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動物世界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貪食魚子醬的水母:鱘卵螅-《寄生蟲圖鑑》

$
0
0

(泛科學)寄生蟲-鱘卵螅-2

鱘卵螅(Polypodium hydriforme

  • 分類:刺絲胞動物類
  • 體長:自由游動時,傘面直徑2.5 mm
  • 宿主:鱘科(Acipenseridae)
  • 分布:俄羅斯、伊朗、北美等

魚子醬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這種食品是將鱘魚的卵以鹽醃漬後製成的,多半在俄羅斯或伊朗等地生產。以製作魚子醬用的卵作為寄生對象的美食家,便是鱘卵螅這種寄生蟲。這種蟲說起來倒也和水母或海葵等刺胞動物算是近親。

(泛科學)寄生蟲-鱘卵螅-1

鱘卵螅會侵入鱘魚體內尚未發育成熟的卵中,並耗費數年從容地增殖。其增殖法是所謂的出芽生殖,也就是身體的一部分膨大起來,成長為新的個體,到最後卵的內部會有從數十至一百隻不等的個體,念珠似的整群串起。不久此群體就會吸光卵中貯存的卵黃,之後移動至外界,分崩離散成猶如小水母的個體。此後就開始營自由泳動生活,以觸手捕食小動物,並似乎能以二分裂法增加數量。有一位被此寄生蟲吸引而研究了五十年以上的女寄生蟲學家,不過她對於發育完成後之鱘卵螅如何入侵鱘魚體內,並寄生於卵中這件事,還未得到明確的答案。

鱘魚因為外觀看來與鮫有相似之處,所以名字中有「鮫」這個字*,但嚴格地說,鱘魚並不是鮫,而是比鮫更加古老,自中生代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的古代魚種。現在由於濫捕和水質汙染,數目顯著地減少,因此用以製作魚子醬的卵,可說是極為稀罕的高級食材了。鱘卵螅破壞鱘魚的卵,進而對鱘魚的生殖能力產生障害,無論如何都算是相當麻煩的寄生蟲。

*譯注:鱘魚日文為「チョウザメ」,日文漢字可寫做「蝶鮫」,因此原文才會說名字中有「鮫」這個字。

摘自《寄生蟲圖鑑》,臉譜出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