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科愛看書】「啊,有小強!」一想到蟑螂,就讓人咬牙切齒,恨不得抄起拖鞋除之而後快。不過,這樣的方法真的有效嗎?為了面對這邪惡、強大又無所不在的傢伙,我們當然必須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啊!與其討厭牠們,不如來學學牠們生存的不敗法則吧!一切祕笈盡在:《當蟑螂不再是敵人:從科學、歷史與文化,解讀演化常勝軍的生存策略》
殺不死的小強,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一九四九年出版、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金臂人》裡,艾格林罕見地犯了一個錯誤,在他露骨的描繪中,蟑螂血是一種深色液體,被用來當成噁心的討酒手段。但事實上,流貫蟑螂全身的血液是一種無色的透明液體,當牠堅硬的外殼(也就是外骨骼)被刺穿或壓碎時,會噴出一種很像膿或包皮垢的米白色物質。想當然,這個橋段並未出現在由普里明傑(Otto Preminger)導演、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主演的改編電影中。
這種略黃的米白色物質其實是脂肪,內含蟑螂的器官、神經和循環系統,這層厚厚的糊狀物位在堅硬的外殼與柔軟的內臟之間,稱為脂肪體,蟑螂的新陳代謝大多在此進行;這裡也儲存氮和其他養分,可在缺糧時維繫生命。
美國最常見的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也就是我們最常在廚房裡看到的種類,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只要有水就可以存活四十五天;如果既沒有食物也沒有水,牠們依然可存活兩週以上。其他蟑螂的壽命更長,尤其是第二常見的美洲家蠊(P. americana)。只要有水就能存活九十天;實驗室裡的美洲家蠊,就算不吃不喝也能活四十幾天。而無論是哪種蟑螂,雌性不吃不喝的存活時間都比雄性更長。
蟑螂都是天生的生存高手。雖然求生能力強的昆蟲並不少,但就目前所知,蟑螂是地球現存最古老的昆蟲,不愧是極成功的演化設計。蟑螂跟其他昆蟲一樣有六隻腳,外殼的成分是甲殼素(又稱幾丁質);頭部永遠都低垂在背甲之下,前方伸出一對觸角,從側面看,蟑螂就像總是低著頭。油亮的外骨骼與體型使牠能夠擠進極度狹小的空間裡。
生存守則一:不挑食才可以活得久
牠可以從各種物質裡攝取養分,野生蟑螂的食物種類繁多,包括植物殘骸、真菌、木頭、動物糞便,幾乎是有什麼就吃什麼。被歸類為雜食性(什麼都吃)的動物為數眾多,但像蟑螂如此名實相符的少之又少。生活在人類身邊的蟑螂都是人類吃什麼、牠就跟著吃什麼(除了小黃瓜,聽說蟑螂非常討厭小黃瓜)。很多人類寧願餓死也不肯吃的東西,蟑螂卻可以開心吃下肚,例如膠水、糞便、頭髮、腐葉、紙張、皮革、香蕉皮、其他蟑螂、人類(無論死活),還有酸掉的溫啤酒(據說這是蟑螂的最愛)。
蟑螂比恐龍早出現一億五千萬年、比人類早三億年,最早的蟑螂化石可追溯到西元前三億兩千五百萬年的石炭紀,那個時期留下的每一種昆蟲化石都代表一個物種的滅絕, 唯獨蟑螂例外。從伊利諾州含煤層裡挖出來的蟑螂化石,跟今日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蟑螂幾乎毫無二致。石炭紀的蟑螂數量龐大,多到有時也稱為蟑螂時代;時至今日,蟑螂依然數量龐大。過去兩個世紀裡,已發現和命名的蟑螂種類超過五千種。科學家相信, 尚未被發現的蟑螂種類也有五千種左右。蟑螂屬於蜚蠊目(Blattaria), 這個單字源自希臘語的 blattae, 也就是古希臘人所謂的居家害蟲。
蟑螂的昆蟲近親是白蟻跟螳科昆蟲,如螳螂。這兩種昆蟲(以及蟋蟀跟蚱蜢)都和蟑螂一樣沒有牙齒,而是用口器撕、扯、碾、磨;寬廣的前翅很少用來飛行,因為牠們幾乎不飛。過去這幾種昆蟲被歸類在直翅目,但後來蟑螂有了自己的分類。
蜚蠊目底下共有五個科,其下約有一萬個種類。在我們平常的居住空間裡,只看的到少數幾種蟑螂(不到一百種);但身為偏好炎熱潮溼的昆蟲,熱帶叢林或許是蟑螂最喜歡的環境。一九八三年有位科學家在巴拿馬叢林裡,只設置了六個陷阱,就捕獲到一百六十四種不同的蟑螂。
生存守則二:四海為家的風流小強
無論如何,蟑螂並不受限於特定的生存環境,牠們可以在各式各樣的地方生活,包括阿拉斯加的柴堆底下、哥斯大黎加熱帶叢林的樹冠、千里達雨林裡會集水的鳳梨科植物、澳洲的地洞、中亞兩千公尺的高山、阿根廷的沼澤、婆羅洲的洞穴,還有肯亞乾旱帶的灌木叢。無論住在什麼地方,蟑螂都可以開枝散葉。但數千種不同的蟑螂之中,大部分不會跟人類有交集。如果造物者真的存在,只能說祂特別眷顧蟑螂,因為蟑螂的構造獨冠全球,蟑螂無庸置疑是生物演化極致的呈現。
因此,人類可以從蟑螂身上學到的東西,遠超過蟑螂可從人類身上所學。此話並非空言,因為人類持續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研究蟑螂。蟑螂的生理及行為,每個面向都有相關科學研究,而且文獻數量多得驚人,早在十九世紀就有蟑螂繁殖機制的研究與討論。雖然蟑螂和人類顯然大不相同,但蟑螂被視為神經生物學的絕佳模式動物。
一般認為蟑螂完全依本能行動,是一種單純、有感知的機器,特別適合生物學研究。生物學系的學生最愛解剖美洲家蠊,因為牠體型大、數量多。「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在實驗台上遭到肢解的昆蟲裡,數量最多的就是蟑螂;被放在顯微鏡底下觀察的蟑螂口器數量也遠超過其他昆蟲。」康威爾(P. B. Cornwell)在他一九六八年的著作《蟑螂》(THE COCKRAOCH)一書中如此寫道。
生存守則三:躲過殺蟲劑的槍林彈雨
想當然,靠著日復一日研究蟑螂,賺取豐厚薪水的博士不在少數。截至一九七○年代,大部分的蟑螂研究都與生物學有關,包括蟑螂的身體如何運作、如何繁殖、該如何歸屬分類。一九七○年代之後,關於蟑螂社會與生活行為的研究迅速增加,這些研究資金多半來自製造與販售殺蟲劑的化學公司,他們的產品會擾亂蟑螂的行為、控制與(或)消滅蟑螂。因為自從床蝨已五十年左右未出現,蟑螂成為許多已開發國家最煩人的居家害蟲。
也因此,除了科學家,還有另一群專業人士靠蟑螂賺大錢:除蟲公司。害蟲防治每年都可賺進大把鈔票,尤其是殺蟑。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每年用來消滅蟑螂、螞蟻、老鼠與白蟻的開銷約為四十億美元。最近有項研究指出,消滅蟑螂的花費約為兩億四千萬美元。
十八世紀的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為蟑螂取的學名,並無法精準反映牠們的發源地。例如艾格林小說裡,那隻在寡婦維茲瑞克的吧台上爬來爬去的蟑螂,非常有可能是一隻德國蟑螂;據信德國蟑螂最初是跟著腓尼基人從非洲橫越地中海,然後散佈到俄國、歐洲,最後再到美洲。大部分北美城市居民在夜裡開燈時,看到四下逃竄的蟑螂,應該都是德國蟑螂,也是除蟲公司最重要的衣食父母。這種體型較小的棕色蟑螂,多半住在公寓或平房裡的廚房和浴室。
美國常見的居家蟑螂有五種,德國蟑螂是其中一種(另外還有六十四種住在離人群較遠的地方,有可能一輩子也見不到),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德國蟑螂的翅膀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構造,由於已退化,因此不會飛。大部分的蟑螂都有翅膀,但很多都是中看不中用。不過,美國第二常見的蟑螂偶爾還是會飛一下,也就是前面提過的美洲家蠊;有些人委婉稱之為「水蟲」。
一般人叫牠們美洲蟑螂,但其實牠們並非源自美洲,而是從非洲搭乘奴隸船過來的。
美洲蟑螂呈深棕色,體型比德國蟑螂大很多,身長可達五公分,較常出現在美國南部與亞熱帶地區。不過美洲蟑螂的適應力很強,在紐約市任何一棟大樓地下室的鍋爐附近耐心觀察,都有機會看見牠們。牠們喜歡住在下水道、地下室等潮溼陰暗的地方。
本文摘自《當蟑螂不再是敵人:從科學、歷史與文化,解讀演化常勝軍的生存策略》,紅樹林出版。
The post 為何小強殺不死?蟑螂的生存之道──《當蟑螂不再是敵人》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