們本就想著基因平行轉移發生的情況應該比人們過去所想的要廣泛。」來自劍橋大學的阿拉斯泰爾‧克里斯普(Alastair Crisp)說道,他同時也參與此項研究。

克里斯普和他的團隊同時也發現多細胞生物中有些外來的基因是酵素,且極有可能還具有生物化學活性。在其中三種線蟲和所有的靈長類的基因體中,有95%的外來基因有自己的內含子(intron),表示這些基因可能在時間推移之下已被馴化(因原核生物之基因體不含內含子,為真核生物特有)。

基因平行轉移時至今日仍在進行著。雖然在人類與其他靈長類的基因體中,外來基因似乎只在他們最後的共同祖先中出現轉移,不過在某些果蠅和線蟲中,也可發現近代轉移的證據。

「有些物種比其他物種更容易產生基因的平行轉移。」美國麻省伍茲霍爾的分子遺傳學家伊琳娜‧阿爾希波娃(Irina Arkhipova),她雖然沒有參與此次研究,卻也說:「但這絕對有可能發生且已經在演化中發生過,在形成多細胞生物的基因套路的功能多樣性中佔有一席之地。」

也沒有參與這項研究計畫的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喬納森‧艾森,則注意到這個研究的結果中並未確鑿地排除基因缺失對他們成果可能造成的影響。

「在基因平行轉移的相關研究中這是相當常見的。」艾森透過電子郵件與「科學家(The Scientist)」雜誌說。「許多學者會拿出與基因平行轉移有一致性的證據(正如他們在此所做),但很少人會明確地檢驗其他的假設如基因缺失、錯誤的序列比對、趨同演化、趨異演化、噪音等。」

「我想這些結果最後不會被普遍認同。」研究主持人克里斯普說。「但我想應該有助於爭議的減少。」

資料來源:

The post 你的他的牠的都可能變成我的--基因的平行轉移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Google不到?就來命名吧──鯊魚專家的臺灣奇幻之旅

$
0
0

想像一下,你悠游在一個平靜的海域,海鷗從你頭上飛過,陽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好不自在。但是,就在此時,沒錯就是這個 But,背景音樂開始變得低沉,甚至天空颳起風下了大雨,遠方突然出現一個你一定熟悉但不想面對的東西,只露出鐮刀狀的背鰭朝你游了過來。

P8112289

source: Elias Levy

難道是鯊魚?哪種鯊魚?這些問題你可能得問問,鯊魚專家戴夫·艾伯特(Dave Ebert)。
(當然前提是你順利活了下來)

故事開始在艾伯特五歲的時候。小艾伯特收到了父母送的一本關於鯊魚的書,這本書就像一顆種子埋在他的心裡,他夢想著可以環遊世界、研究鯊魚。「Follow your dream.」 有了父母的鼓勵,成年的艾伯特在偉大航道上(?)展開了奇幻的研究旅程。

悶熱、嘈雜、還有豐富的魚類──臺灣

艾伯特的足跡來到了臺灣。他非常驚訝地發現,一些經常在這被捕捉,甚至長期被買賣的魚類竟還未被命名,於是決定停下旅行的腳步,打算深入了解臺灣的海洋資源:他在魚市場收集各種魚類後,把牠們暫存在甲醇並用自己的衣物包裹著,使魚類抱持濕潤,接著再放入塑膠袋中避免甲醇漏出。一開始漁民對於艾伯特這種怪異的行為戒慎恐懼,然而他們也漸漸習慣他的出現,甚至到後來只要他一回到市場,漁民們便會把一些比較稀有的物種和他分享。艾伯特說他要做的事只有坐著等70艘漁船回港,並幫他收集新的物種。最後,他光是在這個市場就陸續找到了10個新物種。

另一方面,被問到關於吃魚翅的議題時,艾伯特提到魚翅在臺灣的供應不曾缺乏,除了魚翅,還有鯊魚腸、鯊魚肚等,鯊魚的每個部位都被善加利用。但隨著永續性的觀念慢慢深植到臺灣,大家對魚翅的態度慢慢改變。

他在臺灣發現了甚麼呢?

2006年的時候,艾伯特命名了臺灣電鱝 Torpedo formosa)。這是一種體長可達80公分的電鱝科魚類,生活在臺灣東海岸及基隆,深度小於300公尺的海域,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牠們的頭、軀幹、胸鰭連成一氣,身體的前半段形成大大地圓盤,和後半段的尾鰭明顯分開,背部呈紫紅色,腹部呈現奶油色。別看牠們動作慢吞吞一付萌萌的樣子,位於頭側及胸鰭之間的電器可是能夠像皮卡丘一樣,在危急時放十萬伏特電擊退敵人。

兩年後,艾伯特在東港發現並命名了一種很可愛的鯊魚,豹紋頭鯊(Cephaloscyllium pardelotum )。這種頭寬扁、尾端細長的貓鯊科魚類,其體長可達20公分,全身上下像被油漆潑到一般,有許多不規則的花紋。其中最明顯的是在背部的H形圖樣,及頭部的玫瑰花花紋。牠們除了吃烏賊外,偶爾也會用些小型的鯊魚填飽肚子。

a621-01_0

台灣電鱝 作者: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資料提供:台灣魚類資料庫

研究的路上偶爾會有些小插曲,比如艾伯特一夥人曾在非洲發現了某種新的幽靈鯊,為了辨認這個新物種,他們和博物館要了相關的標本,但送來的東西不但和他們所需的不一樣,更重要的是有的竟還沒命名,就這麼糊里糊塗地被誤認,然後收藏在博物館裡。因此除了他們原本要命名的幽靈鯊,他們也一併命名了博物館送來的樣品。

註:幽靈鯊是銀鮫目魚類(Chimaera)的別稱。牠們和鯊魚一樣同屬軟骨魚類,但前者隸屬於全頭亞綱,後者則為板鰓亞綱。牠們有著像騙人布一樣長長的鼻子,方便在深海底感受環境的擾動及電場的變化進而找到食物。

隨著漁夫往越來越深(800-900公尺)的海域捕魚,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物種等著被發現。新物種的發現有時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困難。走一趟市場,或許你無法發現一個大秘寶,但你有可能會發現某個新物種正和你打招呼。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The post Google不到?就來命名吧──鯊魚專家的臺灣奇幻之旅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一):這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

$
0
0

六月中《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上映時,我臉書動態上充滿《侏羅紀世界》文,不過我還是堅持不花自己的錢去電影院看,因為這部違背廿年來所有恐龍研究進展的電影,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跟賣地溝油沒有兩樣。

有人說,不就是娛樂而已嗎?此言差矣,當初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1942-2008)創作《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和《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時,這位有哈佛人類學學士、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沙克生物研究院博士後等嚴謹科學訓練的作家,用了當時最尖端的科學理論,其中一些在當時科學界所知的人甚至有限,例如有許多科學家都是從《侏羅紀公園》片中聽說「混沌理論」(Chaos theory)的呢!於是很多科學家被小說的紮實科學給震撼了,在學術界激發了許許多多熱烈討論和後續研究。

當初我選擇念生命科學,有朋友問我是否因為迷上當時最紅的桃莉羊(Dolly,1996-2003)?我回答案「不是」,是因為看了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原著小說,對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非常著迷。過了廿幾年,我都拿到遺傳學博士了,看到《侏羅紀世界》這麼胡搞,怎麼叫人不大失所望呢?這篇文章,我就是要試圖從多方面探討《侏羅紀世界》的諸多缺失!

《侏羅紀公園》作者麥可‧克萊頓是科技驚悚小說之父

上個世紀末的《侏羅紀公園》讓麥可‧克萊頓紅到如日中天,引起學術界許多認真的討論,是科技驚悚小說的高峰。 到了廿一世紀,《侏羅紀世界》居然還多處不符這廿年來演化生物學家受到《侏羅紀公園》的啟發而孜孜不倦的辛勤研究成果!這叫很多科學家大失所望,搞了廿年的新資料不用,還停留在八、九零年代,搞啥啊?編劇和導演的程度差麥可‧克萊頓好幾光年了吧,他們只想用想像出來的巨大怪物冠以恐龍之名才撈錢而已吧?還是把觀眾當化石啊?

面對生物學家和恐龍迷排山倒海的指責,導演只是很不負責任的回說他們不是在拍紀錄片,那麼為何不改拍真正的怪獸電影呢?這部《侏羅紀世界》不就是趁麥可‧克萊頓罹癌逝世後的低級抄襲作品了嗎?

已故的麥可‧克萊頓是知名的暢銷書作家,他是位奇才!他同時也是名影視編劇、製片人及導演,在美國已經連續播出十餘年的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就出自他的手筆。他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想去歐洲遊學,盤纏不夠了,他便想寫些小說賺點錢,甚至不好意思用真名。

他在唸哈佛醫學院時以筆名 John Lange 或 Jeffery Hudson 開始撰寫小說,他的兩個筆名,都在暗示他的身高。據他自己所述,1997 年時他大約有 206 公分。Lange 這個字在德文、丹麥語跟荷蘭語裡,都有「身材高大」的意思,而傑弗瑞‧哈德遜爵士(Jeffrey Hudson,1619-1682)則是十七世紀有名的侏儒,是英格蘭亨莉雅妲‧瑪利亞(Henrietta Maria ,1609-1669)王后的廷臣。

沒想到隨便寫著玩玩,竟意外地讓他在 1969 年以《死亡手術室》(A Case of Need)獲得的愛倫坡最佳小說獎(Edgar Allan Poe Awards)!他作品中大量的引用醫學和科技新知,充份反應出他的醫學訓練與科學背景。從此他一寫不可收拾,一舉成為高科技驚悚小說(Techno-Thriller)之父。

麥可‧克萊頓在他的許多作品中展現他豐富的科學學識,他在《危基當前》(Next)裡討論基因工程、在《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探討全球氣候變遷、在《奈米獵殺》(Prey)裡揭露奈米科技的隱憂、在《時間線》(Timeline)用平行宇宙來編穿越到歐洲中世紀的冒險故事、在《最高危機》(Airframe)中讚揚航空科技、在《神秘之球》(Sphere)中出現了人工智慧、《剛果驚魂》(Congo)中研究動物行為、在《天外病菌》(The Andromeda Strain)中闡述病源的演化等等。在這些科技驚悚小說裡,他加入不少科學文件,跟小說混合以圖表、電腦信息、DNA 序列、註解與參考文獻的形式呈現,是一種創新。

讀麥可‧克萊頓的科技驚悚小說,可以學到很多先進的科學知識,他的幾本小說中提出的科學知識和問題,還能引起美國嚴肅的學術界討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篇非常有趣的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科技史組鮑家慶的《科學想像與科學傳播:Michael Crichton 的科幻小說》。很可惜的,大製作的《侏羅紀世界》絲毫沒沿續麥可‧克萊頓的精神。

恐龍也有羽毛

雖然《侏羅紀公園》在當時很前衛,可是一九九三年的《侏羅紀公園》到二○一五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轉眼間又過了廿幾年。我有些朋友聽說兩部電影相隔廿幾年,還堅持拒絕相信呢!真是光陰似箭啊!

在這廿幾年間,科學家對恐龍的認識又更上層樓。其中,最顛覆性的新認識,就是發現原來好些在《侏羅紀公園》中出現的恐龍,原來表皮不是像鱷魚或蜥蜴那樣光禿禿、滑溜溜的,而是像鳥類那樣長著光鮮亮麗的羽毛。例如《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公園 2:失落的世界》中,動作迅速、伶俐而且異常殘暴的迅猛龍,身體應該要覆蓋者羽毛才對。不知如果當時電影中跳來跳去攻擊獵物的迅猛龍是全身毛茸茸的,會不會讓主角和觀眾們都很囧?

我們很多人都以為恐龍已經滅絕了,大概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以後,就再也找不到恐龍化石了。六千五百萬年是多長的時間呢?我們如果把一年壓縮成一秒鐘,六千五百萬年就大概是兩年。

其實如迅猛龍一類的恐龍還是留下了後代,只是樣貌差太多了。不要懷疑,鳥類,在生物學上,可以算是恐龍。我們認識到的「恐龍」,嚴格來說,應該叫做「非鳥類恐龍」,而鳥類則是「鳥類恐龍」。我和朋友打賭,說賭輸了請他們吃恐龍肉,如果真賭輸了,用雞排就能應付了。

只有少數恐龍化石有發現羽毛的痕跡,因為羽毛主要是由蛋白質組成的,當恐龍或鳥類死亡後,羽毛會被細菌或真菌分解,只有少數遠古的幸運兒,有機會成為化石後,還完整地保留羽毛,供後人欣賞。過去的廿年中,古生物學家們在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內蒙古東南部和遼寧西部以及德國和俄國西伯利亞侏羅系地層中,在中國東北地區、蒙古戈壁地區、北美、南美以及非洲的白堊系地層中發現了大量帶羽毛的恐龍化石。這意味著具有毛狀衍生物和羽毛可能是獸腳類恐龍,甚至是大部分恐龍的普遍特徵。

到了《侏羅紀公園 3》中,特效小組才不情不願地在迅猛龍的頭後方與頸部新增了類似羽毛管的物體,到了《侏羅紀世界》反而開倒車,又變成光禿禿的模樣。原本牠們身上可能都應該覆蓋著絨羽,而前肢則有類似飛羽的正羽,是一幅鳥樣才對啊。沒畫上羽毛或許是成本考量,可是這要我們如何教育小孩啊?

除此之外,《侏羅紀公園》的系列電影和小說中出場的恐爪龍、嗜鳥龍、美頜龍、雙脊龍,其實身上也都帶有光鮮亮麗的羽毛。在《侏羅紀公園》裡,最接近鳥類的恐龍可能就是迅猛龍,而最接近鳥類的現生爬蟲動物是鱷魚。恐龍不僅有羽毛。也有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顯示,恐龍的羽毛,原來還帶有不同的顏色!科學家從現在鳥類的羽毛中觀察到,黑色素體和褐色素體有不同的形狀,前者長得像香腸,而後者則是球形。科學家可以藉由這兩種色素體的有無、形狀和多寡大致推測出羽毛的顏色。

利用電子顯微鏡把羽毛化石的結構放大千萬倍,科學家能夠看到了羽毛裡頭的黑色素體!例如,我們可以猜測中華龍鳥的背部可能是褐色的,而腹部則可能是白色的,而且牠們的尾巴是褐、白相間的;赫氏近鳥龍的身體羽毛顏色則可大致分為灰、黑兩種顏色。牠的頭頂羽毛主要呈紅褐色,頭頂羽毛的基部則呈黑色。臉部羽毛則主要為黑色,散佈者紅褐色羽毛。前肢、後肢的長羽毛則是黑、白相間,以條紋方式排列。後肢則是灰色羽毛,而腳掌、腳趾則是帶有黑色羽毛。

總而言之,恐龍帶有羽毛,是不爭的事實!而鳥類很可能是從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的,算是科學界的共識,只有少數科學家堅持「BAND」(Birds Are Not Dinosaurs)的理念,想而詳細瞭解鳥類從恐龍演化而來的正反想法和辯論,可以參考這本好書《羽的奇蹟》(Feathers: The Evolution of a Natural Miracle)(請參見〈鳥羽之美:台灣版《羽的奇蹟》〉〈鳥羽之美:鳥為何有多彩多姿的羽毛?〉)。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一):這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大暴龍的小鋸齒─台灣團隊參與研究揭開肉食恐龍牙齒的奧祕

$
0
0

《侏羅紀世界》打破多項影史票房紀錄,全球再度掀起恐龍熱,當然,我們很難不去挑剔電影中的女主角穿著不知幾吋高跟鞋狂跑的荒唐鏡頭,以及它的劇情根本只是套以前《侏羅記公園》的老套公式,再把影劇內的人事物換了一下了事,但這和四千萬年前的蚊子能吸到六千五百萬年前就已經死光光的恐龍血(算術不及格),和白堊紀恐龍跑到侏羅紀公園湊熱鬧,張飛打岳飛等大笑話、負面教材一比,前述的缺點可說是無關緊要了!反正電影嘛,搏君一笑就好了,就如我們看台灣當下那些政客名嘴所說的,能認真地「ㄏㄠˋㄍㄨㄛ」嗎?同樣的道理,哈哈一笑,可也,認真不得。

不過,這一系列的電影主角,兇猛的暴龍以及其它敏捷的肉食性恐龍張開血盆大口、追逐吃咬獵物的鏡頭,肯定是令觀眾印象深刻。先撇開到底這些獸腳類出現於地球的時間對不對、身上有沒有毛髮等問題不談,牠們咬食的最基本工具--牙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牙齒決定了吃什麼

我們老中自古以來有句俗諺說「民以食為天」!美國人則有一句話說:「你就是你吃的東西(You are what you eat.)」,我們所吃的食物,決定你我如何:吃得好吃得對,身體健康,做事有幹勁;吃不好吃不對,健康出問題,昏聵人生。有好的牙齒,可享受營養可口的大餐,沒有好牙齒,空有山珍海味在眼前,也無福消受,豈不是折磨嗎?

除了要有好的牙齒之外,更需要有對的牙齒,沒有對的牙齒,同樣只能流口水,有看吃不到,滿口假牙的老人家應該最能體會這些話。換一個角度來說,牙齒的結構,決定吃什麼,當然,整個嘴巴上下頜骨的構造,也是非常關鍵,不過那是本文的題外話。

回到恐龍話題,以食性作區分,恐龍可分成「肉食性」、「雜食性」、和「植食性」等三大類。在說下去之前,我要先罵罵人--經常看到無知或糊塗蛋記者使用「草食性」這個用詞;但侏羅紀的時候,我們現今所認知的「草」根本還沒出現於地球上,直至今天,也尚未發現任何恐龍吃「草」的證據,所以若要問我恐龍究竟吃的是什麼草?恐怕得請不用功的記者大德代為回答了。

過去,研究學者對於恐龍的食性分類,是依據骨盤裡面的坐骨和恥骨方向:然而問題來了,恥骨指向尾巴的鳥臀目恐龍的確都是吃素的沒錯,但恥骨指向頭部的蜥臀目恐龍又分為吃素的蜥腳類和吃葷的獸腳類;我個人總覺得,看屁股決定吃葷吃素,會不會太鬼扯了一點?天下豈有看屁股吃東西的道理?牙齒才是決定該動物吃什麼的最主要直接關鍵,恐龍的食性判斷,也應該要以牠的牙齒基準。因此,恐龍牙齒的型態與結構,才是我們玩恐龍食性者該探討的課題項目。

圖片1

圖一:長達 18 公尺的姜驛元謀龍,頭顱長度不到 50 公分(相片中紅圈處);左邊中央插上的頭顱照片是清理到一半的頭顱,請注意到鉛筆狀的牙齒,左下照片是我 2005 年正在清理這個頭顱的樣子。

說到了牙齒型態和結構,要先從型態,也就是牙齒的形狀說起。侏羅紀的值食性恐龍,牙齒形狀像鉛筆,可能會稍微往內彎,外型構造相對簡單;而且整個頭部相對於實際的身體長度和大小來說,簡直不成比例:這類恐龍的身長可達 20、30,甚至 40、50 公尺,就算是體型更大的蜥腳類恐龍,頭部長度也頂多 60 公分而已。牠們頭顱裡面的牙齒像耙子,把植物的葉子一股腦地往肚子裡面送,完全沒有經過咀嚼、切碎的步驟。

這些出現於侏羅紀中晚期出現的蜥腳類恐龍可說是地球史上身體最長、體型最大,也是噸位最重的動物,至今沒有任何其它的動物可以和牠們比擬。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出現了,吃素的牠們到底為什麼會長得這麼大?成長速度還能這麼快?牠們一天要吃幾噸的樹葉?拉出幾噸的大便?這種「巨大現象 (Gigantism)」,到底怎麼一回事情?實在令人好奇。

另外,這些龐然大物就是讓一般人,特別是媒體記者們所喜歡使用「恐龍XX」取笑某些遲鈍、腦筋不靈光、不食人間煙火者的由來,但牠們真是如此顢頇、行動遲鈍嗎?這群古老而巨大的動物用尾巴當作自我防禦的武器,鞭打想吃牠們的獵食性恐龍,科學家算過,牠們甩動尾巴的速度可能高達每小時 60 英哩(相當於時速95.56公里)!可別忘了這群大傢伙可是在地球上興盛存活了一億年,令人不禁懷疑那些挪揄、謾罵別人是「恐龍XX」者,到底是在譏嘲罵人,或是在捧人?又或只是彰顯罵人者自己的無知?

接下來到了白堊紀,特別是白堊紀晚期的植食性恐龍,牙齒的演化就更為有趣了。角龍類和鴨嘴龍類的體型雖然沒有蜥腳類恐龍那麼大,但部分種類的體型還是可達十多公尺,嘴巴裡面的牙齒數目可能高達兩千以上,並具備咀嚼、磨碎樹葉的功能。

恐龍有一副怎樣的牙齒?

說了半天還沒進入主題,該打屁股!現在馬上就回來談肉食性恐龍的牙齒。

在 2015 年 7 月 28 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 5 點鐘(台灣時間 28 日下午 5 點鐘),本團隊在自然出版集團的重量級期刊《科學報告 (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獸腳類恐龍有鋸齒之牙齒發展和演化的重要性 (Developmental and evolutionary novelty in the serrated teeth of theropod dinosaurs)〉,這篇文章可說是國際兩岸聯合科研團隊在研究世界最古老恐龍胚胎課題中,無心插柳得到的意外成果。

此項研究本來是團隊老大賴茲 (Robert Reisz)院士的博士生,克絲丁●布林克 (Kirstin Brink)的博士論文研究課題,和台灣團隊並無直接關係,在一次賴茲院士提起後,我主動為台灣團隊爭取機會,雖然他多次指責我們多管閒事,表示這項研究和我們無關,別想攪局參一咖!但我還是懇求他務必讓台灣團隊試試看,承諾若我們不能為該研究做出貢獻,便不必放進論文裡,就當作是我們團隊額外的練習題。

沒想到,台灣團隊四人(佔作者群的一半)的努力成果,竟促使克絲丁整個研究計畫,回歸最原本的繪畫版,重新檢討原本的論點,更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推翻了過去對於肉食恐龍鋸齒的認知,說明這些具關鍵意義的小鋸齒的來龍去脈。我們難道不該浮一大白慶祝一下?

圖片2

圖二:牙齒於牙床外部的構造──最外面是琺瑯層,最裡面是牙本質層,牙本質裡面有很多牙小管,兩層之間是琺瑯/牙本介面。

先從最基本的牙齒構造來開始說明:每根牙齒可分為露出在牙床外面,以及埋在牙床內的牙根等兩大部份,牙床外面的部份,如圖二的結構,最外面的是琺瑯層,最裡面的是牙本質,兩者之間有個被稱為「琺瑯/牙本介面 (Dentin Enamel Junction, DEJ)」的區塊,而牙本質內還有很多的牙小管 (Dentinal Tubules)。牙齒的強弱,取決於這三層裡的構造,也影響了動物會吃哪些東西。

我們的研究發現,吃素的恐龍牙齒,部份牙小管從牙本質區域直直地延伸到琺瑯/牙本介面區域,少數又延伸到琺瑯層;相對地,吃葷的恐龍牙齒,牙小管會從牙本質延伸到琺瑯牙本質介面區域裡面,並打結成球狀、形成被戲稱大家為「干貝」的構造,我們認為這些「干貝」可能俱備了力學緩衝的功能;吃素恐龍的牙齒,不若吃葷恐龍需要進行咬碎骨頭、撕開肌肉等大力道的動作,在此區域內的牙小管型態,就沒有必要有力學緩衝的機制,所以直直的也就夠了。此介面區域內的牙小管型態構造不同,決定了該恐龍的葷素食性;現在就來考考看倌們的眼力,圖二的恐龍,究竟是吃葷的,抑或是吃素的?很有趣吧!

圖片3

圖三:肉食恐龍的牙齒 左一:牙齒在頭顱裡的位置示意(方框處)。左三:一根實際的肉食恐龍牙齒,左二和左四為左三兩側之鋸齒狀結構,左四附有細微結構名稱。 圖片取自於論文。

除了上述的「牙齒結構決定恐龍的食性」外,肉食性,也就是獸腳類恐龍的牙齒,為了方便咬撕獵物,牠們的牙齒除了會往口內彎曲,以防止獵物掙脫外,從橫切面來看,這些接近橢圓型的牙齒的前後兩邊,都有小鋸齒存在(如圖三所示),就像牛排刀的刀鋒一樣,可以用來撕咬獵物的肌肉。雖然大部分的肉食恐龍牙齒並不是特別巨大,但是暴龍口中最大的「牛排刀牙齒」連同齒根可達 30 公分,若滿口都是這種類似牛排刀的粗壯牙齒,一次吃下幾百公斤恐龍肉恐怕也稱不上什麼難事。

底下的圖四是裝設在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洛基山脈博物館外的原尺寸暴龍銅複製,頭部離地大約三公尺(一層樓高)。試想,如果在你的頭頂上,出現這麼一個血盆大口,眼睛緊盯著你,隨時準備要一口把你吞下,你不會嚇得屁滾尿流?不過我們其實大可以放心,人類出現在地球才不到一千萬年,這些活在陸地上不會飛的恐龍,早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就滅絕殆盡了,絕對不可能如某些話唬爛騙人的報導:「恐龍之所以會滅絕,是因為牠們原本是人類的寵物,那時的人類未盡到該有的責任,沒有好好照顧恐龍,導致牠們的滅絕」--嘿,不要說我亂扯蛋,曾經就有台大外文系畢業當老師的某人,真相信有這麼一回事情,還特地跑到雲南要證實這種荒謬。

圖片4

圖四: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洛基山脈博物館外面裝架的原尺寸銅複製暴龍,我常問同行小朋友:「要幾個小孩才能塞滿這恐龍的嘴巴?」

肉食性恐龍上面的小鋸齒

又扯遠了一點,讓我們再回到肉食恐龍牙齒上面的小鋸齒上;圖三中最右邊有註解的這張相片,請仔細看到從自最下方數到第二個的註解「牙間皺摺 (inter-dental fold)」。以往,包括本次研究的中期以前,這個結構都被稱為「牙間洞 (Ampulla)」,普遍的認知是,當肉食恐龍咬到獵物骨頭和撕裂肌肉時,會對獵者牙齒的小鋸齒產生很大的壓力,容易導致兩個小鋸齒間產生裂隙,並在裂線底部產生一個小洞,作為應力的緩衝,以保護小鋸齒和整根牙齒不會繼續受損,產生更嚴重的傷害。

過去曾有無數篇論文都以「牙間洞 」為前提來展開討論,我們團隊一開始也延續這個想法;依照此說,這些「牙間洞」有可能藏著當年的食物碎屑,就像我們的蛀牙那樣會塞食物,並有細菌跑進「洞」裡來消化這些食物碎屑。如果能透過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 BL-14A 工作站傅立葉轉換紅外線 (sr-FTIR)掃描,我們應該有機會在這些牙齒化石切片中,找到殘留有機物的證據;這也是我用來說服賴茲院士的有力說詞,於是乎他終於答應提供台灣團隊相關樣本,進行一系列的掃描。

團隊中服務於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江正誠先生,以他笑傲江湖、獨領風騷的高超製作試片技巧,磨了不知多少試片,我和該中心世界頂尖的光譜專家李耀昌博士則花了不知多少時間,做了無數次的顯微紅外線掃描,卻始終未能在牙間「洞」裡發現機殘留物的波峰、找出任何有機物殘留的證據;也就是說「牙間洞」的存在很可能並非向大家過去所認知的那樣,而是一個需要重新思考的課題。

在我粗淺紅外線光譜分析中,雖然沒找到任何有機物殘留物的蛛絲馬跡,卻看到了相對未成熟的磷灰石群礦物(即構成牙齒的基本礦物質),這意味著有新的牙本質形成於過去所謂的「牙間洞」內,這就很有趣啦!「洞」裡沒有有機物,反倒有新的牙本質形成,這意味者可能根本沒有所謂牙間的「洞」存在;再者,李博士在分析用同步輻射傅立葉轉換顯微紅外線形成的光譜後,又有另一個更重大的發現。

圖片5

圖五:肉食恐龍牙齒小鋸齒間的同步輻射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與分析,詳見內文說明。取自論文中的圖六。

圖五是李博士所做的光譜分析,可說是精彩絕倫。先解說最上面一排的圖片 A – F:

  • A 是在紅外線光源下掃描區域的光學影像,可以明顯看到所謂的「牙間洞」。
  • B 是一般的光學影像,「牙間洞」更為明顯(按:同樣的樣本,在不同的光源下,所「看」到的影像會有所不同)。從影像 C 到影像 F,越是紅色的區域代表濃度越高,越是藍色代表濃度越低。
  • C 為二氧化碳在 2345 cm-1 位置的分布,主要見於琺瑯層和少量在「牙間皺摺」。
  • D 為碳酸磷灰石A 在 879 cm-1 的分布,存在於「牙間折摺」的球狀牙本質內。
  • E 為碳酸磷灰石B 在 867 cm-1 的分布,存在於「牙間折摺」的球狀牙本質內。
  • F 在 3000 – 2800 cm-1 之間的烷基,請注意,這些有機物殘留物,基本上不存在於所謂的「牙間洞」內,而是在四周的牙本質(牙小管)內。
  • G 是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與解讀。
  • H 為琺瑯質的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
  • I 為牙本質的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
  • J 為琺瑯層內的碳酸磷灰石A 和 碳酸磷灰B 解析圖。
  • K 為保存在牙本質內的有機烷基。

到此為止,我們徹底打破了過去對於「牙間洞」的認知,進而提出新的正確名稱──在兩小鋸齒間的這個構造,應該稱為「牙間皺摺」。對於不是搞光譜分析的芸芸眾生來說,這些技術性說法,這些內容同天書般難以閱讀,看倌們也不必勉強自己一定得讀懂這部份,我只希望能在本文留下個人的心路歷程,讓子孫們知道,當年爺爺有幹過此等大事。

現在我來試著講講普通人的話,說明這些光譜掃描和分析的重要結果:

  1. 從 F 可以明顯看到,在過去所謂的牙間「洞」內,沒有看到有機殘留物存在,反倒是在牙本質內出現了烷基。
  2. 二氧化碳 (CO2)和牙齒化石有著很密切的關係──中生代比現在氣溫高上很多,南北極都沒有冰層覆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更是現在的好幾倍。因此,溶解到地下水裡面的二氧化碳濃度高於現在,這些溶解於水中的二氧化碳與它和水所形成碳酸,在牙齒石化過程中滲入其中。但就如 C 所顯示的,二氧化碳只滲透到琺瑯層,加上少部分跑進「牙間皺摺」,並沒有擴展到牙本質區域內;換句話說,二氧化碳的侵入就到此處為止。
  3. 水中的碳酸成分跑進「牙間皺摺」區域裡面,並與磷灰石起了作用,產生兩種不同的碳酸磷灰石A 和 碳酸磷灰石B。
  4. 綜合以上兩點,可以看到二氧化碳和碳酸在石化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非常有趣而獨特的作用:它們在琺瑯層和「牙間皺摺」等地方,形成「水泥覆蓋 (Cementing)」作用(水泥就是碳酸鈣),這個「覆蓋作用」或許就是讓牙本質內得以保存有機殘留物的重要原因!

為了探究「牙間皺摺」的形成,克絲丁又做了許多切片,觀察尚未長出牙床的小鋸齒間;依據以前的說法,「牙間洞」是在牙齒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所以還沒長出來使用的牙齒,理論上應該不會有這些結構。然而克絲丁卻在許多尚未長出牙床的牙齒邊緣同樣看到了「牙間皺摺」(圖六),這更是壓垮老駱駝的致命一槍,徹底推翻了過去的「牙間洞」說法!

哈哈哈!雖然我們推翻的只是一個一般人根本不會關注的、非常學術的小小課題,但能在浩瀚學海中,留下了一點點小記錄,人生也就夠本啦!

圖六 蛇髮女怪龍近似種未長出牙床的切片,明顯可看到,即便牙齒還沒長出牙床,也就是還沒用過的牙齒,已經有很清晰明顯的「牙間皺摺」結構,對於「牙間洞」說法來說,一槍斃命。

圖六:蛇髮女怪龍(學名:Gorgosaurus)近似種未長出牙床的切片,可看到沒長出牙床的牙齒,已經有很清晰明顯的「牙間皺摺」結構,對「牙間洞」說法可算是最有力的反證。

原始論文

Developmental and evolutionary novelty in the serrated teeth of theropod dinosaurs 
Scientific Reports. [July 28, 2015]

The post 大暴龍的小鋸齒─台灣團隊參與研究揭開肉食恐龍牙齒的奧祕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二):不關心科學,其實只想賺錢

$
0
0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一):這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

其他出包的恐龍狀況

恐龍這支稱霸中生代(Mesozoic)兩億五千一百萬年前至六千六百萬年前的陸生脊椎動物,首次出現於二疊紀(Permian,299─251 百萬年前)晚期,並在三疊紀(Triassic,251─199.6 百萬年前)中期成為優勢陸棲動物群,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一億六千萬年之久。如果把地球歷史的五十億年壓縮成一天廿四小時,恐龍大概在舞台上唱了四十六分鐘的戲,而我們智人則才出場不到一分鐘(約五十八秒)而已。

雖然名為《侏羅紀公園》或《侏羅紀世界》,但後者出場的霸王龍、迅猛龍、滄龍、重爪龍、似鱷龍、甲龍、三角龍、似雞龍、微角龍、厚頭龍、副櫛龍、愛德蒙托龍,主要出現在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的 145.5─65.5 百萬年前,長達八千萬年間,而非更早的侏羅紀。

只有翼龍、中棘龍、雙型齒龍、雷龍、劍龍才是出現在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的侏羅紀(Jurassic),約一億九千九百六十萬年前到一億四千五百五十萬年前。因此,《侏羅紀世界》應該改稱《白堊紀世界》(Cretaceous World)才比較確實,只是感覺就整個遜掉了。

《侏羅紀世界》的一大賣點是超大、超猛的滄龍。不過滄龍實際上是海洋爬行動物,並非恐龍,屬於鱗龍類,是身上覆蓋者重疊鱗片的爬行動物。《侏羅紀世界》裡的滄龍看來比一隻成年鯊魚大許多,一口吞下整條鯊魚只是塞牙縫。可是實際上滄龍只比一條鯊魚稍大,大概可達十四至十五公尺長,很少超過十八公尺長,滄龍科的成員也並非全都身軀龐大,有些小型滄龍大約才兩公尺長,和一隻鱷魚差不多。可是《侏羅紀公園》的滄龍估計長達兩百公尺!比所有已知的滄龍都還大。滄龍的泳速也不太可能像電影中那樣迅速到能躍出水面像鯨豚那樣表演,電影裡頭那隻也是人造怪物無誤。

迅猛龍一向是恐龍電影的大賣點,可是《侏羅紀世界》中的迅猛龍不僅沒羽毛,有幾處和實際的古生物學發現有出入,就像鳥一樣,迅猛龍缺少能做出電影中的那些表情的面部肌肉,尾巴也不會像電影中那麼靈活。同時,電影中的迅猛龍體型都太大了,真實的迅猛龍的大小和一隻火雞差不多而已。迅猛龍是否像《侏羅紀世界》裡那樣集體獵食呢?有可能的,不過證據僅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一處化石,幾隻迅猛龍圍在食物周圍。

《侏羅紀世界》中的翼龍看來很耍寶,可是實際上翼龍無法像電影中那樣把遊客捉起來在空中拋來拋去,牠們的體力無法辦到。翼龍是飛行爬行動物,並非恐龍。雙翼的翼膜由皮膚、肌肉、其他軟組織構成,從身體兩側延展到極長的第四手指上。翼龍沒有牙齒,可能吃魚為生,過去許多電影都把翼龍搞成有牙齒的怪物,雖然翼龍沒有強到把人叼上天,可是《侏羅紀世界》裡的翼龍沒有牙齒,算是比較精確些的。

在電影中,肉食恐龍如暴龍和迅猛龍都被描繪得異常兇殘,而草食恐龍如三角龍和雷龍等則溫馴可親近。如果真的到了「侏羅紀世界」,這種刻版印象恐怕會要命。大型草食動物,如河馬和大象,在非洲每年都造成許多人死亡,像看來頗無害的河馬,大嘴的咬合力之強,連鱷魚都不見得是對手。河馬性格暴躁且攻擊性極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更是非洲每年殺死最多人的動物,勝過看似凶猛的獅子、鱷魚、毒蛇等猛獸,每年約有三千多人喪命其大嘴下。另外,每年也有好幾百人喪命大象、野牛腳下。所以還是敬那些大型草食恐龍而遠之,以策安全吧。

恐龍的基因工程

科學家真的能夠從琥珀的蚊子體內得到恐龍血、萃取到 DNA 嗎?

根據古 DNA 研究專家長年的經驗分析發現,DNA 很難存在超過一百五十萬年仍保持足夠的完整度,更何況要萃取六千五百萬年到上億年的 DNA,就算有超低溫保存又防宇宙射線,也不見得能夠辦到。古 DNA 研究的開山祖師,瑞典裔德國科學家帕波(Svante Pääbo)在他的好書《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Neanderthal Man: In Search of Lost Genomes)中有詳細闡明(請參閱〈尋覓尼安德塔人的失落基因體〉))。

搞笑的是,《侏羅紀世界》裡頭的的蚊子 Toxorhynchites 體內是抽不到任何一丁點恐龍 DNA的,因為牠們其實不吸血,而是吸食果汁、蜜汁和樹汁等等,吃素的。即使是吸血的蚊子,也會有個問題──抽到的 DNA 絕大部分是蚊子的 DNA,要怎麼海底撈針找到恐龍專屬的 DNA 呢?這恐怕是天大的挑戰。因此,利用取得真正的恐龍 DNA 來複製出恐龍,恐怕會是個胎死腹中的夢想。

為了製造《侏羅紀世界》的最大賣點之一帝王暴龍,遺傳學家使用暴龍、南方巨獸龍、迅猛龍、瑪君龍、食肉牛龍、皺褶龍屬、阿貝力龍、樹蛙、烏賊的基因,其聲可達一百四十分貝,前進的時速可達五十英哩。樹蛙讓牠躲過熱感應追蹤器的偵測、烏賊基因讓牠能在環境中變色、隱藏及快速成長,迅猛龍基因能讓牠和迅猛龍溝通。

在電影中,要混合多少種動物的基因當然是隨他們自己說,可是現實中基因不是一個獨立的運作單位,從鳥類的基因體來推估,恐龍很可能有約兩萬個基因,和人類差不多。基因之間有互相複雜的交互作用來製造出一個完整健康的個體,並不是塞進樹蛙的基因,恐龍就會有樹蛙的能力,也要其他基因能夠完美配合才行。我們現在對基因運作所知還有限,未來廿、卅年都不見得能夠隨心所欲地調配基因定製動物。

除了那隻異常聰穎兇殘的帝王暴龍,《侏羅紀世界》的吳博士也很明確地告訴他那位還在狀況外的老闆:園區裡頭所有恐龍全都是基因工程的產物。因為他們的理論假設,即使拿到恐龍的 DNA,也不太會是完好無缺的,他們勢必要用其他動物的基因體來填補空缺。這在學理上反倒是可行的,因為儘管許多動物看起來差異甚大,可是大部分基因的功能都是相當保守的,尤其是親緣關係愈近的物種,擁有相似基因的比例就愈高,例如人和黑猩猩可能只有不到 2% 的基因是有顯著差異的。

如果我們勉強接受《侏羅紀公園》能取得部分恐龍 DNA 而用其他動物 DNA 來填補空缺的想法,那就如吳博士說的,他們其實並沒有純種恐龍,園區裡所有恐龍都是基因工程的產物,所以沒有任何一隻恐龍的遺傳組成和侏羅紀或白堊紀時期的恐龍一模一樣。

如此一來,帝王暴龍就不是首隻基因混合的恐龍。在回應生物學家和恐龍迷的抨擊時,導演其實大可用此設定回應,說《侏羅紀世界》的遺傳學家只是製造出「看似」恐龍的基因混合動物,不需要負責任地吐槽說那不是紀錄片,可見他們根本不關心科學,而只是想賺錢而已。

《侏羅紀公園》提到用蛙的基因體來填補恐龍基因體的空缺,在當時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當時基因體研究還才剛剛興起,鳥的基因體研究還完全未開始,在脊椎動物中,蛙的遺傳研究及基因體大小都比較可用。這個設定現在看來頗不實際,因為蛙是兩棲動物,而恐龍是羊膜動物,現生羊膜動物包括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羊膜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不需要像兩棲動物那樣需要生活在潮濕的環境,因為羊膜動物會生下包括堅固的透氣皮質或堅硬的蛋,裡頭還有促進呼吸與提供廢物處理的尿膜,腎臟與大腸適合保持水分,大部分哺乳類更演化出胎盤等結構。用蛙來填補恐龍 DNA 的空缺,那些恐龍恐怕要天天泡在水裡頭才能生存吧?

因此還是用鳥吧!如上所述,鳥類是由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的,基因體和恐龍最相像。最近哈佛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利用藥物改造 FGF 和 WNT 的訊號傳遞,成功地讓雞的嘴巴長得更像迅猛龍一些[1];科學家也知道鳥類共同祖先中至少有六個和牙齒相關的基因當時被「關閉」了[2];透過基因表現的分析,科學家也瞭解鳥類的指骨和恐龍的指骨之間的關係[3]。藉著演化基因體學的研究,我們愈來愈清楚鳥類和恐龍的差異可能源自何處。

而且何必想要從琥珀的蚊子中抽取到恐龍的 DNA 呢?不如用演化基因體學的方法來推估恐龍和鳥類基因體究竟可能差異在哪,這個方法比電影中的方法實際。有朝一日,科學家不是不可能利用鳥類來打造恐龍模樣的生物,複製「侏羅紀公園」就不會是空想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研究非鳥類恐龍到鳥類恐龍之間,在基因體的層次上發生了啥有意義的變化,然後用逆向工程為之,不信的話請看以下影片:

延伸閱讀: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一):這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

引用文獻:

1. Bhullar BA, et al. A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origin of a key evolutionary innovation, the bird beak and palate, revealed b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major transitions in vertebrate history. Evolution. 2015 May 12. doi: 10.1111/evo.12684. [Epub ahead of print]↩
2. Meredith RW, et al. Evidence for a single loss of mineralized teeth in the common avian ancestor. Science. 2014 Dec 12;346(6215):1254390. doi: 10.1126/science.1254390. Epub 2014 Dec 11.↩
3. Wang Z, et al.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avian digits reveals conserved and derived digit identities in birds. Nature. 2011 Sep 4;477(7366):583-6. doi: 10.1038/nature10391.↩

參考資料:

Danielle Andrew. 5 Science Facts Jurrassic World Totally Ignored. IFL Science. June 25, 2015.
Laura Geggel and LiveScience. Awesome Dinos, Iffy Science Inhabit Jurassic World. Scientific American. June 18, 2015.
Linda Qiu and Dan Vergan. ‘Jurassic World’ Dinosaurs Stuck in the 1980s, Experts Grumble. National Geographic. NOVEMBER 27, 2014
NICHOLAS ST. FLEUR. A Paleontologist Deconstructs ‘Jurassic World’.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2, 2015.
MANOHLA DARGIS. Review: In ‘Jurassic World,’ the Franchise Feeds the Beast.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1, 2015.
Mark Mancini. 6 Amazing Mosasaur Facts to Prepare You For ‘Jurassic World’. Mental Floss. June 9, 2015.
Joshua A. Krisch. Here’s The Real Science Behind Jurassic World. VOCATIV. 06/12/15.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二):不關心科學,其實只想賺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發現四腳蛇化石:蛇界的始祖鳥

$
0
0

始祖鳥具有鋒利的牙齒、腳上三趾有彎爪、長的骨質尾巴,這些是恐龍的特徵,而牠也同時有羽毛、翅膀,和現代的鳥類相似,因此被認為是恐龍演化到鳥類的橋樑,也是現代鳥類的祖先。後來也陸續發現有羽毛的恐龍化石,證實鳥類是從恐龍演化而來。

在爬蟲類演化的部分,現在科學家普遍接受蛇是從蜥蜴演化而來,但對於是陸生還是水生的蜥蜴一直以來有很大的爭議,各有理論支持。直到最近發表的這篇四腳蛇化石的研究,終於解開了一些謎團。

四腳蛇就是扮演了始祖鳥的角色。牠是在巴西發現的化石,約有1億2000萬年歷史,是第一個發現有四隻腳的蛇類化石。牠的體長只有20公分,前肢和後肢分別為4毫米與7毫米,因此乍看之下很難看出牠的四肢,但放大一看竟然還有五個指頭!

sn-fossilsnakes

Dave Martill/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圖片來源:Science news

蛇怎麼會有腳?是蜥蜴吧你不要騙我了

一般辨認蛇跟蜥蜴就是從有沒有腳來判斷,但其實有些較原始的蛇類也有前肢或後肢的殘留構造,也有蜥蜴是沒有四肢的。所以辨別蛇跟蜥蜴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判斷:

1.尾巴長度:蛇的尾巴很短,蜥蜴的尾巴很長。尾巴的算法是從泄殖腔開始,到身體最末端。

2.腹鱗:蛇的腹部鱗片特化成只有一片,蜥蜴的話會是很多片排列在一起。

Untitled

左:排灣腹鏈蛇的腹鱗,圖片來源:ng論壇 ;右:雪山草西的腹鱗(汪仁傑) 圖片來源:TaiBIF

3.眼瞼:蛇的眼瞼是整片的,所以他們不能眨眼,但蜥蜴可以。

4.舌頭有無分叉:想必大家對蛇吐出舌頭的畫面很熟悉吧,蛇的舌頭都有分叉,但是蜥蜴沒有喔~

5.有無外耳孔:蛇的外耳、中耳退化,沒有外耳孔,蜥蜴有。

1.18050

Dave Martill/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圖片來源:nature news

「雖然牠有四隻腳,但有其他的特徵清楚地顯示出牠是蛇。」——尼可拉斯・朗里奇(Nicholas Longrich),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 UK)考古學家,同時也是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如此說。

朗里奇說,化石的最前端,具有完整的骨頭,呈現一個緊緊纏繞的線圈形狀,看起來就像是個沒有四肢的身軀。除了迷你的四肢外,牠的頭骨大約是人類一個指甲的大小,脊椎有160個脊椎骨,尾部有112個脊椎骨。

四腳蛇的脊椎超過150節(蜥蜴的脊椎沒有這麼長),牙齒呈現尖的、有一點彎曲。另外牠具有橫越整個腹部寬度的鱗片(也就是「腹鱗」,蛇類為了在地上爬行特化出來的構造),這是爬蟲類有鱗目中只有蛇才有的特徵。

「這個生物無疑地是蛇。」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Bhart-Anjan Bhullar雖然沒有參與研究,但在看到化石之後就這麼說:「沒有一個其他的爬蟲類像牠一樣綜合了這些特性。」

「擁抱的蛇」

這個物種被命名為Tetrapodophis amplectus,屬名Tetrapodophis在希臘文中是四腳的蛇的意思,而種名amplectus來自拉丁文意為「擁抱」。

科學家更深入的觀察四腳蛇後發現,牠的四肢具有纖長的指頭,末端還有細小的爪子,因此推測牠的四肢不是用來爬行,也不是演化過程中剩餘的、沒有用的痕跡,比較有可能用來抓住獵物或是在交配時抓住配偶,這也是種名用了「擁抱」這個詞的原因。「牠是一隻擁抱的蛇。」朗里奇教授說。

sn-fossilsnakesEMBED

JULIUS T. CSTONYI 圖片來源:science news

這個化石已經出土數十年才開始被關注,起先是由研究團隊中的大衛・馬提爾(David Martill),英國普茨茅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在德國的Solnhofen博物館中發現。但朗里奇說,覆蓋在化石上面的石灰岩,還有化石呈現的褐至橘色,都指向巴西東北部的一個特定區域。不過這個化石是如何從巴西跑到德國的博物館中,卻是無人知曉。(其實那些科學家也不是很在意)

四腳蛇令科學家著迷的地方

四腳蛇的脊椎總共有272節,這已經超過科學家認為動物在開始失去四肢之前體長可以到達的極限的兩倍,這也是四腳蛇令人驚訝的地方。馬丁・科恩(Martin Cohn),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的演化發育生物學家說,這表示動物的四肢在演化中重新找到它的用途,而不是隨著身體延長而逐漸萎縮。在蛇類演化的模型裡,科學家一直認為是他們的身體先不斷變長,四肢才開始退化。但四腳蛇的發現顯然違背了這個假設,表示身體的延長和四肢的退化可能是獨立的兩件事情,科恩解釋。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蛇是從蜥蜴演化而來,是因為發現的化石證據表示在骨骼構造上,蛇與蜥蜴很相近。有一派學者認為蛇是從「洞蜥」演化而來,這種蜥蜴生活在洞穴中,這能解釋為何蛇的聽力、視力都退化,身體也變成流線型。另一派學者則認為蛇是從滄龍(沒錯就是侏羅紀世界裡面最後出來撿尾刀的那隻)演化而來,後來才移居到陸地上生活。在這種假設下,外耳的退化是因為在水中沒有作用,透明的眼膜也是因為要在水中活動。有些化石的研究報告發現滄龍和蛇的骨骼結構相似,而且蛇的化石旁邊也出現和滄龍生活相同時期的沈積物。

四腳蛇大幅縮小的四肢、長長的身軀、短的口鼻部,都是為了適應爬行、鑽洞而出現的特徵;沒有利於游泳的扁平狀尾巴,而是圓柱狀,也沒有發現鰭的構造。因此科學家們推測四腳蛇是生活在洞穴中的陸地生物,蛇類並不像先前一些科學家認為的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來,朗里奇表示。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Canada)的脊椎考古學家邁克爾・考德威爾(Michael Caldwell)表示,所有的脊椎生物,當然包括爬蟲類,都有一個小小的骨頭叫做「椎間體」(intercentrum),然而四腳蛇的脊椎骨中並沒有發現這個構造。四腳蛇的脊椎構造和在2億5000萬年前那次大滅絕中絕種的兩生類有較高的相似度。所以與其說四腳蛇是「原始蛇」,不如說牠是兩生類在大滅絕後的倖存者。「我覺得這個生物遠比研究團隊所說的令人興奮。」考德威爾說。

四腳蛇,一個擁有完整的蛇軀體,卻有四肢,像是當初填補恐龍演化到鳥缺失的那塊拼圖——始祖鳥一樣,補齊了科學家一直遍尋不著,蜥蜴演化到蛇的那個關鍵證據。

參考資料:

The post 發現四腳蛇化石:蛇界的始祖鳥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倫敦的獅子 -《測量野性的人》

$
0
0

倫敦

一八五八年二月的一個夜晚,共濟會會堂〈Freemasons’ Hall〉裡擠滿了賓客,理查.歐文從主桌站起身來,當著三百五十位客人的面,舉杯對著坐在他右邊的男子敬酒,歐文說:「敬傑出的旅行家,今日我們齊聚一堂就是為了向他致敬。」

在那一刻,大衛.李文斯通可能是全英國最有名的人。這位蘇格蘭傳教士多年來深入非洲探險,他將這份經歷,包含他遇見獅子因而失去左手臂的可怕遭遇,寫成一本實錄,成為當時英國最熱賣的書。從非洲回來後,他一整年都在各地領取榮譽學位,在門票全罄的講座上受到崇拜者的包圍,同時他還定期為貴賓舉辦展覽。他的公眾形象完好無缺,歐文告訴在場的賓客:李文斯通是一個勇敢而謙卑的冒險家,致力於傳播「超凡脫俗的高超智慧」。就在那天早上,李文斯通才私下覲見了維多利亞女王,她還祝他下一場探險順利;他計畫從贊比西河進入非洲探險。這場即將到來的遠征,他最具野心的一場探險活動,是由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資助的,這場晚宴也是學會舉辦的,是為他送行的正式餞別宴。

歐文告訴觀眾他在十八年前遇見李文斯通的始末,當時這位年輕的傳教士,在第一次去非洲探險前,特別前來向歐文請教蒐集自然史標本的意見。從那時起,李文斯通不時會提供歐文標本,從恐龍化石到象牙都有。歐文則幫助他校對他的書,確保當中的生物描述無誤,以此作為回報。在女士的這一廳,李文斯通的妻子坐在歐文的妻子卡洛琳旁邊;他自己也成了他口中這位「教授」的好朋友。多年後,李文斯通打趣地說,他那隻截肢下來的左臂,也就是他勇敢事蹟的象徵標誌,應該要在他往生後遺贈給歐文。他說:「這是大衛.李文斯通的遺囑。」

李文斯通可能覺得請歐文校閱一位傳教士的著作是否合乎科學,多少有點委屈他,而且還因而讓這位傳教士贏得世界各地學術圈的尊重,因此對他深感虧欠。但今晚歐文的支持,也許並不全是為了李文斯通,而是為了他的好朋友,同時是皇家地理學會的會長羅德里克.默奇森。

默奇森親自打理晚宴的每一項細節,從祝酒詞到由樂隊演奏的蘇格蘭樂曲的順序,將李文斯通塑造成名人是默奇森當晚的首要任務。早在李文斯通得知默奇森可能想要寫一本關於他的冒險經歷前,默奇森就已安排好出版社,確保了這項出書計畫的交易。李文斯通之所以會在倫敦的街道上被人群所包圍,也是默奇森動用人脈事先打點好的。

就跟歐文一樣,默奇森也是真心喜歡李文斯通,並對他十分敬重。但在他對他的推崇中,多少還是帶著一些別有用心的成分。

從一八四三年起,默奇森曾三度當選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長。當這個學會升格為皇家機構時,默奇森是唯一被提名的人。在很多人眼中,他就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創始人。

年輕時,默奇森過著休閒的鄉紳生活。但在妻子的鼓舞下,他選擇攻讀她很喜歡的地質學,並且開始投入大量的閒暇時間來進行研究。他繼承的財富讓他有足夠的資金前往蘇格蘭、俄羅斯和阿爾卑斯山,沒多久他就爬到這個學門的頂峰。他的山脈形成研究和地質分層分類皆是這個新興領域的重要發展。

不過到了一八五○年代後期,大家逐漸忘卻他的地質學家身分,而將他視為皇家地質學會探險家的金主。在經過三個世紀的遠洋探險後,十九世紀中葉已發展成內陸探索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點上,沒有人可以媲美默奇森的貢獻。在某些人眼中,他活像是帝國的國際象棋大師,運籌帷幄,在世界各地部署他的棋子,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擴展大英帝國的疆域。他的影響力甚至滲透到世界地圖集中,在全球六大洲中,分別有二十三處的地形以他的姓名來命名,比方說南極洲的默奇森山、烏干達的默奇森瀑布、加拿大的默奇森島、澳洲西部的默奇森河,再加上另外兩條支流羅德里克和安佩。世界各地的探險家都很尊敬他,至少在分享榮耀時絕不會忘了他,畢竟他是他們的生命線:他可是一隻手放在維多利亞女王錢包上的男人。

在他眼中,非洲獨具魅力。李文斯通引發了英國公眾前所未有的非洲熱,他們渴望更多的探險故事,而默奇森要滿足這項需求。他號召他的黑暗大陸核心探險小組:李文斯通、理查.伯頓和約翰.漢寧.史皮克等,這群人可是他費心照料的「獅子」。

皇家地理學會搭著公眾對探險的狂熱,完全發揮其價值。會員人數爆炸性的成長,每月的例會成 了這城市上層階級交流的地方。

當李文斯通在一八五八年離開倫敦展開這趟預計將持續數年的最新探險時,默奇森已掌握到讓他的探險帝國在大英帝國內持續成長和獲得資金的關鍵:有驚心動魄故事可講的英雄。

 

0429-臉譜-測量野性的人-立體-300本文摘自《 測量野性的人:從叢林出發,用一生見證文明與野蠻》,臉譜出版。

The post 倫敦的獅子 -《測量野性的人》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三):只為了娛樂,其實把劇情搞得更糟

$
0
0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一):這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二):不關心科學,其實只想賺錢

《侏羅紀世界》惹毛了不少科學家 [1-9],原因在於,雖然《侏羅紀公園》和《失落的世界》原著小說在科學上仍有不少缺失,但麥可‧克萊頓已很嚴謹地使用當時科學界最新的想法,如果麼大型的製作不沿續這種精神,是對麥可‧克萊頓的無情羞辱!其實在《失落的世界》的電影版,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把原著小說裡頭大量的科學元素刪除,著重在恐龍大鬧聖地牙哥市,已經讓很多科學家大失所望了。

為何要有科學?

商業電影的本質是娛樂,為何麥可‧克萊頓的小說要使用大量的最新科學研究理論?因為麥可‧克萊頓關心科學發展,他雖然脫離了學術界,不過曾在頂尖的沙克生物研究院當過博士後研究,也曾是貨真價實的科學工作者。如果不想沿續麥可‧克萊頓的精神,那就起爐灶吧,拍一部不相干的恐龍怪獸片,誰理裡頭科不科學啊,我們這些科學愛好者才沒空無聊到去挑每部怪獸片毛病。

我們對電影要有一定的科學真實性要求,因為麥可‧克萊頓的作品就是標榜有最新的科學知識和理論啊!《侏羅紀世界》的設定和片名,明顯就是要騙當年受《侏羅紀公園》感動的影迷入場,有些小影迷長大了還能帶小孩去重溫童年舊夢。可是交出這種水準的科學,真不愧是詐騙集團無誤!

科幻電影為了劇情,不免要犧牲一些科學,可是有些偉大的電影,除了《侏羅紀公園》,去年爆紅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科學顧問基普‧索恩(Kip Thorne)在他的好書《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中,詳細闡述他在這部電影中,費盡心思地顧及最大限度的嚴謹科學,絞盡腦汁為巨人黑洞做出特效所需的數學方程式。相對論迷絕對比恐龍迷少非常非常多,但他們的這麼努力不懈,真叫人肅然起敬(請參見〈讀完這本書,你會再看一次《星際效應》〉)。

好吧,《侏羅紀世界》是部娛樂片,先不談科學,來談劇情合理與否,我們也可以這麼推論:如果他們不用最新的恐龍知識(例如恐龍原來有羽毛)就會出現不合理劇情。我們想想,這個公園一定收費頗高才能營運甚至賺錢,因為成本非常高,對吧?那麼去參觀的人,大部分會是有錢的恐龍迷吧?如果《侏羅紀世界》中的迅猛龍沒有羽毛,會更暴走的是這些恐龍迷還是我?他們還會付出高昂的參觀費用嗎?事實上,我有些朋友唸小學的孩子早就知道恐龍有羽毛了,他們帶小孩去看這部電影,結果被失望難過的小孩吐槽。

因為設定要沿續第一集《侏羅紀公園》,所以《侏羅紀世界》的恐龍沒有羽毛,可是編劇們大可說他們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修正了園區裡恐龍的樣貌,劇情上也會更合理,因為如此一來,他們連那隻變態的帝王暴龍都不必做,只要先做出有羽毛的迅猛龍,不就行了嗎?他們會出包,是因為這十幾年來入園的遊客已經對一般的恐龍麻痺,所以必須創造出全新的、更兇猛、更殘暴的新恐龍來重拾遊客的關注,可是中間跳過有羽毛的恐龍先搞一隻超危險的,合理嗎?雖然那隻帝王暴龍是要做成武器的,但是這種太跳躍的劇情,注定讓它只能是部爽片而已。

迅猛龍等等沒有羽毛,恐怕更大的考量是成本。雖然加上羽毛,對特效的要求更高,可是當初《侏羅紀公園》在影史上的最大突破,不就是創新地使用大量電腦特效?《侏羅紀世界》只拾前人牙慧,創新性大不如其票房亮麗,影史上的地位肯定遠低《侏羅紀公園》,更何況演員演技也不如後者。

《侏羅紀世界》劇情上不合理處還包括:正常人不會以為帝王暴龍逃出去時,就馬上打開柵門進去玩耍,所以帝王暴龍暴走逃出牢籠,就像八仙粉塵爆的活動負責人一樣,男主角其實要負最大的責任!可是最後他反而成為英雄,這根本就不道德啊!

《侏羅紀世界》劇情不怎麼樣,不僅是我如此認為而已,爛蕃茄(Rotten Tomatoes)總結影評的評語是:「Jurassic World can’t match the original for sheer inventiveness and impact, but it works in its own right as an entertaining –and visually dazzling –popcorn thriller」,就是說它太不如前,只是部爽片。我也曉得,很多網友認為我認真到無聊無趣了,這我不想辯駁;但做為一部超級賣座的爽片,除了票房上的成功,還引爆這麼多話題,從恐龍到高跟鞋,在商業上算是厲害的。可是純粹做為一件商品,消費者提出自己的經驗,是天經地義的,我不認為我有必要改變這是部爛片的想法,而且要不是它超級賣座,我還沒空理它咧。

倒帶回廿幾年前,舉幾個例子說明《侏羅紀公園》對科學界的貢獻,科學家盛讚《侏羅紀公園》而幹譙《侏羅紀世界》,是有道理的。雖然過了廿幾年來看,《侏羅紀公園》錯誤百出,可是當時麥可‧克萊頓已經用上他能找到的最新資料了。科學會自我修正,在《侏羅紀公園》,麥可‧克萊頓認為暴龍看不見靜止的物體,到了《失落的世界》才修正成暴龍其實看得見,只是他們用了蛙的基因體才導致該現象。

其實在《侏羅紀公園》推出之前,恐龍研究是已經算是冷門的古生物學中的冷門,很多恐龍化石其實是業餘愛好者自費當志工挖掘出的。《侏羅紀公園》的熱潮後,引起了社會大眾的注意,古生物學家才比較容易申請到經費研究恐龍,所以這廿年來的許多進展,真是拜《侏羅紀公園》所賜。

《侏羅紀公園》當年就指出,恐龍是恆溫動物,這個理論當時在學界還不流行,直到近年的許多新證據,使科學家得以研究恐龍的生理特徵,包含代謝、體溫調節方式、呼吸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恐龍溫血動物說逐漸成主流理論,牠們被視為活躍的動物,至少具有相當穩定的體溫。目前的爭論多在於牠們的體溫調節機制,以及牠們與鳥類、哺乳類的代謝率相近程度。《侏羅紀公園》當時激發了許多古生物學家往這個方向研究。

《侏羅紀公園》裡頭有位數學家伊恩‧馬爾科姆(Ian Malcolm),是混沌理論的專家。1990 年的《侏羅紀公園》把混沌理論用在了解釋侏羅紀公園的崩潰,當時科學界知道混沌理論這個數學分支的人還有限,雖然科普作家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的《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在 1987 年出版了。《侏羅紀公園》讓混沌理論聲名大噪,大家都記得片中的蝴蝶效應,後來還有部科幻電影就叫作《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可是事實上,把混沌理論用在這個故事上,是非常牽強的,這是《侏羅紀公園》最弱的一部分。不過,好歹麥可‧克萊頓在嘗試推廣科學,所以大家還是津津樂道。葛雷易克的《混沌》,天下文化在 1990 年出版中文版,是科學人文系列頭香,還掀起科普書熱潮。

在《侏羅紀公園》中,暴龍暴走狂追越野車,可是沒幾年就有研究顯示暴龍不太可能跑那麼快。另一些研究指出,暴龍有可能是食腐者,牠們並不獵殺,牠們吃已經掛掉的動物屍體,因為就化石記錄推估出的數量上而言,如果牠們是食物鏈的最頂端,數量以乎太多了。這些也都是《侏羅紀公園》當時帶給科學界努力思維的方向。有網友提出,《侏羅紀世界》一開始就用烏鴉腳當恐龍腳搞笑,暗示了恐龍與鳥類的關係,所以不需要再苛求劇組,不過這個這個恐龍只有內行人才看得懂吧?雖然麥可‧克萊頓就暗示鳥是恐龍後代的概念,可是《侏羅紀世界》捨這廿年來許許多多《侏羅紀公園》激發的研究不理,就不只是可惜而已了啊!

《侏羅紀世界》反基改?

我有朋友去看了《侏羅紀世界》回來就說,《侏羅紀世界》是反基改的電影吧?因為出包的是基改恐龍。我其實並不這麼認為,因為不小心把牠放出去的是男女主角啊!麥可‧克萊頓在他的科技驚悚小說中,多次把濫用科技而闖的禍當故事,可是他並非一味反對科技,他在《最高危機》(Airframe)其實是高度讚揚航空科技的。他在過世前有本小說《NEXT:危基當前》(Next)是在嘲諷生技公司,裡頭有提到基改。

《NEXT:危基當前》基本上是鬧哄哄的鬧劇,《NEXT:危基當前》提到貪婪的生技公司、誤用基因療法的生技公司職員,私下把人類基因轉入動物的科學家、身體組織細胞被大學出賣的小民、搶取豪奪的學術界大頭、偷盜人類器官的醫院職員等等。麥可‧克萊頓在小說中也搞出一些假報導,用誇張的方式來表達一些科學報導或科學家對基因控制人類行為或疾病的誇大渲染。和麥可‧克萊頓絕大部分小說中悠關生死的危機不同的,《NEXT:危基當前》只不過是有白爛結局的鬧劇,我想麥可‧克萊頓應該是想寫部黑色喜劇吧?

然而因為故事實在是太鬧哄哄了,不太容易搞清楚麥可‧克萊頓想要表達的觀點,他應該也知道讀者的疑慮,於是他在白爛的故事結束後,還加了一章清楚地表達他對遺傳工程、幹細胞研究等的觀點。不過相較他其他死很多人的科技驚悚小說,《NEXT:危基當前》是部黑色喜劇,出現了被基因改造而會說話而且很耍寶的的猩猩和鸚鵡,麥可‧克萊頓看來並沒有反對基因工程本身。

基本上,麥可‧克萊頓反對的,是把基因拿去申請專利,他主張要改革法案以面對大學和教授產學不分的問題,還有為人類細胞組織的使用建立準則,以及立法以確保基因檢驗資料的公開化。並且他反對完全禁止某些高度爭議性的研究,如基因療法和幹細胞等,雖然他反對科學家誇大那些研究的成效,然而就算歐美嚴禁那樣的研究,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卻反而還是可以從中獲利。與其限制遺傳工程、基因療法和胚胎幹細胞的研究,還不如把精力花力認真地研究出合時合理的法案。

《侏羅紀世界》的例子也不能用來反基改。爆個雷吧,《侏羅紀世界》的劇情發展下去,原來那隻變態帝王暴龍,根本就不是為了給遊客看爽的,是秘密軍事武器!所以他們本來就是為了大屠殺而做出那隻變態帝王暴龍,所以變態的不是科技也不是恐龍,是貪婪冷酷的人心!

不過,即使他們的目的很下流,可是他們也不是為了鬧出人命才放出那隻恐龍的,不小心把恐龍放出來大肆殘殺的,是男女主角哦,這只是觀眾不願面對的白爛問題。好吧,即使我們不要過度做出道德上的責難,難道就該讓這件事船過水無痕嗎?難道就要坐視下一場電影,男女主角繼續不受控制白目放出恐龍來造成死傷無數嗎?我們不是只要究責,也是檢討整個體制,拒絕劇組用無腦爛劇情來唬弄觀眾!

總而言之,我們這些科學愛好者和科學工作者並非單純為了電影有沒有嚴謹的科學而非難《侏羅紀世界》,而是《侏羅紀世界》利用科學招遙撞騙卻在科學上非常不嚴謹,劇情也荒腔走板,讓它注定只是部爽片的一般商品!

延伸閱讀: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一):這是不折不扣的黑心商品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二):不關心科學,其實只想賺錢

參考資料:

1. MICHAEL CASEY. Paleontologists give “Jurassic World" science thumbs down. CBS NEWS. June 11, 2015.
2. Nick Allen. Jurassic World dinosaurs criticised by paleontologists. The Telegraph. 12 Jun 2015.
3. Eve Hartley. Jurassic World Dinosaur Inaccuracies Are Making Paleontologists Mad. The Huffington Post UK. 15/06/2015.
4. ELLIE ZOLFAGHARIFARD. Jurassic Park is simply ‘a dumb monster movie': Paleontologists slam Hollywood blockbuster for its glaring errors. DAILYMAIL.COM. 11 June 2015.
5. NICHOLAS ST. FLEUR. A Paleontologist Deconstructs ‘Jurassic World’ –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2, 2015.
6. NICK ALLEN. Jurassic World’s CGI dinosaurs slammed by paleontologists. stuff.co.nz. June 15 2015.
7. John Conway. Scientists disappointed Jurassic World dinosaurs don’t look like dinosaurs. The Guardian. 4 December 2014.
8. Ralph Jones.We Got a Paleontologist to Call Bullshit On the ‘Jurassic World’ Trailer. Vice. November 28, 2014.
9. Linda Qiu and Dan Vergano. ‘Jurassic World’ Dinosaurs Stuck in the 1980s, Experts Grumble. National Geographic. NOVEMBER 27, 2014.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豬玀紀,失落的世界(三):只為了娛樂,其實把劇情搞得更糟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ebird Taiwan 臺灣入口網全面啟動!

$
0
0

圖片1

ebird Taiwan

ebird 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賞鳥紀錄資料庫及共享平台,由康乃爾鳥類研究室奧杜邦學會共同營運,隨時蒐集來自世界各地30萬用戶的賞鳥紀錄。自2002年起,已經提供一億五千萬筆的鳥類分布資料至全球生物開放資料的核心「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 )」。ebird之所以成功,在於他緊緊抓住狂熱賞鳥人的心,提供這些賞鳥人許多方便輸入、管理、查閱、下載及展示自己賞鳥成果的服務,甚至可以與其他賞鳥人一較高下,來個全球大車拚。就像打獵一樣,這些賞鳥紀錄的累積有如展示狩獵成果,唯一不同的是,那把殺戮的獵槍已經典雅的轉化為欣賞野鳥的望遠鏡。

ebird Taiwan 則是 ebird的臺灣入口網站,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共同管理。四年期間,我方與ebird密集的協商與討論,終於建置完成ebird的繁體中文入口網。對外國人來說,東亞的語言一直是很大的罩門,尤其是中國(各位可觀察以下的資料圖,非常缺乏中國的資料)。使用繁體中文的臺灣提出與ebird合作,建置繁體中文網站,對ebird團隊來說,是填補缺漏的一大福音。對臺灣的賞鳥人來說, 少了英文這一到障礙,更方便的使用這個迷人的資料庫。快讓我們來看看ebird有什麼功能吧!

管理個人的賞鳥紀錄 

對賞鳥人來說, 很大的志業是記錄自己在全世界看過幾種鳥,這個數字稱為「生涯鳥種數」,生涯首次目擊的鳥種稱為「生涯新種(Lifer)」。將每一次的賞鳥紀錄輸入ebird,便可快速的統計自己的生涯鳥種數。以我自己為例,我的生涯鳥種數是616種,並且顯示在各國目擊的鳥種數:臺灣347種、印度156種、日本87種…等。對賞鳥人來說,最困擾的是生物分類的變動,都有可能改變這個數字,需要密切的追蹤鳥類分類研究。不過,ebird幫忙省了這樁苦差事,ebird團隊會依照Clements世界鳥類名錄,定期更新資料庫的鳥類分類歸屬。ebird是以物種為單位,但這對某些賞鳥人(我)來說是不夠的,還要以亞種為單位,而且還自己製作生涯鳥種數累積曲線(ebird目前無此功能)。

11012954_978760058830203_1845973233333815926_n11156292_1008423542543764_337900873940706707_n

查詢最近有什麼好鳥可看

查查看最近有什麼稀有鳥來報到,是很重要的即時資訊。點選【探索資料】、【探索地區】,輸入所要查詢的國家或地區之後,顯示如下圖。下圖是查詢臺灣的顯示結果,可見在資料庫內,臺灣的鳥類紀錄清單共有14,186份,共記錄527種小鳥,以下則是鳥種清單,右邊可見最即時上傳賞鳥紀錄。如果想要ebird主動通知鳥訊,可點選【探索資料】、右下角的【鳥訊快報】,輸入email便可由ebird主動通知你稀有鳥的鳥訊,以及鳥尚未目擊過的鳥種訊息。不過,以我個人的使用經驗,幾乎完全是坐在辦公桌前面扼腕,根本無暇立即去鳥點報到。

11012954_978760058830203_1845973233333815926_n

查詢各鳥種的資料分布

ebird資料庫最大的價值,在於可透過各種方式探索資料庫裡的資料,滿足使用者的應用需求。查閱某鳥種的資料是相當基本的功能,點選 【探索資料】、【鳥種分布圖】,可在右上角輸入鳥類的英文名或學名,顯示該鳥種的資料分布(目前暫無法以中文查詢)。如下圖為麻雀的資料分布圖,將地圖拉近則可檢視資料細節。該注意的是,麻雀是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鳥類(印度半島除外),但未曾有資料的地點則無法顯示,如中亞及中國。

11012954_978760058830203_1845973233333815926_n

查閱世界各地的鳥類名錄與遷留狀態

點選【資料探索】、【條型圖】,選擇所要查詢的國家或地區後,便能顯示該地的一整年鳥類數量變化。ebird將每個月分成四週,厚度代表該鳥種的數量,時間範圍可自行設定。這樣的結果可以判對當地個鳥種的遷留狀態,對賞鳥人來說,就可以知道哪個月份造訪可看到最多種小鳥,哪些月份去的話就打消念頭乖乖陪老婆購物。

以下為查詢臺灣所有資料的結果,可見白耳畫眉(White-eared Sibia)和藪鳥(Steere’s Liocichla)的數量相當多且全年可見,可判斷是不遷徙的留鳥。紋翼畫眉(Taiwan Barwing)也是留鳥不過數量較少。烏鶲(Dark-sided Flycatcher)、寬嘴鶲(Asian Brown Flycatcher)和灰斑鶲(Gray-streaked Flycatcher)的資料主要集中在春秋兩季,可判斷是遷徙季節時在臺灣短暫停留的過境鳥,有些寬嘴鶲則在冬天也有紀錄。紅尾鶲(Ferruginous Flycatcher)的資料集中在夏季,可判斷是夏天才到臺灣繁殖的夏候鳥。

11012954_978760058830203_1845973233333815926_n

查詢鳥類熱點

對賞鳥人而言,趁出國的空檔尋找新鳥種是很重要的任務,如果飯店附近有鳥類熱點,在開會之前早起賞鳥是再好不過的安排了。點選【資料探索】、【探索熱門鳥點】便會顯示熱門鳥點的世界地圖,拉近到查詢的地區就會顯示資料細節。從下圖可見,北臺灣的重要熱點不外乎關渡、華江橋雁鴨公園、金山、野柳和東北角的田寮洋,點選可顯示鳥種數與紀錄清單數。例如關渡自然公園目前共有131份鳥類紀錄清單,共記錄140種鳥。

11012954_978760058830203_1845973233333815926_n

百人排行榜

除了查詢鳥類資料,賞鳥另一大樂趣是與他人一較高下,也秤秤自己的斤兩。點選【資料探索】、【百人排行榜】,選擇國家或地區之後,便會顯示前100名的ebird使用者,可以用鳥種數排序,也能用上傳紀錄清單數排序。下圖是全臺灣在2015年至7月31日為止的排行榜(依鳥種數),共記錄459種鳥。

看看第一名已經記錄了400種鳥,第二名380種,第三名326種。我個人則是魯魯的以157種排在第44名(驚!),連人家的車尾燈都看不到,連螢幕截圖都截不進來。當然,這表示有乖乖上班,沒有偷跑出去看小鳥。由於臺灣的使用者還不多,所以百人排行榜內大多數是認識的朋友,常常上來檢視可以看看誰去賞鳥卻又不揪。如果顧及隱私不希望自己的紀錄顯示於資料庫中,在帳號管理處可設定為匿名。

11012954_978760058830203_1845973233333815926_n

這麼多人提供資料,有錯怎麼辦?

ebird鳥類資料庫的強大功能,辨識資料偵錯與檢核機制。資料庫中已經先將各地區鳥種的「當月最大量」作為基礎,當你輸入的數量超過資料庫中的「當月最大量」時,系統便會提醒使用者:「這是一筆相當罕見的紀錄,請您再做確認,或提供照片或詳細資訊」。這樣的機制,也可以避免使用者不小心輸入錯誤,「當月最大量」也可以隨時修正調整。此外,將資料上傳資料,ebird會將資料交給由各地區資深賞鳥人所擔任的「審查委員團」審查,如果紀錄罕見或不合理,審查委員會直接寫信給使用者做溝通及確認。如果資料非常不合理,審查委員便會將資料剃除,使用者還是會在自己的紀錄中看見那筆稀有的資料,但是並不會進入資料匯算和整合的資料庫中。

有什麼很酷的成果嗎?

ebird累積了大量的鳥類分布資料,能提供研究者挖掘其所需要的資料,自行整理分析。其中一項相當酷的是建立美國部分鳥種(資料量要夠大)出現點位的全年變化,對候鳥來說,更可以顯示遷徙狀況。例如下圖是Black-throated Gray Warbler四月時的分布圖,疊合後可製成全年變化動態圖(更多鳥種的動態圖請看這裡)。

11012954_978760058830203_1845973233333815926_n

滴水足以穿石,聚沙可以成塔,ebird掌握了使用者的喜好,獲得大量的資料,涵蓋的時間與空間也非常龐大。如果沒有為數眾多的賞鳥人,ebird也難以有這樣的成績。ebird在此難以全面介紹,如果你需要一個方便管理賞鳥紀錄的平台,又希望讓賞鳥成果發揮出更多的價值,那就快來ebird註冊一個帳號吧!

註:因與ebird簽署合作協議,本文所有圖片皆已獲得授權使用。

參考文獻

The post ebird Taiwan 臺灣入口網全面啟動!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59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