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動物世界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邊緣人不只人緣差,免疫系統也差?

$
0
0
rhesus-macaques-primates-912411_1600_1200

本篇研究的主角,恆河猴(Macaca mulatta)的母猴族群。Photo credit: Fanpop

千萬別再說「我寂寞寂寞就好」,因為邊緣人再不翻身、突破社交困境,免疫系統就可能會出問題!

在人類社會,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他的健康狀況經常有所關聯。以美國人為例,社經地位最高與最低的成人壽命可以相差到十幾年[1]。一般認為社會地位較低的人壽命較短,可能是因為他們較容易暴露在危險之中,像是酗酒、抽菸、藥物濫用、飲食品質不良或是環境毒素的威脅。但在今年11月一份刊載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動物免疫行為學研究卻發現:就算照護資源和食物供給都相同,光是社會地位較低就可能會讓免疫系統出問題。[2]

封閉社群裡,恆河猴的「母猴幫」

還記得一度風靡台灣的宮廷劇《後宮甄嬛傳》嗎?劇中後宮的世界就像是個階級的牢籠:在宮中地位較高的寵妃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和資源與妃子們社交,而且只跟地位高的人來往;新加入的妃子,則較不受青睞、地位較低,也經常受到其他資深妃子的排擠和惡意攻擊,如果不想辦法提升自己在宮中的地位,就準備抑鬱終生。

7176564319_024ca738a1_z

在封閉的社會群體中,社會地位高的人往往只跟階級相近的人有密切來往。在《後宮甄嬛傳》裡,剛加入群體、地位尚低的嬪妃往往會受到地位高的妃子欺負。圖源:Ken0928@flickr

而恆河猴(Rhesus macaques,學名 Macaca mulatta)母猴群的社會階級,和《甄嬛傳》的後宮生態有些類似,但稍有差異。在圈養環境中,母猴在族群裡的地位尊卑是由先來後到的順序所決定,而且社會地位會影響一隻母猴如何和同伴互動:那些較早加入「母猴幫」的元老級母猴會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且彼此之間會有較為頻繁的梳毛(grooming)行為,互動較為親密;相反的,新來的母猴們沒什麼猴緣,社會地位較低,容易受到較為頻繁的侵擾(harassment)。

研究團隊找來了 45 隻母猴,平均分成 9 組、每組各 5 隻,進行兩階段的操作實驗,如下圖所示:

%e7%8c%b4%e5%ad%90%e7%a4%be%e4%ba%a4

實驗操作說明圖,每個圓圈代表一隻母猴,深度不等的藍色/紫色代表其族群內社會地位的高低,箭頭指示母猴在族群間搬移的方向。本圖改製自原論文

利用先前文中提到「母猴幫」社會地位的內規,依序加入猴群的母猴形成了尊卑階級,而且階級越高、越有親密行為,階級越低、越會受到侵擾。等到階級形成的三個月後,研究團隊為母猴們第一次抽血,並且將目光集中在五種免疫白血球身上,並檢驗與其相關基因的表現差異,看看地位高和地位低的母猴們血液中隱藏著什麼樣的免疫訊息。

一年之後,各組中母猴們會再按照階級依序抽出進行重新分組。某些高階的母猴在重新分組之後淪為「邊緣人」,有些低階的母猴則因此順利的晉升「大姐頭」。此時,研究團隊再次為這些社會階級重排的母猴們抽血,分析地位的變化會對牠們的免疫系統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不只人際關係變好,免疫系統也提升了呢!

抽血結果出爐,研究團隊發現社會地位與免疫系統的表現息息相關,特別是這兩種白血球:會破壞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或腫瘤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和負責調控免疫系統、協助抗原辨識的「輔助型T細胞」(helper T cell)。

階級高、有親密梳毛行為的母猴,血液中的自然殺手細胞有較良好的免疫反應,能抵禦病毒的入侵。階級低、容易受到侵擾的母猴的免疫狀況則比較差,經常處於組織發炎、隨時警戒著細菌入侵的狀態。雖然發炎本身是屬於免疫反應的一環,然而失控的發炎反應對身體並非好事,除了使組織長期腫脹,也和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有關。在更進一步地用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模擬細菌感染、處理不同血液樣本中萃取出的白血球之後,研究結果也顯示低階母猴對抗感染的免疫力較弱。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光是長期的社會壓力就會讓免疫系統的表現較差。然而有趣的是,在第二年的階級重新洗牌、階級低的母猴在升級之後,免疫表現竟也順利改善,變成近似於高階母猴的免疫表現!而原本的高階母猴在失去地位之後,免疫狀況也會隨之變差。也就是說,社會地位的提升確實會改善母猴的免疫力。

母恆河猴實驗的啟示

從母恆河猴的身上,我們看見了什麼啟示?在這篇動物研究裡,即使供給資源、健康照護和風險行為都差不多,社會地位還是影響了母猴的免疫反應。「如果你能改變你的社會條件,你的免疫相關基因表現會更像你現在的樣子,而不是你過去的處境。」本文的共同作者 Jenny Tung 表示 [3]。此外,另一位共同作者 Luis Barriero 更認為,在社會地位低的母猴身上的發炎反應,可能解釋了為何貧窮和工人階級,有較高的機率罹患與發炎有關的疾病,像是心臟病和糖尿病。

「雖然強烈的免疫反應在面對感染時能救你一命,但相同的機制如果控制不好也會造成傷害。」[4]

其他科學家又是怎麼看待這份研究的呢?表觀遺傳學家 Michael Kobor 認為「研究團隊並未控制這些母猴成年前的生活史,而許多研究顯示:成年前所發生的不幸,能夠對往後的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此外,他也指出本研究未考慮到母猴個體之間的遺傳差異,某些猴子天生就是比較對不幸的遭遇比較敏感[5]。而且就算人類和恆河猴都是靈長類,但社會地位的建構方式和個體的反應方式可不見得完全相同,不能輕易畫上等號。

雖然尚不能直接將母恆河猴的研究結果套用在人類身上,但至少我們可以相信: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有助於改善健康。如同本研究的第一作者.演化人類學家 Noah Snyder-Mackler 所說:「我認為這是個正面的社會訊息。如果你能帶著某人離開他所處的惡劣社會環境,至少以成人來說,免疫細胞功能所受到的影響是能夠被逆轉的。」[5]

參考文獻

  1. Fiscella, Kev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come, Health Behaviors, and Life Expectancy."Jama 8 (2016): 880-880.
  2. Snyder-Mackler, Noah, et al. “Social status alters immune regulation and response to infection in macaques."Science 6315 (2016): 1041-1045.
  3. Caruso, Catherine. “Who’s top monkey? How social status affects immune health."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24 (2016).
  4. Duke University. “Upward mobility boosts immunity in monkeys: Changes in social status affect the way genes turn on and off within immune cells." November 24 (2016).
  5. Callier, Viviane. “Climbing the social ladder can strengthen your immune system, monkey study suggests." Science Magazine. November 24 (2016).

The post 邊緣人不只人緣差,免疫系統也差?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