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動物世界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真蜂假蜂傻傻分不清楚?假裝自己是蜂類的昆蟲可不少

$
0
0

大多數人對蜂類的第一印象,除了蜜蜂會產出甜美的蜂蜜外,就是牠們螫人的針了。很多動物都知道蜂是不好惹的,甚至有一些昆蟲為了保護自己,透過模仿蜂的外型混淆天敵,變得完全不像自己的同類喔。不只捕食者,有時候連人類都會上當受騙喔。

首先,「蜂」是甚麼?

在現今的昆蟲分類學中,蜂屬於膜翅目 (hymenoptera),這群昆蟲不只兇悍、有著產卵管特化而來的螫針,其中還有些種類了解團結力量大的可貴,發展出不同階級的分工,以家族的形式,共同面對生存的挑戰。

膜翅目可粗略的依照外觀特徵分成細腰亞目 (Apocrita) 及廣腰亞目 (Symphyta)。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細腰亞目的身體中間有纖細的「腰」連結著前後較為寬大的軀幹,細腰亞目的成員有我們常見的蜜蜂、虎頭蜂、螞蟻等。牠們的「腰」是由腹部第一節,稱為前伸腹節 (propodeum) 的部分,向前延伸,和胸部合為一體,而這之後的一或數節則變得較細,這也讓細腰亞目的腹部可以做出十分靈活的動作,諸如在其他生物體內寄生產卵、以蜂針攻擊。

廣腰亞目的成員,身體沒有太大的曲線,不像牠們的遠親有著纖細的腰,看起來比較像長了六隻腳跟兩對翅膀的圓柱狀。從演化及親緣關係的角度上來看,細腰亞目是較晚才演化出來的一支,廣腰亞目則包含了除細腰亞目之外全部的膜翅目昆蟲。

膜翅目親緣關係圖,細腰亞目是較晚分化出的一支,廣腰亞目則包含了許多較原始的蜂。圖/維基百科

為什麼要長得像蜂類?「擬態」的簡單介紹

擬態在大自然中是許多生物的求生利器,生態學家透過觀察、歸納,將擬態生物和被擬態者的關係作了分類,稱為貝式擬態 (Batesian mimicry) 和穆式擬態 (Müllerian mimicry)。

穆氏擬態:有毒長得都很像

有一群同樣具有毒性的生物長得差不多像,具有相似的警戒色,只要牠們其中之一被掠食者吃掉,天敵就會學到「長這樣的有毒,不好吃」,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捕食這群長得很像的物種。

這類的物種大多是從共同祖先演化而來,才會有著相似的外貌。例如台灣原生的幾種青斑蝶,他們都同樣具有毒性,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掠食者只要吃過一次虧,便不敢再捕食其他長得很像的種類。

貝氏擬態:無毒假裝有毒

有些生物本身是無毒無害的,但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其他物種欺負,把自己的外表裝扮得像是其他危險的生物;利用兇惡的外貌,即使是天敵看見也要敬畏他三分,例如黃頷蛇科的擬龜殼花本身是無毒的,但牠的外觀非常類似蝮蛇科的龜殼花,從科級便不同的兩種生物,代表著兩者的親緣關係稱不上是親近的,但和具有劇毒種類相似的外表成為了生存競爭中最好的保護傘,幫助他們從演化的考驗中生存了下來。

在我們身邊也可以看見許多偽裝成蜂類以保護自己的其他昆蟲,可能就是貝氏擬態的例子。以下,我們就簡單介紹幾種常見長得像蜂類的昆蟲。

真蜜蜂假蜜蜂,傻傻分不清楚?

鹿子蛾

不管是校園還是一般家庭,這應該是最常被誤認為是蜜蜂的昆蟲了,鹿子蛾是鱗翅目夜蛾科鹿子蛾亞科 (Syntominae) 的昆蟲,和蜂一樣具有黃黑相間條紋的身體。大家可以藉由觸角型態的差別來區分,蜜蜂的觸角是膝狀,有個折角,而鹿子蛾的觸角則是羽毛狀或絲狀的。

鹿子蛾是校園、公園中常見的昆蟲,不要把他們當成蜂了喔。圖/Ares Hsu@flickr

虎天牛

虎天牛(Xylotrechus khampaseuthi),屬於昆蟲中數量最多的鞘翅目,他們的第一對翅膀特化為革質的「翅鞘」,用來保護脆弱的身體。這些擬態成蜂的甲蟲,喜歡訪花。

而幼蟲則住在樹木、木材裡,透過蛀食寄主植物成長,有時甚至會造成農業上的損失。

虎天牛 (Xylotrechus khampaseuthi) 體型約 1 公分,幼蟲呈蠕蟲狀,以樹木為食。圖/Wikimedia commons

食蚜蠅

屬於雙翅目食蚜蠅科 (Syrphidae),以腐爛的植物及動物為食,有些種類也捕捉小蟲為食,和蜂不同的點在於食蚜蠅是屬於雙翅目的昆蟲,後翅特化成為平均棍,幫助他們進行更加快速、靈敏的飛行,在外觀看起來只有一對明顯的翅膀。

長得像蜂類的食蚜蠅,但只有一對翅膀是他們最直觀的特色。圖/ © Hans Hillewaert, CC BY-SA 4.0, 連結

螳蛉

這種除了裝得像蜂一樣,還在前腳特化成鐮刀狀的捕捉足,變得像螳螂又像虎頭蜂的融合體,但牠兩者都不是,而是脈翅目的成員:螳蛉 (Climaciella brunnea)。

螳蛉(Climaciella brunnea),有鐮刀狀的前腳又長得像虎頭蜂,根本就是怪物電影中的腳色。圖/Katja Schulz@flickr

即使在城市中,大家或多或少還是會有遇到蜜蜂、虎頭蜂的機會,和牠們和平共處也絕非難事。活動時不要穿著鮮豔衣物、避免噴灑香水,就可以減少吸引到蜂類的機會。

就算不幸真的遇上了,也別驚慌逃竄,和蜂巢保持一定距離,不要用手或工具揮舞驅趕牠們,這會讓牠們感到緊張、受驚嚇,增加攻擊的可能性,靜靜的等待牠們飛離就好,下次再看到蜂類可別再二話不說地尖叫囉。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膜翅目
  2. BugGuide

The post 真蜂假蜂傻傻分不清楚?假裝自己是蜂類的昆蟲可不少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