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科愛看書之本月選書】你還記得你第一次看到一個新事物的驚奇嗎?時光回到那個還沒有網路、手機、電腦、飛機,國際交通運輸還不是很方便的年代,你好不容易踏上一個新的土地,看到的所有人、事、物都讓你驚訝不已。第一次看到長頸鹿、河馬、鴨嘴獸、熊貓,第一次吃到鳳梨、椰子、咖啡,還發現了不同民族的紋身、嚼檳榔、海女等文化,這些新的刺激讓你大呼世界真的非常奇妙。在《那些異國玩意兒》這本書中,帶你回到最初,找回發現新事物的好奇心與感動。
生機盎然的北極
北極地區氣候嚴寒且充滿危險,前往此地探險困難重重。十五世紀末期,有人打算開拓西北航道,當時約翰.卡博特(John Cabot)試著尋找穿越大西洋與北極海,然後連結到太平洋的航道。然而,北極地區被厚厚的冰層封住,這位早期探險家只能在加拿大的紐芬蘭飲恨止步。到了十九世紀,船隻更為堅固與科技更先進,人們便再度展開尋找西北航道的計畫。當時許多人都想成為首位抵達北極的探險家,競爭激烈,更讓民眾對於未知的北極充滿幻想。
萊斯利教授、詹姆森教授與休.莫瑞的《極地海域與地區的發現與冒險》一書中記載他們對北極自然景緻的想像,內容精彩迷人:
每回想到北方,總覺得那是不毛之地,荒涼晦暗、寒風刺骨,不適合生物居住,對維繫生命之物亦極為不利。我們原本以為北極動物應該很稀少,就算有也只是小型動物,而且只有發育不良的矮小生物會散落於北極的寂寥海岸。我們甚至認為,任何活物若想踏進這片荒蕪之地,應該會先昏厥而後死亡。
然而,北極大地蘊含的生命力遠超乎人類想像,它富含無窮的資源。大自然讓此地的裸露岩石與嚴寒冰洋蘊育了各種生命,都是熱帶和煦暖陽下罕見的活物。
挪威極地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在 1906 年成了首位穿越西北航道的人。美國極地探險家羅伯特.皮里(Robert Peary)則據稱在 1909 年成功抵達北極,但現代專家認為,皮里的紀錄自相矛盾,可從中判斷他沒有到達地理上真正的北極點。因此,史上第一位抵達北極點的探險家,應該是 1926 年的羅爾德.阿蒙森。
極地的大白熊
准將菲普斯(Commodore Phipps)在其 1788 年出版的《陛下諭令前往北極探險之航海誌》(Journal of a Voyage undertaken by order of His Present Majesty for making discoveries towards the North Pole (1788))中記載了首位歐洲人看到北極熊的經驗,內容極為有趣:
東邊為莫分島[1](Muffin’s Island)。我們量了海水深度,發現水深 45 英尋。島上都是岩石,路德維希船長派人搭長舟去檢視沿岸,或者上岸察看。這個島嶼大約一英里長,極為低矮,遠望時猶如一個小黑點。島上多半是沙子與散落的石頭,幾乎沒有任何雜草,然而某些鳥類夏季時會在此產卵與撫育下一代。有雁、鴨、北極鷗、冰鳥、大海鳥(泛指信天翁之類的鳥)、海燕、名為羅格特(Rotger)的鳥,以及其他極地特有鳥種。鳥蛋數量極多,在地面上疊了厚厚一層,上岸觀察的人行走時,鞋子幾乎是埋在蛋群裡面。
有十個人由英勇的軍官巴茲(Buz)帶頭,搭船沿著岸邊巡視海島。他們抵達岸邊之後,有兩隻白熊朝他們而去,一隻在冰塊上,另一隻在水裡。巴茲少校(那是他出航時的頭銜)長得猶如法爾斯塔夫[2](Falstaff),彷彿一杯薩克酒(Sack)下肚,就會變得大膽無比,宣稱殺熊就跟打蚊子沒兩樣。他看見這兩隻熊快速逼近(游泳的那隻更為迅速),便下令在熊離他們仍有一段距離時就開火,因為他認為若與熊近距離搏鬥,可能會有隊員受傷,這樣就不明智。
所有人都拿滑膛槍對準熊,有些人遵照命令開火,但大部分的人只有隨便敷衍,假裝開火後受到反作用力而後退,藉此保留子彈備用。後來,巴茲少校挺著大肚子,跟在屬下後頭上岸,步履蹣跚地行走,走得上氣不接下氣。這時,游泳而來的白熊已經上岸,眼看他就要成為第一個死於熊爪下的犧牲品。少校嚇得毛髮聳立,往後一看,發現熊已經逼近他,並且用鼻子在空中嗅來嗅去,不時發出呼哧聲。他知道熊在嗅他的味道,但已喘不過氣來呼喊部屬,要他們停下來拯救他。在這個萬分緊張的時刻,少校的槍竟然沒拿穩,掉落在地上。當他彎腰拾槍時,不小心拌到雁巢而摔跤,大肚子壓上了巢穴,幾乎悶死正在孵蛋的母鳥。
俗話說:「禍不單行。」少校還沒來得及爬起來,生氣的公雁便飛過去拯救即將被悶死的心愛嬌妻。牠朝著少校的眼睛啄去,結果沒瞄準,啄到他的鼻子。情況愈來愈危險、愈來愈緊急,白熊已逼近,公雁又準備再度襲擊,其他沒有跑遠的人這時也發現隊長身處險境。少校看到部屬回頭來救他極為高興,卻又因為被熊追逐而驚恐,忘了頭頂還有隻公雁要攻擊他,幸好有個人瞄準了牠開槍,公雁便死在少校腳邊。
少校看到有一個敵人陣亡,精神為之一振,便拾起槍四處張望,準備對付第二個敵人。此時,白熊距離他不到十碼,開始低聲咆哮,少校立即嚇得屁滾尿流,而且褲頭又掉了,整個人向後倒,還好沒有妨礙部屬們的行動。在兵荒馬亂之中,少校(對於這麼英勇的人,我們不能說他被嚇到)將褲扣弄好,卻忍不住拉了一褲子屎。隊員立即用槍射倒白熊,接著身為領袖的少校便該大展身手了。他看到可憐的白熊躺在地上掙扎,發出死前哀嚎,猶如被關在圍欄待死的公羊,於是拿起長矛,先向後退了幾步,以便增強攻擊力道,然後向前跑了九大步,像憤怒的公牛一樣使出最大的力道,狠勁十足的將長矛刺進垂死白熊的肚子,深度達四英尺之深。
這塊冰原上有許多白熊,有些太靠近我們的船,用短槍就能射死牠們了。熊肉非常好吃,世上買不到比這更為可口的肉了,捕鯨船上的人認為熊肉跟牛肉一樣美味。許多白熊比最大隻的公牛更壯碩。白熊身體的許多部位可防彈,用火槍無法擊斃牠們,除非能夠擊中牠們的胸膛或側腹。某些被殺死的白熊重達七百到八百磅。據說某隻曾在莫分島擊敗水手的大白熊,體重至少超過一千磅。牠確實是一隻龐然怪獸!
到了十九世紀,極地探險家又提供了資訊,讓大眾更了解北極熊。《四足動物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Quadrupeds (1800))記載了下列軼事:
北極熊愛護幼獸,但也兇猛無比。數年前,有一艘隸屬捕鯨船的小船上,某船員近距離射傷了一隻北極熊。那隻熊立即發出最恐怖的吼叫聲,然後沿著冰塊朝船奔去。熊還沒碰到船,船員又開了第二槍,子彈擊中了牠。然而,熊因此更加憤怒,立即跳入海,遊向那艘小船。
當牠的前肢攀到船舷上緣、試圖爬上船時,一名船員拿起斧頭,切掉船舷的上緣,讓熊徒勞無功。可是,那隻北極熊不死心,依舊追逐著,直到他們登上捕鯨船。後來,船上的人又朝北極熊開了幾槍,射中了牠。但負傷的北極熊一游近捕鯨船,便又立刻攀上甲板,四處追逐船員,眾人嚇得紛紛躲避,直到某個人又開了一槍,熊才被擊斃。
當然,讀者會想知道北極熊的肉吃起來口感如何?牠的身體器官有什麼功用?這本書確實沒讓人失望,它接著指出:
北極熊的肉是白色的,味道像羊肉。牠的脂肪溶化後可用來當列車油,熊掌則可當作藥材。
萊斯利(Leslie)教授、詹姆森(Jameson)教授與休.莫瑞(Hugh Murray)在《極地海域與地區的發現與冒險》(Discovery and Adventure in the Polar Seas and Regions (1844))一書中,有一段關於北極熊的精彩描述:
岩石洞穴或冰塊凹洞居住著最強大的北極四足動物,人稱格陵蘭或北極熊。這種生活於北極懸崖與冰雪之地的猛獸兼具獅子的力量與鬣狗的兇猛,根本難以馴服。牠們長滿蓬鬆的白色柔軟長毛,身上有大量脂肪,足以克服北極的寒冬。北極熊被帶到英國之後,會受不了炎熱的氣候。潘能特曾在極地以外地看過一隻北極熊,豢養牠的人們必須替牠淋上大桶的水以消暑。詹姆森教授也養過幾年北極熊,愛丁堡的夏季酷熱無比,那隻熊應該吃了不少苦頭。
極地歷史是由前人與北極熊的致命衝突譜寫而成的。1596 年,當巴倫支與亨斯科克發現東北航道時,船員率先與北極熊發生衝突,釀成最慘烈的悲劇。
他們的船在威格茲海峽附近的一個島嶼拋錨後,兩名水手便下船,沿著岸邊散步。其中一人感覺有人從後頭抱住他,誤以為同伴在開他玩笑,便以戲謔的口吻說道:「是誰啊?別動。」他的同伴一看,驚叫:「有熊!有熊!」立刻拔腿朝著船狂奔,同時大聲呼喊其他船員。後來水手們拿著長矛與火槍跑回現場,他們一接近北極熊,牠便冷靜地放下被牠撕裂的屍身,立即撲向另一位水手,抓住他,以利齒咬穿他的身體,隨即大口吞飲鮮血。
註解:
本文摘自《那些異國玩意兒:大航海時代探索世界的第一手記事》,新樂園出版。本書為泛科學2017 年 1 月選書。
The post 人與北極熊的致命衝突,為極地寫下歷史—《那些異國玩意兒》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